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纵横初唐 > 正文 第22章 年华轻转 岁月无声(二)

正文 第22章 年华轻转 岁月无声(二)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总裁爹地宠上天   快穿之名器尤物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飘飘欲仙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安平乡西首,一条可并排跑四辆马车的碎石道路约有一里长,路两旁松柏苍翠,直通“崔氏宗祠”。

    崔氏宗祠占地廿余亩,坐北朝南,为三进两天井c殿堂式土木结构建筑,气宇轩昂,造工精致。

    宗祠大门两侧各有一只雕工精细的石狮子,楹柱左右写着: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中间牌匾四个大字:崔氏宗祠。

    青砖砌成的台阶一层一层通向宽阔轩敞的大门。步入大门,里面共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东西二面各十余间厢房外的回廊组成一个凸字形的前窄后长的天井,开井里种了一株碗口粗的腊梅和一株一抱粗的柏树,柏树长年蓊蓊郁郁,腊梅枝繁叶茂,若到了寒冬,暗香浮动,三重院落c数十间房皆闻花香。径直走过回廊,前面是一个大厅,摆放供桌几案以及祭品c香烛,东西两面各有两间房,摆放列祖列宗的灵牌。第二进院落前是一面一人高的照壁,转过粉白的照壁,四四方方的回廊围成的一个小院跃入眼帘。廊柱有小儿腰粗细,柱下的石墩刻着花鸟鱼虫图案,开井是口字形的,地面嵌着细碎的卵石。最后一个院落是一个大院子,没有回廊,错落有致的种了花草树木。

    整座建筑粉墙黑瓦,高檐飞脊c斗拱廊柱等等无不大气宏伟c华丽典雅。

    祠堂前是一片空旷广场,约莫两亩见方,广场东侧是一口大池塘,池水清澈见底,色彩斑斓的金鱼穿梭其中。柳枝垂入水面,漾起晕晕波纹,居然还有几对鸳鸯在嘻戏。这些鸳鸯大概是时常让人围观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站了这么多人,它们也是不惊不乍,只自由自在的玩耍,旁若无人。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汉书张禹传》:“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朝廷大恩,犹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

    宗祠,或者说是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c丧c寿c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族学,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是日,乾封二年八月十五,博陵崔氏各房云集安平“崔氏宗祠”祭祖,族里耄老c各房嫡系c有官身的都在祠堂内,其余的在广场上谨然肃立。

    祠堂内,集聚了博陵崔氏头面人物,一个白发皓首的耄耋老者正字正腔圆的念着:

    “崔氏宗亲数众致敬于吾姓,太始祖姜太公c开姓始祖崔季子崔氏列祖列宗考妣之神灵,及天地三界众神,本地皇天后土城隍诸神祗前祝祷之告曰:

    巍巍崔氏者,祖本炎帝,宗源姜公,辅周以除暴纣,是封齐地;让国则居恬园,乃有崔邑。春秋难度,战国纷争,崔杼衰之,意如兴焉!伯基功高,冠东莱而耀清河;仲牟性平,承涿郡而著博陵,二房始成,千代肇展。文昌其邦,武安其国,秉先贤之遗风,集当世之盛气,贾長沙之宏赋,非能及也;韩淮阴之大略,岂虛然哉!绅廉士雅,世禅荣华,相和将成,代袭宝号。隐桃园而垂万世,居庙堂则恩一方,处邻朋以恭谦,侍君父以忠孝。皇李姓最,噓名不列其右

    宗祖岂可忘乎?昔得玘祖一脉,如今已万余众,足跡遍于大唐,传代一十有五。人财两旺,或大贾,或高工,或县丞,或教授,或博硕,或校尉。经商置业,著书立说,书画写作,开一片新花,盼吾宗再仰祖佑,树千枝,枝千叶,同宗万子,子又万孙。迂长江之萦回,即泰山之崔巍!奉牒乘以相见,探桑梓于斯年!追根溯源,相聚年年,共商兴家之計。勒石续谱,永铭先贤功德。馨香祷祝,願吾族繁昌。谨此昭示

    泪水盈盈,桥山苍苍;古柏苍翠,秋花吐芳。告祭吾祖,敬献心香。大礼告成,伏维尚飨。”

    祭文念罢,那耄耋老者请上三柱高香祭拜开井中的柏树,又来到先祖牌位前,敬四柱香,双手合十,面对牌位深鞠躬,下跪三叩首,手心向上。

    随后,祠堂内外崔氏族人皆净手正冠,到祠堂外的铜鼎香炉一人一柱燃香,鸦雀无声,井然有序。

    如此一套流程下来,已是午后,自有用膳去处。

    崔如英站在最外围的角落处经历了这一切,颇觉新奇c肃穆。作为庶子,他原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等族祭仪式的。毕竟,博陵崔氏男丁便逾万,若是悉数到场,哪能站得下?庶子c旁系自然便没了参与的资格。

