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女配沉迷学习(快穿) > 第119章 骄纵肆意,权掌天下

第119章 骄纵肆意,权掌天下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极品儿媳妇   院长的儿媳   何许仁野   长夜余火   变身文娱女神   神级狩魔人   这反派实在是太稳健了   原来你又在偷偷吃醋呀  

    立太女之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但是隆明帝执意,乔微本身势力就不小,端王一系倒台, 虽有人拥立立长之说,但是大皇子恪王本人不愿参与其中,闭门不出,甚至在隆明帝颁布立储的圣旨后, 第一个上本拥立的皇子。

    所以整个朝中反对最为厉害的就属惠王一党了,只不过没有人将惠王看在眼里, 就惠王手中的官员多是虚职, 在朝中没什么话语权, 所以闹腾地再凶, 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最终乔微顺利地成为储君, 祭天祭祖后举行册封礼, 正式成为大盛史上第一位女储君。

    当身着皇太子冕服站在隆明帝下首,看着朝臣叩拜, 乔微知道原主的意愿她算是达成了。储君之尊, 若是还不能骄纵肆意,恐怕天下就没了随心所欲之人了。

    有之前朝堂上多年的经验和隆明帝全心全意地栽培, 乔微很快就接手了大部分的朝政, 朝中大部分的国政都会从她手中走过,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储君。

    有了乔微帮衬, 隆明帝轻松了不少。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受苦不少苦, 后来登基忙着和昌国公府斗法, 身子早就被常年的算计熬干了心血,掏空了身子,如今放下大部分的担子, 倒是有些支撑不住,卧病在床了。

    “父皇究竟如何?”乔微看着身子虚弱的隆明帝,神情焦急地对着太医问道。

    “陛下早年劳累太过,如今爆发出来倒也是好事,趁此机会可以好好调理身体。”太医恭敬道。

    隆明帝看着乔微着急自己身体,心中颇为宽慰,他这一生最自豪也是最欣慰的就是养了一个真心对自己的女儿,都说皇家无亲情,可是他和女儿却是比普通人家的父女更有情分。

    “朕的身体朕清楚,只是看着凶险,其实还好。”隆明帝先是宽慰了女儿,然后对着太医问道:“你觉得朕需要调理多久?可还能恢复如初?”

    “陛下只要用心调理两到三年,必能恢复,并且与寿数上无碍。”太医赶紧道:“只是这调养期间还请陛下修身养性,莫要太过操劳。”

    “朕知道了,你先去开方子。”隆明帝点点头,随后对着旁边的女儿道:“你也看到了,朕的身子不好,以后朝政就交给你了,朕要安心调养身子。”

    乔微没想到隆明帝放权如此之快,之前隆明帝在储君人选中犹豫不决,她还以为是隆明帝不愿意放权,却不想这回隆明帝洒脱太过。

    “父皇……”乔微有些犹豫。

    “朕累了这大半生,也做了不少时间的皇帝,可到头来朕都不敢说自己这个皇帝是明君。”隆明帝无奈一笑,“这么一病,身上没力气,脑子也转不动了,朕就什么都不想管了,只想好好活着。”

    “朕虽然不是什么能青史留名的明君,但朕希望你可以,你是朕最骄傲的孩子。”隆明帝笑了笑,“老了,真的什么都不想管了。再说朕就是出宫修养,你还能不管朕了不成?”

    “再等等,等过两年,你把朝堂坐稳了,朕就退位。”隆明帝说出这话的时候突然觉得心底特别轻松,“到时候朕要出去走一走,说起来朕这一生基本上没有出过京都,老了也该出去转一转。”

    看着这样的隆明帝,乔微不知道说什么好,想当初和昌国公府对峙之时,隆明帝多么的意气风发,如今也英雄迟暮了。若是在后世,隆明帝这个年纪也不算大,可是在这个时代,隆明帝已经是个老人了。

    “好,都听您的。”

