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凶猛小地主 > 正文 第43章 日常巡查一

正文 第43章 日常巡查一

推荐阅读: 交换的妻子   我的年轻岳母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夜夜欢   极品小农民   伴妻如伴虎女厄之二   地府供货商   英雄联盟之永远的瓦罗兰   契诃夫1892年作品  

    次日,天空刚刚泛出鱼肚白,仲信像往常一样起床了,带领着侍卫出门,途经周府大门,见一位俊俏的公子驻足而立,两人相视片刻,仲信觉得有几分面熟,却是一时想不起来,正要迈步过去,那公子却是慌张地跑了过去,被侍卫抽刀拦下,然而,一阵香风袭来,仲信闻香识人,不禁恍然。

    原来公子非是公子,而是惜春假扮而来的。

    遂仲信挥退侍卫,惜春才得以到跟前来,与仲信并肩而立,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脯,仲信见了,莞尔一笑。

    两人稍站片刻,便一同出了周府,仲信也不问她来此何为,只顾沿着康庄大道边走边看,任由惜春自由自在地跟着。

    最近,白沙镇里陆续来了一些难民,其实,更像是乞丐,衣衫褴褛,蓬头垢脑的,数量只有数十人,男女老幼皆有,年龄参差不齐,至于难民来历,仲信翻看了树春送来的户籍册子,发现还真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浪人。只是,这些难民运气不好,如今周府的事情正是进行到了关键时候,而且,因为仲信刚刚提出亲乡党,远流民的主张,整个周府奴臣都在为此而奔走忙碌,实在无暇腾出功夫安置他们。

    这却是耽误了难民了,因为他们来到白沙镇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没钱吃饭,就一路乞讨,没钱住店,就和衣睡在破庙,比之逃户,犹困难十倍,只为了能够在白沙镇安居乐业。谁知到了白沙镇仍是露宿街头,最大的好处便是周府一日两餐供给稠粥,勉强吃个半饱,不必如过去般走上十里路,敲响千家门,逢上一善人,才得半碗粥。

    只是,树春没有权限将难民分配到作坊中去的,这需要他与得禄协商解决,而但凡是涉及到两个以上系统的事务,都需要仲信批准首肯的,此事运作起来尚需要树春分心,而现在,树春的工作重心显然在于协助附近百姓迁居新寨,这里面涉及的事务极其繁杂,已经使得树春分身乏术了。

    不过,树春还是海绵里挤水,抽空草草地安排难民去洒扫街头,协助堆肥,主要是协助堆肥,因为这种工作环境肮脏,难以从本地招募到人手,工人缺口很大。

    是以,清晨,若是行走在康庄大道上,还能看到,有老妇c小孩手拿扫帚,清扫大街;有男子拉着粪车,倾倒各家各户放在门外的夜壶。另有,傍晚,工人推着粪车进出镇中百姓家掏粪的。在当下,堆肥是增产粮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百姓们趋之若鹜。

    镇中街道两边店铺准备开门了,路上也有了来采买货物的商贾,这些早来的商贾大都是附近县城的,而迟来的商贾大都是更远一些地方的,这很好区分辨别,只听口音便能十分笃定了,因为,现在的商人大多还局限一城一地,能够跨区域经营买卖的少之又少。

    目前周家的商务政策是远交近攻。这是一种大家都惯用的伎俩,无论是国家,地区,企业,还是个人,但是他的确是十分好用。

    随着周家商业势力的扩张,必然要将当地的原有经济摧毁,重建以周家为主导的新经济,就如同殷川县城,而对于势力之外的地区,周家愿意让利,将商品批发给当地商贾,由他们代为推广普及;至于正要周家兵锋指向的地区,周家则是掐断当地商贾的供货渠道,由自己取而代之。这便是周家在商业方面的远交近攻的大致方针,至于具体操作细节以及便宜之处,就不必细说了。

    而实际上,仲信心中圈定的目标,是附近五县以及重要商政都市,前者是周家的传统势力范围,须得由周家控制经济命脉;后者乃是富贵地,摇钱树,比如北京,南京,开封,大同,杭州等地,周家岂肯拱手让人?

    “白沙镇,正在逐渐演变成商业重镇,已经初具规模了!”

    惜春望着街头两旁林立的店铺,以及延伸到巷子里的茶馆,客栈,酒楼,饶有兴致地说道。

    “表妹倒是说对了,称得上是有几分见识的巾帼英雄了。”

    仲信微微一笑,想不到惜春虽是女子,却能比一般男儿看得长远,心中当是有大局的,让人惊叹呐!

    实际上,现如今的白沙镇已经面目全非了,临街两边的建筑也是经过改造的,巷子里的建筑正在改造,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是改来改去并不如何称心如意,倒不如直接推到重建,也可乘机重新规划这未来商业重镇的版图。

    仲信已经决定要改造白沙镇了,将其全部打造成商业区,收归周家名下。至于原有居民,他们将会全部迁出去。新寨的青砖红瓦房,便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新房;而对于一小部分周家的奴臣,却是要区别对待,仲信已经在三姓村开建大批府宅了,这就是为手下奴臣准备的,既是为了赏赐他们的功劳,又免除他们心中的怨言,可谓是一箭双雕!

