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纵横初唐 > 正文 第32章 龙吟方泽 虎啸山丘(二)

正文 第32章 龙吟方泽 虎啸山丘(二)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总裁爹地宠上天   快穿之名器尤物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飘飘欲仙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总章元年九月,李勣会诸军,败高丽兵,围平壤月余,高丽王高藏遣泉男产请降。泉男建犹闭门拒守,城破,俘泉男建及百济王扶余丰,高丽悉平;

    十二月,分高丽五部c百七十六城c六十九万余户为九都督府c四十二州c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留兵二万戍其地;

    是岁,京师及山东c江淮旱灾。

    总章二年二月,高丽之民多反抗者,诏徙高丽三万八千二百户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守安东;

    九月,大风,海啸,海水淹漂永嘉一带六千余家。

    是岁,裴行俭等定铨注法,后为定制。其取人以身c言c书c判:身取其体貌丰伟c言取其言辞辩正c书取其楷法遒美c判取其文理优长,据此授官。先观其书c判,后察其身c言,再注其便利,然后给以告身。

    咸亨元年八月薛仁贵c郭待封等击吐蕃,军至大非川,将攻乌海,仁贵命留辎重于大非岭,率轻锐兼行,攻其未备。仁贵率所部大破吐蕃兵,进屯乌海。郭待封不用仁贵策,随辎重徐行,遇吐蕃二十余万,大败,尽弃辎重。仁贵退屯大非川,吐蕃四十余万猛攻,唐兵大败,死伤略尽。与吐蕃约和而还;

    关中旱灾。

    咸亨二年四月,以西突厥阿史那都支为匐延都督,以安集五咄陆之众;

    七月,高侃破高丽起事余众于安市城。

    咸亨三年正月,姚州蛮起事,遣梁积寿击之;

    十二月,高侃破高丽起事余众于白水山,又败新罗援高丽之师。

    咸亨四年闰五月,燕山道总管靺鞨人李谨行大破高丽起事余众于瓠芦河,残部皆奔新罗。谨行妻刘氏因功封燕国夫人;

    七月,婺州大水,溺死者五千人。

    八月,皇帝因疟疾,令太子受百官奏事。

    八月初十,崔如英自郎山回安喜,结束五年“隐居”。

    五年前的中秋日,博陵崔氏二房庶子c三郎君崔如英横空出世,《三郎文集》一经推出,便引发文坛轰动,成了文人学子热议的焦点,各种版本的手抄本迅速流传开来,如蝗虫过境

    当然,这其中不乏质疑声,如那篇《阿房宫赋》,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c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c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c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时人或评“宏壮巨丽,驰骋上下,累数百言,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论盛衰之理,判于此矣。末一段尤含鉴戒,读之有余味焉。”或评“《阿房宫赋》,赋也。前半篇造句犹是赋,后半篇议论俊发,醒人心目,自是一段好文字。”或评“方奇极丽,至矣尽矣,都是一篇最清出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细读之。”或评“此等题目,止要形容得壮丽无比,亏他起手单刀直入,慢把阿房宫点出,不用闲话,遂趁笔写得如此高大。若徒然高大,何足为奇,乃其中之结构处,则有楼阁,其多已如彼,空阔处,则有长桥复道其雄又如此。抑何如壮留也。然宫言中无可为乐,亦觉减价,乃稽歌舞之人,皆合六国之殊色,接应不暇,即有可为乐矣。使奇珍不列于前,本非全美,乃稽其充牣之宝,皆兼六国之后积,视犹龚壤。则阿房旷古无比也,岂不信哉!但其并作,非出鬼输神运,皆竭民之财力而为之。民心既失,岂能独乐,则天下之族秦,竟为秦灭六国之续,可谓千古永鉴矣。蜀山费尽斩伐,末后止还他一片焦土。盛极而衰,理本如此。篇中十三易韵,末以感慨发垂戒意,千古仅作。”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九岁孩童如何能写得出此等遣词用字无比华美c思想深刻见骨文章来?就算他自识字始一刻不歇的读书读书再读书,能看得了几本书?那首《春江花月夜》,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c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c寥廓c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c画意c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种诗句又岂是懵懂少年能写得出的?

