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其他类型 > 射雕之黄蓉新缘(GL) > 第98章 渔樵耕椟3

第98章 渔樵耕椟3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红尘之殇   飘飘欲仙   欲望华陵   极品儿媳妇   我的年轻岳母   九流术士(Ⅰ,Ⅱ部)   时空神玉  

    奔一段,跃过一个缺口,接连过了七个断崖,眼见对面山上是一大片平地,忽听书声朗朗,石梁已到尽头,可是尽头处却有一个极长缺口,看来总在一丈开外,缺口彼端盘膝坐着一个书生,手中拿了一卷书,正自朗诵。

    那书生身后又有一个短短的缺口。这书生占住了冲要,除了他所坐之处,别地无可容足。

    黄蓉稳住身子,独孤逸站在黄蓉身后,见那书生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心知此事甚为棘手,在这宽不逾尺的石梁之上,动上手即判生死,而那书生似乎没看到二人前来,只自顾自的读书,心下暗暗发愁。

    再听他所读的原来是一部最平常不过的“论语”,只听他读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得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确似在春风中载歌载舞,喜乐无已。

    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

    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

    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

    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

    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笑道:“小姑娘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你们要见家师,为着何事?”

    黄蓉心想:“若说前来求医,他必多方留难。可是此话又不能不答,好,他既在读‘论语’,我且掉几句孔夫子的话来搪塞一番。”于是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书生仰天大笑,半晌方止,说道:“好,好,我出三道题目考考你,若是考得出,那就引你们去见我师父。倘有一道不中式,只好请两位从原路回去了。”

    黄蓉道:“啊哟,我没读过多少书,太难的我可答不上来。”那书生笑道:“不难,不难。我这里有一首诗,说的是在下出身来历,打四个字儿,你倒猜猜看。”黄蓉道:“好啊,猜谜儿,这倒有趣,请念罢!”

    那书生捻须吟道:“六经蕴籍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

    黄蓉伸了伸舌头,说道:“文武全才,可了不起!”那书生一笑接吟:“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

    黄蓉心道:“‘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瞧你这等模样,必是段皇爷当年朝中大臣,随他挂冠离朝,归隐山林,这又有何难猜?”

    便道:“‘六’字下面一个‘一’一个‘十’,是个‘辛’字。‘杏’字上加横、下去‘口’,是个‘未’字。半个‘床’字加‘大’加一点,是个‘状’字。‘完’挂冠,是个‘元’字。辛未状元,失敬失敬,原来是位辛未科的状元爷。”

    那书生一呆,本以为这字谜颇为难猜,纵然猜出,也得耗上半天,在这窄窄的石梁之上,这二人武功再高,只怕也难以久站,要叫二人知难而退,乖乖的回去,岂知黄蓉竟似不加思索,随口而答,不由得惊讶异常,心想这女孩儿原来绝顶聪明,倒不可不出个极难的题目来难难她。

    四下一望,见山边一排棕榈,树叶随风而动,宛若挥扇,他是状元之才,即景生情,于是摇了摇手中的折叠扇,说道:“我有一个上联,请小姑娘对对。”黄蓉道:“对对子可不及猜谜儿有趣啦,好罢,我若不对,看来你也不能放我们过去,你出对罢。”

    那书生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分。

    黄蓉心道:“我若单以事物相对,不含相关之义,未擅胜场。”游目四顾,只见对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庙前有一个荷塘,此时七月将尽,高山早寒,荷叶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动,笑道:“对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说来不便。”

    那书生道:“但说不妨。”黄蓉道:“你可不许生气。”那书生道:“自然不气。”黄蓉指着他头上戴的逍遥巾道:“好,我的下联是:‘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这下联一说,那书生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

    独孤逸在后听道此对,也不禁笑了出来,黄蓉笑道:“逸儿,可小心,不小心滑下去,咱俩可成了两个不戴逍遥巾的小鬼啦!”

