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纵横初唐 > 正文 第44章 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四)

正文 第44章 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四)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武林群芳录   上门龙婿   爸爸与十五岁女儿的乱伦   都市极品仙尊   中二病教你做人[综漫]  

    出头c出气?出风头?

    好一招移花接玉c围魏救赵。这让王某人很不好回答哪。文化人嘛,耍不了狠,那便耍耍赖。他梗着脖子忿忿不已:“年少无知之徒,安能妄揣圣人言混淆视听!”他脸色涨红,义正言辞:“自东汉末年以后,唐初儒学内部宗派林立,战乱四起,儒家经典散佚,文理乖错。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c北学之争。再加上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经学研究出现一派混乱局面。《五经正义》应时而出,以求结束儒学内部宗派的纷争。太宗皇帝诏曰:“卿皆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永徽二年,朝廷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c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c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后又经马嘉运校定,长孙无忌c于志宁等再加增损,于永徽四年颁行。自《五经正义》始,经学朝着简明和实用的方向发展,如在“礼”经中,取实用具体的《礼记》,而不取难懂c烦琐的《周礼》和《仪礼》;在“春秋”经中只取简明生动的《左传》,而放弃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公羊传》和《谷梁传》。

    《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c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书中包含有政治c经济c思想c文化c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是研究者的宝贵资料。

    《五经正义》的撰着过程中,采摭旧文,取材广泛,汇集了汉魏c两晋南北朝时期学者的研究成果,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在本朝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故士子相传习诵,不易亡佚。

    自此,明经取士,以此为准。以科举取士取代九品中正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五经正义》顺应科举考试的需要,革除儒学多门c章句繁杂之弊,又折衷南学c北学,形成经义统一的经学。

    士子诵习儒经及应试,必须严格以《正义》的义理为依据,不得另立新论,否则便为异端邪说。

    尔断章取义,肆意曲解,竟然妄图以一册歪门斜说动摇我大唐取士之根本。简直是大逆不道,其心当诛。”

    他这一番话,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座中人除了崔c卢二人,便是叶行,亦是暗暗点头。

    崔如英只是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神态,静静地听对方说完,这才说话,关切之心溢于言表:“讲了这么多,口渴了吧?来来来,喝口酒润润嗓子”举杯示意共饮,见对方愤懑,便自己饮了一杯,自语道:“还是这果酒好,等闲不得醉。据说有一种叫猴儿酒的”他居然讲起了故事:“是山中诸猴采百果于一洞(一般为树洞),始为贮藏越冬粮食,但若当季不缺越冬粮食,猴儿们便会忘记曾储藏过一洞百果,然后这一洞百果便逐渐发酵,而后酿成一洞百果酒。此类野酿,实属机缘巧合,真正的猴儿酒价值千金不换。猴儿酒,猴子选择的空树用来存放百果,那必是能足够保证百果越冬不烂的树木,有几棵?还要空心,还要密封据上所说,猴儿酒根本就是可遇而不可及的东西,现在的所谓猴儿酒,就是几种果子打碎然后人为发酵后酿成的果酒,相差甚远。真正的猴儿酒,仅存一季,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液渐少,想取猴儿酒,难上加难!而且,猴儿酒在最初发酵的时候最佳,逐渐滴答下的是百果发酵后的精华,不曾腐坏,只是发酵。但滴落后的酒液就有讲头了,初滴为百果液,聚集称为百果酿,等到没有果汁滴下,收集所有发酵果汁后有酒味,才称得上猴儿酒,或者猴儿酿”

    听者有些愣神,“猴儿酒”似曾听闻过,这崔三郎却是讲的有板有眼,叫人不得不信,只听那少年笑了笑,继续说道:“好酒及色”似乎是灵长类动物的共性灵长类动物嘛,就是猿猴c猩猩这些,人类也是。猿猴好色,早见载于西汉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南山大玃,盗我媚妾”),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异兽部”也说蜀中有一种猿猴类动物,“伺行道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取去为室家,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至于猿猴好酒,也早载诸史籍。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还有一个颇为传神的故事:

    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子,土人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着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便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