    要么,就是请人捉刀?但这种质疑立刻被其他的质疑声淹没——一,有这资源,怎会浪费在一个庶子身上?嫡庶有别,肯定是大力栽培嫡子,崔氏怎会愚昧至此;二,世上哪来的身具惊才艳羡的捉刀客?清贫寒士,为五斗米折腰,因为生计迫于无奈出手捉刀,这是有的。可若是能写出《阿房宫赋》与《春江花月夜》这等诗文,自己公诸于世,何愁名声不显,何愁不能闻达于世?何苦为人捉刀?

    好吧,既不可能是捉刀客所为,那只能是信了另一种很有市场的说法:崔三郎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也就是“谪仙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怪力乱神”在民间向来很有市场,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c犹知自己命耗尽之日c留有《九天玄女六壬课》c《五行相书》c《易镜玄要》c《三世相法》c《袁天罡称骨歌》c《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等奇书的袁天罡离世未远,已是百廿余岁的药王孙思邈犹活世上,此二人都是活神仙般的人物。

    如此,“嫡仙人”之说似乎并不算荒谬。

    只是,正当天下皆论崔三郎时,其人却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人间留其绝笔《伤仲永》呃,纯属江湖传言,不可当真。但事实上,崔如英其名,犹如彗星,在文坛惊艳亮相,瞬即隐匿,着实奇怪也哉,因而引发种种猜议亦是正常。

    但亦有知晓其中内情的,但都应了崔氏之请,不扩散崔三郎信息,不打扰崔三郎“清修”,心照不宣地静静等待其“重出江湖”那一日的到来。

    眼见着又是一年中秋节即将来临,有心的人想着,五年前的那个中秋日,博陵崔三郎一鸣惊人,不知这个中秋节又会有何人c何事与月同辉。

    唐咸亨四年八月初十申时许,数骑伴着一辆马车风尘仆仆的停在定州附郭安喜县显允坊的崔氏某处大门外,哥舒夜自领着其他人从侧门进了宅邸。崔如英望了街道那头的大槐树一眼,颇有些“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沧桑感,正自微微出神,门内跌跌撞撞地跑出来一个少女,惊喜交加的喊着:“三郎君,你可回来啦”

    这少女发束双鬟,着翠绿色襦裙,显得很是俏皮,正是小侍婢敛秋。五年光景,小萝莉也长大了,个子高挑,甚至要赶上双禄的身高,走行路来脚下生风,天真浪漫。

    崔如英伸出手去一揽,将敛秋拦腰抱起,转了几圈,襦裙飘飘,犹如蝴蝶穿花。他这几年随着哥舒夜勤学武技,这一手“摘星揽月”倒是玩出了花样来。

    敛秋脱离三郎君的“魔爪”,双颊绯红,跺了跺脚,拉长了声音:“三郎君”小妮子十三岁了,知道羞赧。女子十五可婚,再过二年,她可以结婚嫁人了。嗯,早些年,崔如英央了父亲去了敛秋的奴籍,可以自由婚嫁。

    崔如英“哈哈”一笑:“走,咱们回府喽。”看到小妮子吃瘪,心情不错啊,前些年“偷”了自己的手稿拿出去张扬,还没和她好好谈谈心呢。

    刚进大门,便看见崔叶氏从廊道处走了过来,崔如英快走几步迎了上去:“母亲,痟首疾可大好了。”

    “痟首疾”便是头痛病了,三郎前段时间在郎山收到家书,说是崔叶氏的头痛病又犯了,请了名医延治,效果不是太明显。母亲有疾在身,他这个当儿子的自然得陪伴左右,这才提前回显允坊。这回没旁人在,便唤了“母亲”,唤“二娘”实在是别扭。

    “已好了。”崔叶氏仔细瞧着儿子,唇角带笑,儿子长大了呀,怎么都看不够。

    “那便好,但还需好生将养着。”崔如英走到母亲身旁,高了大半个头:“我从郎山带了橘子c山里红和猴骚子回来,待会让敛秋送到您屋里去。”

    “山里红”即山渣,“猴骚子”是猕猴桃,郎山的野果。

    崔叶氏连说“好”,心里说不完的欢喜。

    三郎出山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