    那书生心想:“寻常对子是定然难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个绝对。”猛然想起少年时在塾中读书之时,老师曾说过一个绝对,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得工整,说不得,只好难她一难,于是说道:“我还有一联,请小姑娘对个下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黄蓉听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有八个王字,原是十分难对。只可惜这是一个老对,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爹爹当年在桃花岛上闲着无事,早就对出来了。我且装作好生为难,逗他一逗。”于是皱起了眉头,作出愁眉苦脸之状。

    那书生见难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黄蓉反过来问他,于是说在头里:“这一联本来极难,我也对不工稳。不过咱们话说在先,小姑娘既然对不出,只好请回了。”

    独孤逸见黄蓉皱眉苦苦思索,在黄蓉耳边轻声道:“蓉儿,苏姐姐....”黄蓉打断道:“不许说苏姐姐。”

    又气呼呼对那书生说道:“若说要对此对,却有何难?只是适才一联已得罪了大叔,现在这一联是一口气要得罪渔、樵、耕、读四位,是以说不出口。”

    那书生不信,心道:“你能对出已是千难万难,岂能同时又嘲讽我师兄弟四人?”说道:“但求对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

    黄蓉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那书生大惊,站起身来,长袖一挥,向黄蓉一揖到地,说道:“在下拜服。”黄蓉回了一礼,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机要阻我们上山,这下联原也难想。”

    原来当年黄药师作此对时,陈玄风、曲灵风、陆乘风、冯默风四弟子随侍在侧,黄药师以此与四弟子开个玩笑。其时黄蓉尚未出世,后来听父亲谈及,今日却拿来移用到渔、樵、耕、读四人身上。那书生哼了一声,转身纵过小缺口,道:“请罢。”

    黄蓉心下一喜,见那书生让道,重新背起独孤逸,当下提气跃过缺口,在那书生先前坐处落足一点,又跃过了最后那小缺口。

    那书生见黄蓉履险如夷,心中也自叹服:“我自负文武双全,与这少女相比,却是文武不如了,惭愧啊惭愧。”

    那书生引着二人向前走去。经过荷塘之时,见到塘中荷叶,不禁又向黄蓉一望。黄蓉噗哧一笑,转过头去。

    书生引二人走进庙内,请二人在东厢坐了,小沙弥奉上茶来。那书生道:“两位稍候,待我去禀告家师。”

    独孤逸道:“这位大叔,那位耕田的大叔,在山坡上手托大石,脱身不得,请大叔先去救了他。”那书生吃了一惊,飞奔而出。

    黄蓉道:“你刚刚要说苏姐姐什么?”

    独孤逸道:“啊?”

    黄蓉瘪瘪嘴,翻了个白眼道:“快说快说,琴瑟琵琶的。”

    独孤逸笑了笑,捏了捏黄蓉的脸,道:“我听她说过一个对子,跟这个倒有些像,说的是一个书生看不惯那官官相护,欺压百姓,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琴瑟琵琶,为何王字在上?’下联是‘姑嫂妯娌,皆因女子沾边!’这跟刚刚那个对子,是不是很像?”

    黄蓉歪着头想了想,道:“不像不像。咱们可以拆那黄色布囊啦!”

    取出黄囊拆开,只见囊里白纸上并无一字,却绘了一幅图,图上一个天竺国人作王者装束,正用刀割切自己胸口肌肉,全身已割得体无完肤,鲜血淋漓。他身前有一架天平,天平一端站着一只白鸽,另一边堆了他身上割下来的肌肉,鸽子虽小,却比大堆肌肉还要沉重。天平之旁站着一头猛鹰,神态凶恶。

    这图笔法颇为拙劣,黄蓉心想:“那瑛姑原来没学过绘画,字倒写得不错,这幅图却如小孩儿涂鸦一般。”瞧了半天,不明图中之意。

    独孤逸看了看那书画,道:“我倒是见过这个的,这是佛祖割肉喂鹰,我听阿公给我讲过这个。这个图,不能拿给一灯大师,不然…”正说话间,见那书生扶着农夫走向内室,见这两人坐在一旁,倒也不言语。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