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都市皇宫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红尘之殇   飘飘欲仙   欲望华陵   极品儿媳妇   我的年轻岳母  

    从天水逛到新城,返回成都之时,已从夏末到秋末了。诸葛朔这一路虽说是逛,但也是算对北伐所面临的战略要地有所了解了。如今,最为重要的事情便是等待,等待曹丕病重的消息传来,一切才能开始准备。若是真准备接手上三郡,还得想办法避开孟达。毕竟,马上孟达就要成为现在唯一一个知道他能预测人死期的人,以后都不宜再与他相见。

    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尽力恢复元气才能重振旗鼓。诸葛朔倒是想到了能够制造改善军事的玩意——火药。火药的起源本身就很早了,只是正式被发现发明还得等到隋唐时期。

    正好怎么想出这玩意的锅恰好能甩到乘烟观上,况且硫、硝、炭又不至于搞不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有了火药为原料,后续的武器就简单了很多。

    不过与此同时,诸葛朔很好奇传说中的“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又是不是真的存在。看来得找个时间与传闻中这两样东西的发明者们提一提。

    于是乎,冬日里,诸葛朔寻了府中一处空旷地界开始准备。

    正好诸葛朔本身还没有功名傍身,也就没什么公事要做。除去黄月英有些奇怪他最近怎么不前往书房和演武场了,其他人自然看不出什么端倪。

    黄月英看着诸葛朔在小院子里东弄弄西看看,询问过诸葛朔之后更是觉得好奇,“阿朔想把炼丹之法用到战场上?”

    “正是。”诸葛朔承认到,“昔日师父炼丹时,我也是亲眼所见炉中残渣爆开掀翻了炉鼎。此等威力,如能为我所用,岂不是更好?”

    黄月英听后连连点头,“不错,先前倒也听说过道士炼丹被烧伤烫伤。只是这风火无眼,阿朔可要小心才是。”

    不得不说,黄月英的确是非常开明。要是换了别人听说自己孩子要搞这种危险操作,早就给一票否决了。

    配比正确的硫磺、硝石、木炭粉末在密闭的容器里被点燃,威力就不算小了。

    寻到铁质容器有些难度,但是竹筒还是很简单的。寻了几个看上去比较靠谱的竹筒,将竹筒填充了简单制作的火药之后,用石灰封上,补上引线,一切准备就绪。

    诸葛朔试确认周边坏境很安全,也不存在有易燃物品之后,大着胆子点燃了引线。

    跑到了自觉安全的地方之后,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

    诸葛朔一愣,他知道肯定会有效果,但没想到效果居然这么炸天。

    虽然院里的其他人都知道他在弄可能会爆炸的东西,但大家也就认为最大不过就是如同爆竹一般了。但是当这巨响传来之时,全都吓傻了眼。

    走进去看,竹筒早就被炸的四分五裂,就连摆放竹筒的泥地都被轰出了一指的小坑。

    非常有用,诸葛朔得意洋洋的看着自己的杰作。接下来就是得进一步完善引线的制作,这样一来,就能完美控制爆炸时间了。

    “初北兄——”赵广的声音把诸葛朔拉回现实,他扭头一看,院子院门那正站着赵家三人。显然,他们刚刚应该是被这惊天巨响吸引到这,接着被诸葛朔吩咐的小童给拦住了。

    诸葛朔起身前往院前,先给赵云行了个礼,接着又给赵广赵统问好。

    赵广自然是率先提问,“初北兄刚刚在弄什么东西,那巨响惊了我一跳,匆匆来看发生了什么。”

    诸葛朔自然而然的给他们讲述起了火药的制作,诸葛朔注意到,赵云看向他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欣赏。

    “若是等朔制好了引线,自然就能把这些东西应用于战场之上。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都大有益处。”诸葛朔结束了自己的介绍。

    说完之后,又领三人前去院中细看制作材料。

    “说起来,赵将军和阿统阿广怎么来府中来?”诸葛朔这才想起询问三人。

    “如今我兄弟二人在王平将军手下的无当飞军了!”赵广显然非常激动,急忙与诸葛朔分享,“虽只是与他们一同训练,可是涨了不少知识呢!”

