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建文野望 > 正文 二十九 辟邪神石

正文 二十九 辟邪神石

推荐阅读: 强制发情(abo)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染指之后【校园1v1】   极品好儿媳   交换的妻子   乡春   欲望华陵   娘子的小心机   极品儿媳妇   我的年轻岳母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夜夜欢   绝地求生之最强巅峰   现代艳帝传奇之男儿巅峰   极品小农民  

    几个船匠试探着走上这条铁皮乌篷船,就发觉这船比普通的乌篷船稳当了不少。普通乌篷船的浮力远远大于其重力,因此本来吃水甚浅,容易翻覆。如今覆了铁板,吃水变深,但翻覆的危险却小了很多。

    “我大明掌握此技,今后造船,可省事得多了。”齐泰道:“应天附近的柏木杨木,皆可用来造船。”

    不过,朱允炆倒是没有被这点胜利冲昏头脑。

    旁人不了解铁皮的性质,朱允炆却深知。这铁皮若真就这么进了大海,被海水腐蚀起来,恐怕要比木料还严重。

    后世的铁船,外表往往焊有锌块或铝块,用化学原理来保护铁不被腐蚀。

    但这两种金属,似乎在大明国都不存在。朱允炆在国库清单中,只找到铁c铅c铜这三种金属。朱允炆掌握的化学知识虽然不多,但也明白,铅和铜对于保护铁皮没有任何作用。

    “你们可曾听说过锌c铝这两种材料?”朱允炆试探性地询问船匠和铁匠。毕竟匠人活跃在冶金生产第一线,这些京军中的匠人又是其中较为优秀的。朱允炆以为他们起码会听说过其中一种,但十几位匠人皆是摇头,俱言不知。

    铝的熔点极高,制备本来极为不易。要大规模生产铝,只能依靠电解的方法。朱允炆不敢奢望明代工匠有什么超越二十一世纪的工艺,能方便地生产出铝,因此本来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不过对于锌,这些匠人也没有听说过,倒让朱允炆有些意外。毕竟黄铜中就含有约两成的锌,而黄铜制品在这个时代着实常见。若说这个时代没有冶炼锌的技术,那些黄铜又是怎么来的呢?

    也许,锌在这个时代有别的名字?

    “黄铜,黄铜你们知道吧。”朱允炆只能引导性发问:“黄铜是怎么冶炼的?”

    “回陛下,赤铜出炉,以炉甘石掺和回炉共炼,即为黄铜。”

    “对!炉甘石。炉甘石。”朱允炆听到炉甘石的名字,眼前一亮。所谓炉甘石,实际上便是锌矿石。“那炉甘石直接炼出的金属,称作甚么?”

    “炉甘石直接冶炼那是倭铅啊。”工匠回道。

    “倭铅倭铅!对,倭铅不是铅,对不对?”

    “是是倭铅,倭铅看起来和铅差不多,不过要性猛多了,遇火成烟。”

    “那你们可知哪里有这倭铅?”

    “这恐怕只有炼丹的方士才有。”铁匠答道。

    锌在后世主要作为电极原料和电镀镀层,此时既然没有电力,锌当然是没有任何用处。锌制的物品硬度远不如铁器,又不耐高温,火烧之下便会氧化成灰,在这个时代,除了炼丹的方士做实验以外,谁也不会冶炼纯锌。

    见皇帝微带失望之色,一旁的石永年道:“倭铅虽然难觅,不过炉甘石却易得的很。陛下需要多少倭铅,咱们自己炼制便是。”

    “哦?哪里有炉甘石?”朱允炆问道。

    “禀陛下,炉甘石医治眼疾,最是灵验。各医官药铺都可买到,太医院中想必也有贮藏。”

    “炉甘石是一味药材么。”这倒有点超出朱允炆的知识范围了。朱允炆的后世西医大行其道,这中医传统用以治病的炉甘石反倒不为人所重视了。

    皇帝需要炉甘石,又有石永年这样得力的干将,自然是很快便收罗来一大筐。炉甘石并不是什么名贵药材,衡山c荆州等处便有大量炉甘石矿。

    至于冶炼倭铅的方法,铁匠们倒也懂得,将炉甘石与炭粉一同封入泥罐中,密封严实隔绝空气,便用高炉烘烤,烤个把时辰以后,打碎泥罐,果然在一团残渣间找到了大块的倭铅。

    “有了倭铅就好办了。”朱允炆道:“铁皮船舰,船尾水线以下,要在铁皮之外镶嵌倭铅,保护铁皮。”

    “敢问陛下这是何道理?”一个工匠有些不解。

    “唔这个,倭铅辟邪,极为灵验。不过一则需要与铁皮直接相连,二则需要与海水相接触。”

    朱允炆无意在军中开一堂高中化学课,便用辟邪搪塞过去。不过,这其中的两个关键之处,朱允炆却要工匠们记清楚。否则工匠们若真当倭铅是辟邪神器,若是在船舱内设龛供奉起来,还有什么用处。

    “若是用寻常木料造大舰,覆铁甲。成本该低得多了罢?”朱允炆扭头问齐泰。

    “陛下巧夺天工。至于这样造船法,需要多少成本,臣还需要会同工部主簿们再核算,不过臣想来,有个十几万两也造得一艘大舰了。”齐泰环顾左右,见工匠们都相去甚远,左右无人,又低声对朱允炆道:“不过臣建议,此事不必经过工部,而是由石大人的保安队自行建造。如此一来,造价恐怕又会少很多。”

    齐泰的意思,朱允炆当然也明白,思考了一阵,把石永年叫到了一旁,低声问道:“若是交给你们保安队去做,要多少成本?”

    石永年没造过船,当下只能回答不知。

    “你不知,朕替你算算账。”朱允炆道:“造一条二十丈长c八丈宽的海船。木材嘛恐怕要砍上千把来棵,咱们雇上一百民夫上山伐木,一月便可备齐,每人便给他十两月钱,也不过一千两。至于这船底的铁皮,百斤生铁只消几百两银子,只不过需要另寻铁匠锻成铁皮。便也算它一千两。”

    不算不知道,一算果然吓一跳。

    照皇帝这个算法算下去,一条巨舰恐怕一万两便可造得。就算再加上船上的各种用具,恐怕也不会超过两万两。

    “陛下圣明。这船若是交工部打造,非得十几万两不可。但若是民间制造,恐怕两万两白银也齐备了。”石永年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工部打造战舰,自尚书以下层层盘剥,账面上十两银子,真正能用来造舰的恐怕不足一两。

    “只不过”石永年又踌躇道:“只不过眼下海禁,若是被人发现鸿福号打造海船,告发到衙门,倒是十分麻烦。”

    “石爱卿倒是奉公守法。”朱允炆笑笑,道:“一则铁皮大舰,谁也没有见过。海上行得,江中也行得。应天城外长江宽阔,便在江边打造,需要时在开进大海便可。有人问起,你只说是跑商的江船,哪个会怀疑?”

    顿了一顿,朱允炆又道:“二则,这鸿福宝号有朕这个结交朝廷重臣的东家,又有谁敢与你为难?真若闹到应天府衙,朕给你撑腰。”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