    惜春撇头,看着仲信,认真说道:“表哥乃是人中龙凤,我见识远不如表哥,却也比表哥想象的多。我窃以为,比之寻常男儿,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仲信心中诧异,权不论这话的真假,只论惜春说话的态度,还真是有一股子认真劲,而且,若是为真,惜春虽是女儿身,却是有一番英雄志的。于是,仲信回道:

    “那就先把我交给你的大事做好了。”

    惜月点点头,玻璃坊和琉璃坊都不在得禄辖下,的确就是大事了,只是,玻璃坊只能按照章程徐徐进行,只要不出错就是快的了,也着急不来的,是以,惜月的心思并不局限在那里的,却不必与仲信明说。

    她又陪着仲信来到了新寨,新寨里就更加热闹了,正赶上工人上工,在前面的空地上,工人正从巷子里涌过来,商贩整齐地排列着卖早点的车架,什么包子,油条,馒头,花卷,胡辣汤,稀饭,榨菜等种类繁多,足够工人去变着花样填饱肚子,而这些商贩大多是附近村民转型来的,是以,这些早点尽管是应有尽有了,并不都十分可口,若想吃到称心如意,美味可口的饭菜,需得到集镇上去。

    仲信的行程到此结束。他驻足在路旁,眺望着新建成的砖瓦房,一排排的新房,整齐划一,十分醒目,每当此时,仲信心中总会激荡起一股子豪气!

    “表哥,你有没有去下面尝过早餐?”

    惜春望着热闹非凡的空地,心情莫名地愉悦,转目,热情地问道。

    当初,仲信还真是去吃过一次蒸面,味道淡,面很干,少油,无菜,没有滋味,老板还会额外舀一碗清汤,上面除飘着一层黄油珠,别无它物。而且,小贩所用的面粉非是白色,而是黄色,想来十分地粗糙。那次早餐体验真的很差,仲信吃了几口,就觉得再难以下咽了,以后,他就再没有往里面去了。

    是以,仲信见惜春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暗叹,惜春还真是吃货啊!来此看风景,她竟一眼就想到吃了。遂摇摇头,劝道:“他们摆出来食物只能填饱肚子,毫无滋味可言,你可以再等等看,汰弱存强,以后,这里面的食物才算是可口的。”

    惜春点点头,舍弃了食物,转目望着仲信,轻笑一声,如泉水叮咚。

    “你若是想尝尝外面的饭菜,我带你去集镇吃一碗热豆腐吧。”仲信最近早起都喜欢吃一碗热豆腐,豆腐切小块,浇辣汁,就热吃,别有一番滋味。只是今天提起豆腐二字,心中就有了异样的感觉,他明白缘故,不禁嘿嘿一笑。

    惜春见他笑的蹊跷,也来了兴致,说道:“那就听表哥的。”

    两人正要回去了,却是听到身后有鸡叫声,此起彼伏的,惜春心中一动,转目望去,正见一位鸡倌推着一架车的鸡往集镇里赶。遂惜春撇开仲信,迈步就走了过去,那鸡倌倒是吓了一跳,他原本就是心存敬畏的,看到众人后,就踟蹰不前了,现在是急忙放下架车,热情地站在一侧,笑脸相迎。

    仲信一恍惚间看到惜春走开了,便又驻足等她,只片刻功夫,惜春便回来了,看着仲信,笑盈盈地说道:“表哥,我挑了三只最肥美的鸡,晚上你来我院中吃晚宴吧。”

    仲信听罢,笑容一下子僵住了。昨晚刚去了得禄家,今晚又去得福家吗?若是让其他人听到,看到,也来邀请怎么办?他不禁有些讪讪了,心中认定,此例不能开!

    “表妹的院子,我已经去过多次了,即便是闺房,我也坐过了。”仲信沉吟着,道:“可是,我的院子,表妹一次也没有去过,今晚就去我那里吧,把你买的鸡也带上吧,我也没什么准备。”

    惜春没好气地点点头,瞪了他一眼,心说:还要把我的人带上吧,没有人,谁给你做饭呐!你这请客吃饭真是奇特啊!

    仲信也没什么特别不好意思的,想要跟他一起吃饭,就须得按照他的规矩来办。

    两人商定了晚宴,便开始往集镇里走去。

    “表妹,你刚才买鸡,可曾记得架车里有多少只鸡?”

    仲信忽然心血来潮,想到了“吃鸡理论”,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以人民吃鸡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当然了,这并非十分契合白沙镇,镇里面并非只吃鸡肉,还有鸭肉,猪肉,羊肉,鱼肉,鲜有牛肉。但是,鸡肉仍是主要肉质来源,权可用这理论粗略估算一番。

    惜春不解其意,仔细想了想,道:“我估算那鸡倌一架车有四十只鸡,至于具体数目,我没有数,也没有问。”

    仲信点点头,于心中仔细一算,感叹道:“集镇里一日方才吃掉四十只鸡,还多是进了周家人的口中,又有商贾吃掉一些,普通百姓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呐!”

    惜春佩服地看着仲信,他自己吃肉,还想着让百姓吃肉,这就是胸怀天下了吧。

    “表哥想让百姓同吃肉还不简单,只需寻一个缘由,宴请全镇百姓即可。”

    仲信心中苦笑,权作没听到,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走了。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