    接下来的三年,隆明帝以调养身体为由搬出了皇宫,直接住到了京郊的行宫里休养身体,除了太女和宗亲外,基本上不见外人,就是朝臣除非必要也不会召见。

    在隆明帝的全力支持下,乔微直接掌控了大局,整个大盛都在乔微的掌控中。闹腾最欢的惠王一党就如同跳梁小丑一般上不得台面。

    三年后,隆明帝退位,称太上皇,太女即位改年号为华兴,史称华兴帝,也开始了后世史书上最著名的华兴盛世。

    对于刚刚即位的华兴帝,她想要的改革之路已经扬帆起航,无论是她想要的土地和避税改革,还是韩明一直想要倡导的普法和完善律法等,又或是建学堂、开学院,普及文化教育等等,这些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连她倡导的大航海也没有遭到太多的反对,这些都源于当初的土地兼并得到了缓解,大盛国富力强,她又大权在握,在一定程度上君王的独断也间接镇压了反对的浪潮。

    可是,尽管这位英明的女帝,手腕和谋略样样不缺,将国家治理地有声有色,但也掩盖不了其最大的短板,那就是女帝至今未婚,当然也没有子嗣。

    子嗣传承,是国之根本。原本在乔微还是太女的时候,朝堂上就讨论过此事,后来隆明帝明确表示太女不婚,过继子嗣,朝臣从没有说话。

    如今乔微继位,对于下任储君,朝臣的态度一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她应该生子,一派认为她应当过继。乔微没让这些人争论太久,直接搬出圣旨,要接所有亲王家中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入宫抚养。

    一时间,朝中似乎在立储之事上又开始了站队,让乔微有些厌烦。乔微大权在握,选储君一事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排成一排的萝卜头,乔微最终指了指一身亲王世子服的小少年,笑道:“阿纯过来让朕看看。”

    “给陛下请安。”恪亲王世子对着乔微恭敬地行了一礼,他是当初太上皇五皇子逼宫时恪亲王妃肚子里的孩子,也是恪亲王的嫡子,他父王母妃一直说陛下是他的救命恩人,在乔微没有登基的时候,他就和这位姑母很是亲近。

    “几日不见,又长高了不少。”乔微对下面的孩子似乎视而不见,只对着恪亲王世子问话,“书读到哪里了?”

    下面的恪亲王世子都一一回答了,倒也不怯场,对下面那些嫉妒与探究的眼神也并不在意,一个小孩子能做到如此镇定,已经很不错了。

    乔微对面前恪亲王世子的反应颇为满意,这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管是血缘还是名分,还有一点就是她和这个孩子有一段渊源,也是她最亲近的孩子。

    事实上恪亲王世子的身份对这个孩子来说一直有些尴尬,身为太上皇长子的嫡子,恪亲王世子从出生那一刻起似乎就预示着很多,比如恪王有了嫡子,在子息上比其他皇子更有优势,很多支持长子继承制的朝臣拿他的出生大做文章。后来乔微继位,恪王一家更加低调,若不是新帝多加照拂,处处优待恐怕朝堂很多人都觉得恪王是新帝的眼中钉了。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恪亲王世子比一般孩子更加沉稳,也更加懂事。

    在立储之事上,蹦跶地最欢的还是惠王,到现在乔微都没有处置惠王,不过是念着林妃,也是现在的林太后,照顾好母亲是原主的心愿。

    只不过惠王拎不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惠王现在特别致力于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储君,朝中的支持者也不少,毕竟惠王和她是一母同胞,论起血缘亲疏惠王的孩子和她血缘更亲近。

    这些日子惠王一改之前的态度,天天林太后的寝宫献殷勤,并且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一副孝顺母亲,承欢膝下的样子,企图以林太后来影响她的决断。

    只不过惠王打错了算盘,没有人能够左右乔微,林太后也不行。

    乔微带着恪亲王世子来到林太后宫中的时候,看着围绕在林太后身边的两个小孩子,一个六岁左右,一个八岁左右。

    “陛下来了?”林太后看到乔微很高兴,现在隆明帝在宫外修养,后宫之中她一人独大,除了操心女儿外,再没有不顺心的事。

    “母后。”乔微对着林太后请了安,之后叫起了一旁跪在地上的惠王一家。

    “陛下,这是阿绮,你应该见过。”林太后指了指大一点的孩子说道,随后又将自己身边六岁左右的孩童往前推了推,“这孩子你没见过,是你六皇兄的庶子,说是他府中侧妃所出,虽是庶子但也聪明伶俐,唤作阿绍。”

    “绍者,继也。看来六皇兄对这个孩子期望甚大。六皇兄想要他继承什么?是惠王府还是这大盛?”乔微对一旁的惠王没有留情面,指了指林太后面前模样精致的男孩,嘴角露出了嘲讽,“侧妃所出?这个侧妃叫什么?莫不是姓魏?闺名宝珠?以外室子充当妾生子,蒙混血脉,与臣妻私通生子,你这是在欺君?”