    王平的无当飞军人人身体强壮,善于翻山越岭,疾驰如飞,还擅长使用□□和毒箭。如今又有藤甲相助,可谓是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了,难怪赵广这么高兴。

    “对了,如今我和兄长也取字了!”赵广笑了起来,接着和诸葛朔说,“兄长取字伯纪,以后初北兄喊我仲阔就好了——”

    也是,赵统赵广如今也算是在军中略有建树,取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事情如此高兴啊?”说话间,蒋琬竟然也出现在门前。大家相互见礼之后,自然提起了诸葛朔制造的火药。

    “火药?这名字倒是新鲜”蒋琬偏了偏头,笑问到,“初北怎么想到的?”

    果然,诸葛朔就知道肯定会有人奇怪他哪来的想法。

    “公琰兄有所不知,这火药还是我于道观之炼丹炉发现的。”诸葛朔果断把锅甩给了道观,细细给蒋琬讲述了一番。

    “既然是从炼丹炉中所出,难怪初北以药称呼。”蒋琬听完之后也连连点头,好奇地看向制作火药的材料,“初北所言不虚,若将其利用于战场,必能大有裨益。”

    “此物还需多加研究,以免控制不足,伤了自己人。”诸葛朔看向自己制作的“□□”,目前看来,火药大规模应用不太可能,毕竟没有懂行的人盯着,估计这些士兵反而会把自己炸伤。而且大规模利用之后,他国也自然会知晓。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日后突然放出,打对手个措手不及。

    这个道理赵云和蒋琬自然也明白,在勉励诸葛朔继续努力研究后,大家也纷纷和他告别了。

    等到近黄昏,诸葛亮回院中之时,诸葛朔迫不及待地又给展示了一遍。

    诸葛亮见后,眼色中也有一喜,“阿朔能从日常所闻中见微知末,实在令我欣慰。”

    “说起来,前不久子均还提过无当飞军多需武器箭弩。此物必能对他们有大用途,若是还能对他们的箭弩多有改进就好了——”

    诸葛朔眼前一亮,“诸葛连弩”这不就来了吗!

    诸葛亮见诸葛朔对他说的话很感兴趣,继续说到,“阿朔不如试一试?”

    嗯?诸葛朔有些犹疑,毕竟他并不精通于冷兵器制造。而传说中的“诸葛连弩”,后世也只是有个传说。

    “原先我还想着得费些时间研究箭弩,若是阿朔有心思,也算是解决了我心中一大难题啊——”

    诸葛朔重新看向诸葛亮,他的精神好了很多,至少眼下并没有乌青了。看来这任务必须得接了,不然诸葛亮亲自上马不知道又得多少日子不眠不休了。

    见诸葛朔答应,诸葛亮自然也有些欣喜。他原先觉得诸葛朔自幼在山中长大,能知兵法,善骑射已经算不错了。若是能在其他方面再勤加学习,前途自然光明。

    诸葛亮将诸葛朔唤到书房,将夹于册字中的一份图纸交予他,“也不是没有试过,只可惜数次都失败了。阿朔若是有心,自可看看我的构思,也能学到些东西。”

    果然,他就知道诸葛亮对于诸葛连弩应该很早就有了些构想。

    诸葛朔现在有了些信心,再说,他还有诸葛亮和黄月英可以请教。

    于是,几乎整整一个冬天,诸葛朔都宅在院子里研究火药和连弩。虽然诸葛亮公事繁忙,但好在府中还有黄月英,关于连弩的制作上面,她可没少帮忙。很多连弩机关的巧思,都是黄月英来处理的。

    诸葛亮所给的构思图纸中,关于箭弩的构思是单次能发射十只箭矢,火力很强。但难以做出的原因就是,体积重量偏大,难以控制。想要能够制造这种连弩除去连弩本身,还得在箭矢上多下功夫。后世的马钧也曾改进过,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是巨大,箭矢的制作也更加复杂。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改进和完善,总算是在春天来临之际,将传说中的“诸葛连弩”给做了出来。诸葛朔又凭着自己所见所闻加以改进,除去体积重量偏大的用于镇守城池的连弩之外,也制造出了稍微轻便,可以随身携带的连弩。

    诸葛朔将连弩样品交给赵统赵广带去无当飞军中进行实验,果然如他所料,得到了一致好评。再交予诸葛亮进行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再让工匠们加以制作。

    但是连弩本身机关精巧,结构复杂,就算是能工巧匠,制作的速度也是很慢的。再加上连弩的箭矢也要特制,更是延缓了速度。不过好在,此刻还在休养生息,所需的连弩也不是很多。

    距离曹丕的去世,竟然也就剩下了半年光景。而诸葛朔目前的任务,只剩下等孟达来信一事了。诸葛朔写信给诸葛果,拜托她收到孟达来信之后转交回来。这样一来,也免得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和孟达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