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凶猛小地主 > 正文 第22章 新年巡查一

正文 第22章 新年巡查一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儿媳妇   都市偷心龙爪手   邻家有女   人生得意须纵欢   染指之后【校园1v1】   豪门秘史   我的美味儿媳   都市皇宫   极品好儿媳   交换的妻子   总裁被压记   傀儡皇帝(后宫猎艳)  

    这还是周仲信首次向人吐露野心,做二百里内的土皇帝!

    周叔智和孔仲永惊呆了!土皇帝?也即是两百里,土地都是周家的,人口都受周家的庇护,这可是比做藩王还要厉害了!这也曾是他们幻想过的事情,却早已经梦醒了。现在听周仲信表露同样的野心,这无疑重新唤醒了内心里沉睡着的雄狮。

    雄狮将醒,既狰且狞,两人顿时热血沸腾,激动万分,兴奋地想要呐喊出声,他们太信任周仲信了,既然周仲信有着宏大的野心,那就一定会实现的,这几乎是给他们灌输了必胜的信念!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是他们所期望的,现在似乎成了必然了。这怎能不让人兴奋的颤抖呢?

    这必然是要使人为之疯狂的!周叔智和孔仲永想想,便觉的呼吸紧凑,心脏狂跳,脸颊殷红,继而头昏目眩,双目失神,腿脚发软,坐立不住,从椅子上滑了下去,跌到了桌子下面。

    周仲信有些瞠目结舌,暗想,这也太夸张了吧,我还只是往小里说,就怕吓到你们!想不到,还是吓到你们了!随即,周仲信莞尔一笑,不禁想起自己曾被七月份砖窑坊销售账目吓到的一幕!与两人何其相像!

    果然,他们还都是小人物出身呐!距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尚远,还需磨炼。

    没一会儿,两人搀扶着重新坐回到椅子上,自动忽略了羞愧之心,反而是兴致勃勃地注视着周仲信,问道:“二哥,你当真有雄霸一方的念头!”

    周仲信肯定地点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当然了,大丈夫生于世,自然是要匡扶大厦于将倾,拯救黎民于水火,我们莫不如是!”

    两人不禁相视一笑,都是看到对方眼中正炽热起来的野心,随即,两人起身向着周仲信躬身行礼,说道:“二哥(二公子),我们两人愿为你效犬马之劳!”

    周仲信微微一笑,扶起二人,说道:“有两位兄弟相助,大事可期矣!”

    自此,周仲信收得志同道合者两人,二人皆有不殊的才能,一人有将兵之才,可谓将军;一人有经济之才,可谓财政大臣。

    万历四十八年,元月初一

    新年伊始,周仲信命人将备好的礼物送去下属家中,恭贺新春!然后,便径直去往后院,给老夫人拜年,如今,周憧憬夫妇已经搬去殷川县城居住了,周仲信给二老置办了一套大宅子,供其安度晚年。

    “祖母,新年安康,孙儿给您拜年了。”周仲信跪地行礼,起身后接过老夫人手里的红包。

    此时,老夫人屋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周仲信看了一圈,有周伯仁夫妇,周叔智,孔树春一家,周家七位重要的账房及家属等。在周仲信看向他们时,这些人都恭敬地向周仲信问安,周仲信只是笑着颔首。

    此时,屋里的这些人都是周家的老人了,也都是沾亲带故的,可谓是真正的自己人了,是值得信任的。所以,老夫人说起话来,也是毫无顾忌。

    “仲信呐,我决定让你孔叔二月初二出门,备足了聘礼,去给你提亲。”老夫人呵呵一笑,念念不忘地说道:“我已经老了,只希望还能看着你们兄弟三人都开枝散叶。”

    众人都是安慰老夫人长命百岁,必能四世同堂,五世同堂。

    老夫人这次给周仲信提亲的叫做孔惜春,是现任家主孔得福的长女,据说,孔得福原本以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了,十分宠溺,请先生教她读书识字,常被人称赞有智慧;后来,孔得福又得了一个儿子,算是儿女双全了,常被人称为有福之人。

    孔家家大业大,人口众多,仅是孔得福这一辈,就是兄弟三人,分别是得福,得禄,得寿,姊妹就不必提了。三人中,只有得福子嗣稀薄,得禄有三子三女,得寿有二子三女,所以,孔家适龄少女不止孔惜春一人。

    不过,孔家有一条家规的,分家。孔老爷子还在世时,感觉老大得福才能平庸,若是分家出去单过,怕是要坐吃山空了,便让他做一个守城家主;而将颇有才干的二子,三子分出去自立门户。如此,三子各得其所,温饱不虞了。

    此也算是良策了,足可见孔老爷子也是颇具慧根的,只是,细思之下,却是不免让人惊惧,孔老爷子此举恰恰与周憧憬背道而驰。周憧憬是将家主之位传给了最具才干之人,我们且不论他是被迫或是自然,这就是事实!

