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纵横初唐 > 正文 第59章 风起寒江 月斜古路(九)

正文 第59章 风起寒江 月斜古路(九)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总裁爹地宠上天   快穿之名器尤物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飘飘欲仙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崔三郎,哪个崔三郎?”掌声尚未散尽之际,二楼忽然传出刺耳莫名的叫声,声音似乎不是很大,却很尖锐,颇有突破天际的气势。

    关键是,这个声音出现在此时此景,实在是突兀。而且,声音太有个性,叫人听了便过耳不忘,辩识度之高,也是没谁了。

    崔三郎?还能有哪个崔三郎?满楼子的人都望向二楼某扇窗,那里站了几个人,年龄都不大,全是面貌俊美的小郎君c小娘子,却不晓得适才那个如鸭叫般的声音是从何人口中传出。

    有眼尖的却是注意到了相邻的窗户那几位小郎君,其中那位白裳少年异常显眼,身旁几个伙伴除了一个胖子外都算得上是英俊少年郎,但与之相比,却相去甚远。这个少年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淡然从容,给人的感觉他仿似能看透一切,明明就那么随随便便的往那一站,却似凌波缥缈,高处不胜寒。有见过这白裳少年的扬起手臂高呼:“崔三郎,他便是崔三郎”

    在安喜城,显允坊的博陵崔氏中唤作“三郎”的不下十人,但近年来却是特指那个本名“崔如英”的小郎君。五年前,其如彗星般乍现,随着《三郎文集》的问世而名扬天下。之后他便销声匿迹c不知所踪,坊间多有其传闻。今年,他卷土重来,轻飘飘的抛出一册《大学章句》,在大唐文坛投下巨石,一时间激起千层浪。但,并没有多少人见过他,坊间传闻也只是将其描绘成天上文曲星下凡,非止文采惊人,而且生有仙人般无可挑剔的精致容貌。

    若二楼那白裳少年便是崔三郎,那传闻便是真的了。既有人识得三郎真面目,一时间便有不少人唤着“崔三郎”之名,嘈杂不已。

    崔如英缩了缩身子,这种风头不出也罢,他可不适应站在楼上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倒是邻屋那几位还真是“缘分”哪。

    “明月楼”内的建筑风格很别致,一楼是大厅,却非方形而是圆形的,二c三楼围成一个椭圆,如此一来,站在每一间屋子的窗口都能看到其余的屋子。崔如英所处的屋子隔壁,窗口站着几个人,正是李令月兄妹c李英如c崔梓歆,以及贺兰敏之兄妹。

    隔壁几人也看清了这边,神情各异。李英如瞧见崔三郎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掠过,蓦地红了脸,不敢直视对方。李令月露出甜甜的微笑,很是美艳。李旭轮微笑点头,发出友善的信息。贺兰敏之挑了挑眉,面带不善,面露不屑。贺兰敏月飞快的瞥了崔三郎一眼,欲看不看的,倒也有趣。崔梓歆的表情便丰富多了,有点慌乱,有点喜悦,有点羞怯,有点愤懑,简直是在面容上悬了一道彩虹,色彩绚烂。

    这二姐,这些日子表现的很异样呢。崔如英不自觉地挠了挠头,他倒是知道些二姐的心路历程。十八岁的姑娘,大多数人已经许配了人家,可崔二娘子仍旧婚事无期,也算是“异类”了。其实,今年隐约有关于她的“婚事”的消息传出,好像是说荥阳郑氏那边提及此事,有意联姻。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c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与博陵崔氏c陇西李氏c赵郡李氏c范阳卢氏c清河崔氏c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c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c上党太守,是曹魏名臣。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郑袤是密陵侯,西晋初名臣。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郑道昭为兖州刺史,号称北方书圣。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c龙骧大将军c江陵防主。郑孝穆子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c祁州刺史。郑译子郑元寿历仕隋c唐两朝,官拜鸿胪卿。郑元寿堂兄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c户部c工部尚书,卒于江州刺史之职。