    他倒是没有多少与有荣焉的自觉的,能够理解。一个大家族,若无头面人物支撑,总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那离没落也便不远了。之所以让他参与此次崔氏姻亲大会,与“老神仙”密切相关。

    不过,老神仙云云,已然无法解释发生在他身上的种种神秘现象。在旁人看来,人有鬼上身的,却没这种开挂般的表现,实在是匪夷所思。

    大唐不缺天才,时有神童涌现,照理说应是见怪不怪了,只是他崔如英太过妖孽,让一众人等有些不知如何应对。幸福的烦恼啊。

    时间转回到昨晚,安平房“追思堂”,十来个人品茗交谈。

    正中主位就座的是一个样貌清癯的花甲老者,正是博陵崔氏当今族长之嫡长子c安平房主事人崔翰。他左手边的是大房的崔翱c崔翔,再过去是三房的崔诩c崔栩;右手边是崔翌c崔羿,过去是四房的崔翊c翎。崔守业和崔翕也在座。这些都是崔氏的大人物,济济一堂。

    “次之,白洋淀之事可有眉目?”崔翰虽已是花甲之年,脸上却是并无太多皱纹,显然保养得体。

    崔翌揉了揉脑门,这些日子事多,太过伤神:“昨日范阳折冲府发来函文,白洋淀水匪一事并无进展,卢家那边也没什么消息。”

    “他范阳折冲府c刺史府c蓟县这些地方,哪一家没拿咱们崔家的好处?动辄几万钱,少也有一万钱,收钱时眉开眼笑,出了事就互相推诿。各自算盘打得叮当响,倒把咱们博陵崔氏当成冤大头,真是岂有此理!”四房的崔翎虽已年过不惑,急性子却丝毫未改:“白洋淀之事关系众大,定要查个清楚明白。”

    大房的崔翔一身儒士装束,颔下一捋寸长胡须,样貌儒雅,语速不快:“自然是要查清楚。白洋淀闹匪患,先前有所听闻,原本是官家操心的事,但已是公然挑衅,却不可徐徐图之,当快刀斩乱麻,以雷霆手段反击之,教天下人不敢小觑了咱崔氏。”

    崔羿把玩着茶盏,不紧不慢的说道:“那伙水匪出现的太过蹊跷,其中必有隐情。照说,白洋淀是崔家和卢家的地方,纵观河北一道,怕是没有哪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同时硬扛崔卢两家的。”顿了顿,他多说了半句:“想来想去,要向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下手的,也许只有”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就是这未尽之话却让“追思堂”里的人默然c悚然。

    “五姓七望”,乃庞然大物也,谁可欺之?答案呼之欲出。

    一直老神在在的崔守业被屋子里各种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刺的无法泰然端茶,拿起茶盏细细啜了一口,也不放下,悠悠的说了一句:“我朝自太宗皇帝始,打压山东氏族之心一直未有消减。”

    这句话的信息量极大,但所表达的中心点也很明确:本朝千方百计打压山东氏族。

    贞观十二年,太宗皇帝编写《氏族志》来重新排列各大姓氏的等级,虽然大大提高了关陇士族的地位,但同时却降低了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的地位;

    显庆三年颁《禁婚诏》,企降北朝以来久负盛名的五姓七家之间互相通婚,实为关陇贵族或者说是李唐皇室与山东士族之争的体现。

    可是,收效甚微。

    既如此,自然是要继续打压。

    而似“崔氏姻亲大会”这等活动,怕更是令皇家忌讳的。

    那么,水匪一事难道是警告?

    众人心中浮想联翩,却无一人付诸于口,有些事情,毋需挑明。

    坐于主位的崔翰气度雍容,不动声色,忽而笑了笑,对崔羿说道:“白洋淀之事,据闻是你家三郎出手扭转局势,可有此事?”

    关于白洋淀遭水匪袭击一事的内情,在座的各房人物自是晓得,但实在有些不能确定,这时都望向崔羿,只听他说了六个字:“侥幸,侥幸罢了。”貌似很淡定,但眼角瞬间掠过的自豪还是让人捕捉到了。这便是真的了,才九岁啊,简直是太过份了有木有?幸好,过份的这人是崔氏子弟。

    崔翰微笑着点点头,又问了句:“这事是真的,那老神仙一定是假的了。”

    老神仙啊,一屋子的人会意一笑,其乐融融。

    大户人家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