    这不免给人平添了几分担忧啊,非是担忧孔树春此行不能顺遂,而是担心两位新人性格不合,不能同心。

    周家人对此还一概不知,从后院出来,周仲信便带着侍卫出府巡视。按说,过新年,朝廷还会休沐,民间百姓冬日不必耕种,都是悠闲自在,合家团聚。只是,白沙镇并非如此,各行各业照常生产,营业。

    周仲信骑马行走在平整过的康庄大道上,路上只有一些孩子在嬉闹,妇女都藏在屋中,虽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年味却是不浓,听不到炮竹声声响,也不见邻居相互走动,概因,男主人不在家中。

    黄金大道上,工坊又新增了周氏纺纱,周氏织造,周氏油坊,占地都极为广阔,所用机器皆为周憧憬从南京携来,又经周仲信改造;又有周氏木坊,周氏工坊,却是周木匠和阎启福将木工和建工的场地搬迁过来了,专意生产木质工具与家具以及承建木工和建工,手里都握有几十名学徒。

    沙河畔,河面所结的冰层已经有半尺厚了,建桥所需的支架都是直接立在了冰面之上,不虞坍塌。按说,河面结冰达半尺之厚,这在最寒冷的年份,也是极少见的,可是,在这里是可以用手直接触摸的到的。

    故而,这并非天寒所致,实是人力所为。兴建桥梁之初,就要考虑立柱搭架的问题,这立柱需要以河底支撑,这不免要击碎河面冰层,再一根一根安方立柱,费时费力不说,还会存在落水的风险。这个时代,风寒也是可以要人命的!落水就意味着风寒侵体,是以,一般而言,兴建桥梁,鲜有冬日实施的。

    不过,周仲信却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曾看过三国演义中曹操泼水筑墙的典故,于是便让人在夜里最冷的时候,打破冰层,取水浇在冰面之上,河水落在冰面便凝结成冰了,故而,三两日以后,河面便结成了半尺厚的冰层,随后,就命人在河面立柱搭架。

    周仲信此举不禁给人打开了一种思路啊!或许可以兴起冬日建桥的风尚!只是,这确是苦了建桥的工人了。

    周仲信站在河畔,望着即将合拢的桥身,心中不禁生出洋洋得意的情感。

    “张家主,此桥,我们从两岸同时施工,进展迅速,已经完成大半了,依我看,能够赶在冰层融化之前完成。”曹功参也是料不到以青砖建桥,竟是如此神速,准备一月,兴建三月,共计四个月,便建成了比扶苏镇更加宏大的桥梁,长度虽然不变,宽度却是多了半丈,而扶苏镇那木桥却是兴建了六个月的。

    这就不得不说了,周仲信立柱冰面至少省去了半月之功;以青砖砌筑的确是便捷,也可省去一月之功;剩余的半月该是应在了工人身上,要知道,扶苏镇那些工人都是朝廷征召而来的,没有工钱可拿的,而白沙镇招聘的工人则不然,他们肯为工钱拼命呐!

    这才造就了扶苏镇四个月兴起一座新桥的事迹!曹功参感觉志得意满啊,工人们也是赚到了一家人的温饱,安然地度过了这个寒冬。

    周仲信也是心情大好,勉励了曹功参几句,更是提到此桥只是开始,以后,曹功参有修不完的桥。

    曹功参顿时感受到周仲信满满地雄心壮志!他在白沙镇呆久了,也不是只顾修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恰恰相反,他很在意周仲信所兴建的工程以及周家张贴的告百姓书。他隐隐觉得周仲信所谋甚大,这令他感觉到兴奋,有安全感,而非是害怕。因为,他深深地明白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接着,周仲信巡视了新旧砖窑坊,现在,新旧砖窑坊账目分开,不再设分账房,两边各设一名账房,也不在管理生产,专意记录账目,生产则是交给了合适的人物,并提拔为小队长级别。

    周仲信认真地翻看了账目,发现砖窑坊所产仍是供不应求,而且,这所产砖瓦被周家买入了一半,当然了,这只是在数量上计较的结论,实际上,周家多是买入的红砖,这种砖量大价优,十砖才抵得上一块青砖。即便如此,架不住基数大啊,这还是掏空了周家的家底!

    不过,终归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砖窑坊赚足了钱,这巨大的利润迟早还是要上交周府的。

    周仲信对砖窑坊的经营很满意,现在新旧砖窑坊开足了马力,一刻不停地满负荷生产,一月便有近万两银子的入账,净利润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五,周仲信规定一季向周家报一次账目,上交利润,那么三月周家即可得万两银子,不过,还是稍稍赶不上周仲信花钱的速度,以至于周家还外欠三万两银子。

    这也使得周仲信在思索要不要再建砖窑坊!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