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真杀皇极道 > 第二章 灭此朝食

第二章 灭此朝食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鹿鼎记-俏丫头双儿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仙帝归来   我的年轻岳母   疯狂的手游   绯色升迁图:崛起官场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场中虽只两千余人,但经过集中整队后,倒也有些气势。在场众囚徒,或者说预备役先登营士兵的脸上还都是木色沉沉,不过站在台上一览军阵,约略有些军队的模子了。

    余校尉森冷的目光扫过全场,如此队伍,哪有一些边军的气势,微哼一声,朗声道:“奉上柱国c总知西戎战事领军大将军风之将令,今募得义勇军两千,入西戎前线军势先登营之序列,集训三日,择日开拔!违令者杀!脱队者杀!不守时者杀!煽动军纪者杀!后退者杀!冲锋迟滞者杀!止步不前者杀!”

    顿了顿,冷声道:“一人违纪,全队皆杀!”

    大元帝国,攻无不克c战无不胜!靠的就是令行禁止的严酷军纪和残酷训练,“七杀令”一下,满场哗然,士兵们的神情纷纷由木然转为慌乱c恐惧,有胆怯的已经小声喧哗起来,急欲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内心的极度恐惧。

    “肃静!胆有喧哗者,有如此柱!”余校尉手腕微动,战刀急速从腰间出,划出一个玄奥绚烂的弧形轨迹,高台上碗口粗的木柱被齐腰斩断,切面平滑无痕,如同天然生成。

    原本有些喧哗的广场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觉得自己的脖子会比那根柱子要硬。

    “十人为一队,百队为一营,各营代官自行集训,解散!”余校尉沉声下令道。

    沙通海正好站在队列前面,清晰地看到余校尉出手,心下倒吸一口冷气,按照一般观念,来这县城征兵的军官品阶不会太高,但观其武技,显然是入流的高手,难道这个所谓的华汉“大元”军力竟然如此强盛,连基层军官都拥有一身不俗的武技。

    前番他由于口误被打昏,料想也知道这个大元和前世那个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不是一回事,前世的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废除“蒙古”国号,定国号为元,取意《易经》“大哉乾元”,意为伟大的开始。

    不过这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如此伟大的国号怎能让一蛮族国家窃据呢?听那个衙差的口风,看来这个世界的大元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

    看着周围森严的守卫,以及目睹此前意图逃跑者的惨状,沙通海沉下心来,准备为自己的未来多做点准备了。作为一个伪冷兵器爱好者,他这回真正有实战的机会了。

    现在沙通海手里有一把有些生锈的单刀,一面木盾,这就是他接下来的全部生命的寄托,也是元军提供给炮灰士兵,美其名曰“先登死士”的全部装备。当然死士也算实至名归,走向死亡的士兵。

    通过与周围人的交流沟通,沙通海也大致清楚了究竟身处什么样的时代。这个世界从暴秦强汉后,出现了与前世地球不同的历史分支,三国分居一方,西晋被匈奴击破,东晋士族渡江,原本出现的“五胡乱华”被一个横空出世的汉家圣君悄然泯灭于历史的余烬中。

    原东晋士族之首王家不世出的天才王元泽,朝堂之上攫取国家大权,而后征募大军四十万,以犁庭扫穴之势绝灭匈奴c鲜卑c羯c羌c氐“五胡”,蛮族王庭被屠戮一空,此五大兽族彻底成为了历史名词。

    王元泽统一中原后,迁东晋国都至千年王都—长安,改长安为天京,改原都城建康为玉京,改汉族为华汉,“华”者,原为上古圣者轩辕黄帝本家部落之号,改名华汉,意为承继轩辕黄帝的圣统和大业。

    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元”,开始了伟大帝国的辉煌征程,至今享国已有五百余年。

    近年,大元朝雄威略颓,边疆四夷蠢蠢欲动,尤以西疆西戎为甚。去岁,西戎境内遭遇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风雪,过冬储备尽墨,加之王庭权利纷争引发各地动乱,国内民怨已然蓄积到了顶点。

    今年年初,手上沾满了兄弟亲族鲜血的王权优胜者—新任大汗撒力满,野心满溢,甫一登上王座,立刻将王庭从阿尔泰山以北的塞北草原南移三百里,在大元东宁道西疆外延数百里范围内立下征东大帐。

    随即任命手下亲卫大将木余斯为征东大帐铁赛目,调动十万草原骑兵向大元帝国不宣而战,夜袭东宁道边防重镇皇觉堡,一战而下,皇觉堡城守等官员潜逃,驻军统领以下三千帝国边军悉数战死。

    皇觉堡一役后,西戎征东大帐铁赛目木余斯马不停蹄,继续以游骑为先导,日夜向东宁道纵深挺进,十日之内,连下十二城,一直打到东宁道总督驻节之地——冲霄府。

    冲霄府由来远近驰名,可追溯至当年五胡迫近中原腹地,烧杀抢掠c无恶不作,百里尽成赤地,惹得天怒人怨,终于引动了一位绝世高人愤然出手。

    这一日,胡族军队列阵准备攻城,那位绝世高手翩翩而来,仗剑而歌,不带一丝烟火气,几道凌厉无匹c剑气直冲霄汉的剑光闪过,地上只余一地的残肢断首和“米”字形的巨大剑痕,四剑,高人只出了四剑,五万胡军尽数被屠灭。自此,这座城池被改名为“冲霄府”,为了纪念那位绝世高人。