    其实猴儿酒之说有点玄幻,依我看来,大概就是果酒,不妨叫做百果酒。前两年在郎山,我试着酿了一回胖卢,你上次喝的就是百果酒了,具体做法是:将各色水果放在大缸里,沤烂霉过,等它发酵,加上少许酒母,再沥青过滤,蒸晒埋藏,过年取用酿成后香腴清醇兼而有之,甘芳无比。尤妙是饮后心身清快,多醉也只眩然欲睡,仿佛春困,心不跳,脑不热,安然入梦,舒服已极。醒来通身舒畅,神智力清”

    最后几句是与卢胖子所言,倒是把座中人的酒虫勾了出来,听得直咽口水。

    王谦冷哼不已:“荒谬之极,以为如此便可转移话题了吗?某问你,那《大学章句》究竟何为?眼下你唯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发文认错向孔冲远等先贤前辈引咎以消弭恶劣影响,否则天下读书人定不饶你。”

    这一桌声音较大,惊动了邻桌,一些人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王谦乃是贞观年间大儒王恭王顺之长孙,平素有些名声,身份算是矜贵的。而崔如英虽然只是一庶子,但博陵崔氏乃庞然大物也,岂可轻易招惹?更何况,五年前一册《三郎文集》让他名声大噪,绝非泛泛之辈,何故要去刁难于他?《大学章句》却是怎么回事?

    崔如英慢慢的饮了一蛊酒,目光清澈明亮:“冲远先生等撰《五经正义》时,调和毛郑两家之说,作为《诗经》的注。又用刘焯《毛诗义疏》c刘炫《毛诗述义》为底本,再加疏解,撰成《毛诗注疏》,即《毛诗正义。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汉初传诗的有齐c鲁c韩c毛四家。齐c鲁c韩三家为今文经学,被朝廷立于学官,设博士。《毛诗》出现较晚,是古文经学,至东汉章帝时才得立于学官,其主要着作为《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此书为历代古文经学家所推重。东汉兼通今古文经学的经学大师郑玄撰有《毛诗传笺》,为《毛传》作注。《郑笺》以宗毛为主,但也并非全部申毛说。其时,他已完成《礼记注》,故为《毛传》作笺时,常用《礼》注《诗》,还用自己的观点注《诗》,阐明《毛传》中不明确之处,或用三家说申毛说,或用三家说难毛说。书成之后,影响颇大,《毛诗》地位日益稳固,三家诗逐渐走向衰微。由于《郑笺》与《毛传》多有异同,经学界或申郑难毛,或申毛难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南北朝时,北朝兼崇毛c郑;南朝崇毛,但郑c毛之异同也是争论的热点”

    大概饮了酒之故,他俊朗的面容上泛着淡淡的红晕,语速不疾不徐:“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充满迷信色彩,汉代逐渐寝流于谶纬。三国时魏国的著名玄学家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作《周易注》。书中革除汉儒利用五行比附人事,以互体c卦变来牵强附会c按文责卦的弊端,注重领会和把握《周易》中所包含的根本义理。他还用《老》解《易》,以玄理统易理,利用注《周易》而阐发玄学思想,使《周易》面貌为之一新,远远高于汉儒解《易》的水平。王弼的《周易注》中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另有《传》的《文言》c《彖辞》c《象辞》三部分。其余《系辞》c《说卦》c《序卦》c《杂卦》四部分由晋人韩康伯继承王弼思想而续注,这一部分韩注被合于王弼注中,收入《周易正义》中。

    《尚书正义》暂且不论《礼记正义》选用东汉郑玄的《礼记注》。《礼记注》内容详实,素为儒士所重,许多人为其疏义。至本朝初,尚存有皇侃c熊安生二家。孔前辈等修《礼记正义》,以皇侃的义疏为主要底本,以熊安生的本子补其不足之处。西晋杜预在刘歆c贾逵等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撰《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将《春秋》经文按纪年配合于《左传》前面,并为之作注,是现存最古的《左传》注本。本朝修《五经正义》,以《集解》之注再加疏解,成《春秋左传正义》。

    《五经正义》本着疏不破注的原则,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如《毛诗正义》对《毛传》与《郑笺》之异同不加评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判断其是非。《礼记正义》以皇侃c熊安生的疏为底本,每遇与郑注相违之处,《正义》便务申郑说,这就难免有牵强附会c曲从注文之嫌。《春秋左传正义》也是如此,刘炫曾着文批评杜预注的一些错误,对刘炫的驳正,《正义》一概加以否定。这样,承袭原书的某些错误,以讹传讹,或自相矛盾之处就在所难免了。”

    他声音不大,却吸引了众多听者。

    据理力争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