    后燕时任太子少傅c封济南公的郑豁,有子叫郑温,郑温生了四个儿子:郑涛c郑晔c郑简c郑恬。老大郑涛随魏武帝到甘肃定居,成为“西祖”;老二郑晔定居在荥阳,成为“北祖”,当过北魏的建威将军,封南阳公;老三郑简定居京县,成为“南祖”;老四郑恬定居大索,成为“中祖”。其后经十余世繁衍,北祖发展最大,子孙官位显赫c人丁兴旺。郑晔有七子:白驎c小白c叔夜c洞林c归藏c连山c幼驎,号七房郑氏,后裔最蕃。其中第二c四c六c七等房在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荣耀异常,是当时荣阳郑氏的代表和象征,其他几房的郑姓人也并没有销声匿迹,他们仍在顽强地发展着,只是地位有所下降罢了。

    崔梓歆的母亲便是北祖三房人氏,虽无二c四c六c七房那般出身显赫,也是系出名门。当年,崔翼娶崔郑氏入门,也是颇有说辞的。太宗皇帝颁“禁婚诏”,博陵崔氏大房位列其中,荥阳郑氏则自郑温以下之北c南c西c中“四祖”皆在其列。所谓“禁婚家不得各自为昏”,倒非泛指“五姓七望”,似博陵崔氏便只有大房不得与其他禁婚家联姻,其余各房不在其列。所以,作为二房的崔翼是可以娶任何一家娘子为妻的。

    崔梓歆作为“崔氏三姝”中的二娘子,非止貌美如花,更是素有才名,乃是名声在外的大才女。一家有女百家求,照理说,依着她的条件,应是要被踏破门槛的。只所以“大女未嫁”,却也恰恰是因了其太过优秀之故。博陵崔氏这个名头,太过沉重,非寻常人可以承受。高门望族终究只会彼此联姻,所谓麻雀变凤凰只是离奇事件,作不得真。门当户对,很现实,也很真实。总之,如崔梓歆这等身份的女子,绝无可能下嫁寒门子弟。否则,便是狠狠的掴了博陵崔氏的脸。

    女子十五可婚,崔才女年已二九,却仍是“孑然一身”,便难免遭惹种种闲言碎语。流言蜚语这种事情,到头来三人成虎。各种传言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崔家二娘子,那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竟然是身患隐疾的。隐疾者,难言之隐也,且不为外人所知也。

    这就过分了呀,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有隐疾了?这实在是简直了,无妄之灾啊。要命的是,还没法辩解。悠悠众口难以堵之哪,否则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纵然博陵崔氏再有势力,亦是难以应对此等捕风捉影的事情。唯有沉默,保持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高姿态。

    只是苦了当事人,欲诉无言,欲哭无泪。原本依着她崔梓歆的性子,是要仔细盘查流言之源的,但一来族里长辈自恃清高并无追究之心;再者言,这种坊间传言实难究根溯源,一个应对不当反而事得其反。徒呼奈何也。

    对于这件明知可为却不可为的闹心事,崔如英大抵是知晓的。人言可畏嘛,世上又不尽是智者,哪能禁止得了?这还是通讯不够发达,流言只是口口相传,若到了某个一个小时有几十上百万的点击量的时空,没有超大心脏根本就无法忍受其重。郁闷也就罢了,千万别患上抑郁症。

    这种事情,也没法去主动提及,有心相帮却无从下手。归根结底还得当事人消化承受。或者,趁早定下亲事,以弭事因。

    知道二姐这些糟心事,崔如英也是有心无力,也不敢再去招惹她——出身于名门,到底是有利有弊。

    至于那个不可一世的贺兰美男子,整个一好斗公鸡嘛,也不知搭错了哪根筋,明摆着要和自己过不去。好吧,且不与他计较,若无意外,这人是要红颜薄命英年早逝总之,蹦跶不了太久了。

    倒是叫李旭轮的那位,有点意思,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成熟稳重,难怪日后会成大事。倒也毋需刻意去巴结奉承,释放善意便可。

    李令月么,好一尊大神,别看这会还是天真烂漫花样少女,若干年后便是兴风作浪的主。

    不过,蝴蝶翅膀拍啊拍,或许有些事情就真的会发生改变了,谁知道呢?一切皆有可能。

    楼下楼上人声鼎沸,青霞的表演固然精彩,却因为她末了的一声“谢谢”引出了崔三郎,导致他瞬间成了焦点,很是出了些风头。

    另类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