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纵横初唐 > 正文 第36章 龙吟方泽 虎啸山丘(六)

正文 第36章 龙吟方泽 虎啸山丘(六)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武林群芳录   上门龙婿   爸爸与十五岁女儿的乱伦   都市极品仙尊   中二病教你做人[综漫]  

    “逸之兄,请看看这个”见崔翕接过去随意的翻了翻,崔羿忍不住说道:“此手稿只有一份。”言下之意不言而喻,独此一份,搞破了就没了。

    “逐之忒也紧张了”崔翕笑道,紧接着“咦”了声:“大学章句?三郎的字。”盯着那四个字瞧了良久。他这个被誉为“当世钟体第一人”的儒士,非止是饱读诗书,于书法上的造诣亦是当世闻名,见了美文好字,便似嗅到腥味呃,就双眼发亮。这会将这四个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仔仔细细的端祥许久,犹如久旱逢甘霖,眼神中跳跃着欣喜若狂的光芒,就像是乍见分别经年的恋人,不自觉的摩挲着纸面,呢喃低语。半响,这位当世知名的儒士叹道:“真真好字,吾不如多矣。”

    崔羿倒是知晓这堂兄的痴性,迷恋文c字c画,有“崔三痴”之雅号,可这回却是不耐其痴,打断对方的“神魂出窍”:“逸之兄还是先看看这里头的文章。”

    “大学章句?”崔夫子先前被字吸引,这时却又迷惑于字中喻义了:“何时有大学章句了?”想了片刻,晃了晃头,轻轻翻开第一页,是三郎新创的字体,五年时间过去,突飞猛进,宗师气度跃然纸上,密密麻麻一整页,却井然有序,如士兵列队,却是从左到右排列,读起来不太适应,抬头五个字:“大学章句序”暗暗点头:“嗯,这是序言了。”再往下看: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c神农c黄帝c尧c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c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c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c应对c进退之节,礼乐c射御c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c众子,以至公c卿c大夫c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c正心c修己c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c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读到这,他趺坐的姿势端正了起来: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c《少仪》c《内则》c《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只见他神情越来越肃重,一开始无声阅读渐渐出了声,且声音越来越大,略微有点颤抖,翻到第二页: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c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c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c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最后一行字略小:“总章二年四月辛未博陵崔如英序。”

    读罢,他微微低着头,也不再翻看后面的内容,沉默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崔羿这会不去催对方了,慢慢的啜着茶,手指轻叩案几,“笃笃”轻响。

    终于,崔翕长长吐了口气,心下有了答案,但不敢确定:“这是三郎写的?”

    这不废话么?明明白白的写着“总章二年四月辛未博陵崔如英序”,多此一问。

    崔翕半问半自语的接着说:“三郎这是要注解《大学》?”

    崔羿只道:“你看了再说。”

    崔翕并不翻那册子,盯着崔羿:“兹事体大,某虽不知其中内容,但敢断言,这本册子若是公诸于世,定是要引发轩然大波的。”

    《三郎文集》流传开来时,儒林中便引发了大争论,那几首诗倒也罢了好吧,其实是没有人能在诗句中挑出毛病来,这几首诗都属佳作,再如何文人相轻,也不会蒙着眼睛说瞎话,顶多也就是质疑作者的真伪。但考校时的问答就不能幸免了,崔如英,崔三郎?何许人也?竟然大放厥词,随意篡改冲远先生领衔编写的《五经正义》,虽非改得面目全非,却也胡乱充塞妄言,完完全全就是四不像,简直就是胡言乱语c不知天高地厚这种批判之声虽然有吃不着葡萄便说葡萄酸之嫌,但也是大有市场。明眼人都明白,崔三郎这番言论非但绝非厥词,反而可算是发人深省的精妙论点。只是,崔如英实在太过年幼,向来并无名望,所谓人微言轻是也。

    崔翕直觉这本册子必是三郎新解《大学》之作,此事非同寻常,若是贸贸然抛将出去,定然是石破天惊。

    崔羿心中暗叹:“我先前何尝不是有此担忧,但是,这样的东西岂能如明珠蒙尘”口中仍是那句话:“你看了再说。”

    崔翕确定自己这堂弟是有了决断,便不再赘言,慢慢的翻开下一页,只见上面仍是用那新式楷书写到:

    “大,旧音泰,今读如字。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c《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下面是正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句注曰:“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c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再看第二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曰:“后,与後同,后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只看了两句注解,他的眉头便紧c舒了几次,却不再看后面的,又倒回去看第一句。这第一句他反复看了数遍,细细咀嚼,口中念念有词。半晌,他掩卷叹息,神色索然。

    崔羿轻轻唤了声“逸之兄”。他太明白对方何故有此表现了,昨晚他把自己关在书房忽而长叹羞愧,忽而痴痴失笑,幸是无人发觉,否则糗大了。羞愧的是,自以为熟读经史子集,算得饱学之人,可这册《大学章句》真的叫人心生高生仰止之感啊,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的;痴痴失笑的是,若这真是三郎所作,那他这个做父亲的当引以为傲才是。

    崔翕小心收好册子,自语道:“此等文字当沐浴更衣品茗细读”也不顾崔羿出声索回册子,好整以暇的说:“先放某这,待某手抄一册再物还原主你也有手抄本了吧。”

    崔羿不说有没有,只略微有些尴尬。

    崔翕想了想:“逐之,某有个想法,但得先和三郎好好聊一聊。嗯,今日是八月十一,一切顺利的话,中秋节前能见分晓。”语焉不详的说了两句,却是怎么也不肯细说了。

    这一日是咸亨四年八月十一日,很有意义的日子。

    石破天惊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