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纵横初唐 > 正文 第21章 年华轻转 岁月无声(一)

正文 第21章 年华轻转 岁月无声(一)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总裁爹地宠上天   快穿之名器尤物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飘飘欲仙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安平县,春秋时,境域属鲜虞国。

    战国时,县境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

    秦时,属巨鹿郡。

    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

    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

    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并废谷邱县。建初四年,隶乐成国。延熹元年,安平初属安平国,后隶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统安平c安国c南深泽c饶阳四县。

    三国魏时,安平仍属博陵郡。

    晋时,于安平置博陵国。统安平c饶阳c安国c南深泽四县。

    北魏c北齐c北周时,安平皆属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县城。

    隋开皇三年,罢郡设州,安平改属定州。十六年,更属深州。大业二年,还隶定州。三年,废州置郡,定州改为博陵郡。大业九年,改博陵郡为高阳郡,安平仍属之。

    唐武德四年,安平改属深州,州治初为安平,寻徙饶阳。贞观十七年,废深州,安平还属定州。

    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大夫,封东莱侯。到了汉朝,崔业袭爵,居于清河。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另居于博陵安平,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c博陵大房c博陵第二房c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为博陵崔氏之始。

    安平,便是博陵崔氏安平房所在之处。

    崔姓,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齐国君主齐丁公伋嫡长子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姜姓。曰:“齐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让国居崔邑,因氏焉。”又曰:“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采食于崔,遂为崔氏。”又曰:“姜姓,出齐丁公伋,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氏,遂为崔氏。”

    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c武王灭商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嫡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叔乙。叔乙继位后,封季子卿大夫把崔邑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季子后裔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崔姓。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避居鲁国,续任鲁卿大夫,仕宦罔替。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遂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为“七宗五姓”之首。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c鄢陵崔氏c南祖房崔氏c青州房崔氏c清河大房崔氏c清河小房崔氏c博陵安平房崔氏c博陵大房崔氏c博陵第二房崔氏c博陵第三房崔氏等定著十房。

    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乾封二年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是以,每至中秋,必食月饼以记之。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c西瓜c苹果c红枣c李子c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这一日,安平县外安平乡,马车一辆辆穿巡,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c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崔如英一身白裳,骑在一匹小白驹上,“嘀嗒嘀嗒”慢悠悠的跟随在一辆紫铜鎏金马车旁。

    “三郎,你这些志异故事都是从何得知的呀?”崔梓歆卷起帘子,好奇的问。马车里只有她和李英如,那个李姓小娘子并没有在。

    “看书啊,多看细看,书中自有天地。书中区区数十字便是一段传说一个故事,需要组织文字发挥想象力提炼出来,其实并不难。”崔如英边说话边打量着路边建筑,这边与作为定州附郭城的安喜县没什么两样,道路两旁商铺林立,鳞次栉比,虽然只是乡治所在,却也繁华热闹,与县坊无异。

    他自是来过安平的,博陵崔氏在定州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不论是安平房,还是大房c二房c三房,终究是一脉相承,就便是平日里也是互相走动频繁。只是,七岁前的事情,他几乎都记不清了,而这二年,却是不曾来过。

    崔氏姻亲大会择于中秋日举行,亦是有“团圆”之意。事实上,在河北道,尤其是定州,民间重视中秋节日犹胜春节。

    “这就是你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吧?”李英如探出头来,微笑着,酒窝深深:“但读书也是需要天赋的呢,就如你在诗文之道便是有绝世天赋。”

    崔如英咳了两声,说道:“成功,三分天赋七分勤奋,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世间总不会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天上掉馅饼,砸在头上会痛会头破血流,免费的午餐会噎着呛着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靠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最踏实的。天赋,需要有,但不能占主导地位。”

    这语气,这论点,怎能出自一九岁少二之口呀?

    李英如眨着眼睛,他说的话,她有些似懂非懂。毕竟,她也才十一岁,可没那么多感慨,或者说是感悟。

    崔梓歆虚虚一指三郎:“人小鬼大,真不知你那小脑袋瓜里装了多少东西?”想到一事,笑道:“其实,天赋这东西,说不定从马上摔下来就有了。”

    崔如英并不介意,悠然自在:“或许吧,如果我再从马背上摔一跤,说不定就摔回去了。”

    回去?怕是回不去了。

    天下崔姓本一家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