    五百年内,冲霄府方圆百里未有成建制的胡族军队出现,而今,胡族的军队再次来到了他们心目中的恶魔之地。

    远在天京的当朝皇帝闻讯大怒,立即派勋贵武将,上柱国风寒啸领军出征,持节东宁道,总知西戎战事。东宁道实行军管,东宁道总督以下官员全数归风寒啸节制,以此为对西戎战事提供最大便利。

    风寒啸果然不负重望,率军到东宁道后,立刻整军备战,休整数日后连出奇兵,击破西戎军对冲霄府的包围;而后以无可匹敌之军势,向西戎军碾压过去,一直将其驱赶到皇觉堡以东一线,西戎征东大帐紧急出动援军,堪堪抵住风寒啸的军势,在皇觉堡以东五十里处扎下营寨,与元军成对垒之势。经过连日数战,战阵之上,斩首西戎军万夫长以下胡酋三十余人,斩杀普通士兵万余,没有俘虏和伤兵。

    西戎经此役,伤亡惨重,入寇东宁道的前锋军不过三个万人队,三停折了一停,阵亡一个万夫长,这样的惨痛战果即便是征东大帐铁塞目也是无法承担的。

    木余斯连夜遣信使向大汗谢罪,同时调动大帐辖下所有兵马,以皇觉堡为依托,不断巩固之前所扎大营,预备和风寒啸打一场决定东宁道所有权的大会战。

    西戎征东军:骑兵并协同作战的步军,共计十二万。

    风寒啸不愧是沙场宿将,面对西戎的庞大军势,好整以暇立下军寨,一面整理麾下军队,一面遣派心腹军官到后方募集兵员。

    大元平戎军:柱国大将军风麾下并东宁道边军,共计八万。

    大元帝国官制,有官位c官衔c官职三者之分,文武分治,上下有所不同。武官序列,以风寒啸这等位高权重的武将为例,官位为正一品,官衔为上柱国,官职现为总知对西戎战事领军大将军,平时则随朝听用,并无日常差事。文官序列,以东宁道总督王天佐为例,官位为正一品,官衔为太子少师,官职则为东宁道总督。官位代表着官员的品级,官衔实为一种荣誉或者封号,官职才是正经的实权位置,像文安县卜知县这种中低级官员是没有官衔的。

    上柱国可谓是帝国武将的最高勋位,本朝共设八大柱国,除非八人中有人亡故,否则不会增设。柱国大将军只是上柱国的俗称,因为有元一代,并未有设置大将军这一官职,上柱国因为位置高崇,所以被比为前朝的大将军,所以像日常文书传达c称呼中常以柱国大将军作为上柱国的代称。

    皇觉堡东线战场,两军对垒,二十万大军杀气冲天,大战一触即发!

    沙通海所在先登营实际上就是炮灰部队,用来消耗敌方有生力量的,自然没有什么好装备,元军也不会把精良装备耗费在一帮将死之人身上,不过必备的训练还是需要的,虽然这些炮灰当中有一些好勇斗狠之辈,甚至不乏武功高强之人,就比如此前那个被万箭穿心的先行者,但是不经历军阵训练,再多的炮灰一上阵也不过就是多耗费对方一些远程力量储备罢了,所以为了让这些杂碎真正达到炮灰的应有价值,从平戎军里抽调的教习将会对他们进行一次短训。

    训练的内容说穿了就一个:防御。形式:单人防御和团体防御。目的:如何在死之前尽可能多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那面粗糙简陋的木盾看起来,以及用起来要比那把单刀要靠谱得多的缘故。炮灰制度的创始人,一位大元帝国的开朝元勋曾经说过:你放一群疯狗去咬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让他们多撑一段时间,至于他们的牙齿和爪子,聪明的狗会自己去磨,蠢的只是死得快罢了。

    人类也是一种动物,骨子里潜在的兽性只要遇到恐惧c愤怒这些负面情绪,自然会被激发,平常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这些被生死的巨大差别蒙蔽了头脑的囚徒们,先登营铁规:战后生还者大赦。意思就是只要不是造反的大罪,你能活下来,你就自由了。

    在那一点希望的刺激下,自不用担心这些囚徒在战场上得攻击性,而防御才是他们或者所有人都需要学习并潜心领会的。

    木盾,用最厚实的木料制成,盾面粗糙不堪,甚至连内里握手处也只是简单用布条裹缠了下,沙通海紧紧握上去,些许木刺扎进肉里,丝毫不能让他松懈,因为他知道,如果这发生在战场上,松开了或许不痛,但就有可能永远不用痛了。

    正面c侧面c上方c下方c转身—顶c下蹲—滚。夕阳西下,广场上几乎都没人了,只看到高台下还有一个中等个头c略显肥胖的身影依旧在不懈地挥洒汗水。

    作者的话:

    求收藏!求推荐!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