    听到乔微的话,在场的所有人反应不同,跟随惠王一起前来的惠王妃直接颤抖着跪了下来,看向丈夫的眼中满是愤恨,她只知道这个庶子是外室子,却不知道这个男孩居然有魏家血脉还是奸生子,想想当初隆明帝对魏家的处决和痛恨,惠王妃觉得自己快被这个丈夫坑死了。

    “陛下恕罪,妾身什么都不知道,妾身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还请陛下绕过我和阿绮一命!”惠王妃对着乔微请求,以奸生子冒充庶子本身就是大罪,特别是这个奸生子的母亲又是魏家人,惠王更企图让这个庶子继承惠王府或是争夺储君之位,那更是大罪,罪不容诛。

    要是她早知道这个孩子出身这样不堪,惠王妃打死都不会同意惠王带此子入宫。

    “魏宝珠?她不是嫁给了原来的工部郎中韩家的嫡子吗?”林太后现在脑子有些乱,当初出了魏家的事,清河长公主为了给女儿找一门婚事废了不少功夫,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五品官的嫡子,韩家曾经受过清河长公主的恩惠,但韩郎中为人清正,没有参与到昌国公府的事中,所以躲过了清算,这场婚事也算是报答了清河长公主当初的恩情,据说韩家对魏宝珠也还算不错。她有些搞不懂自己儿子怎么和魏宝珠搞在了一起还有了孩子?

    “这段旧事是惠王你自己说还是朕告诉母后?”乔微看着脸色已经十分难堪的惠王问道。

    惠王被揭穿了倒是没有辩解,只是心中愤懑,对着乔微问道:“陛下什么时候知道此事的?”

    “惠王你没有资格质问朕,你是臣,只有君问臣,没有臣问君!”乔微冷声告诫道,她最烦的就是惠王一直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老是觉得隆明帝还在世他还是皇子,事实上她已经登基,惠王只是臣兄。

    “皇城司父皇早已交给了朕,你觉得朕什么时候知道的此事?”乔微抚了抚身上的玉佩,对着惠王反问道:“京中的人和事皆在皇城司的掌控之中,惠王府中的一举一动不只是朕清楚,父皇也清楚,一直隐忍不发,不过是父皇顾及父子之情,朕顾及兄妹之情与母后,所以才一直没有发落,却不想你不仅没有迷途知返,反而越走越远,父皇和朕都对你失望地紧。”

    林太后心中更慌了一些,她知道女儿的品性绝不会拿这样的事冤枉惠王,且惠王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此事是真的,她只能再问道:“你们谁和我说说此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惠王,你不说清楚,本宫第一个饶不了你。”隆明帝只是退位又没有崩逝,所以林太后不能以哀家自称。

    魏宝珠是什么人?那是原来五皇子的未婚妻,险些成了惠王的皇嫂,虽说后来取消了婚约,但惠王和魏宝珠之事听起来还是有些让人无法接受,更重要的是魏宝珠并没有丧夫,其丈夫只是卧病在床,两人的所作所为用一句下作无耻来形容都不为过。

    看着惠王不说话,乔微接着道:“既然惠王难以启齿,那此事就由朕来说。”

    “魏宝珠出嫁后两年,其丈夫在骑马时不幸坠马,自此之后下半身瘫痪,无法起身,卧病在床。”乔微说道:“惠王听到此消息时应当十分高兴,当月魏宝珠前往京郊寺庙祈福时正好遇到了惠王,两人青梅竹马情分还在,再加上惠王兄本就对魏宝珠念念不忘,两人相遇干柴烈火,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魏宝珠之后以照顾丈夫养伤为由,带着其丈夫来到了京郊的一处庄子,可巧惠王在旁边也有一处庄子相邻,之后的几年两人在此相会,甚至瞒着韩家生下一子,就是母后面前的孩子。”乔微说完后看着林太后脸色气得发青,只能劝道:“母后息怒。”她其实也不愿林太后动这么大的怒,只是若不如此,林太后恐怕还会对这个儿子抱有慈母之心。

    “荒唐!”林太后指着惠王怒道:“你这样可对得起韩家?韩家是朝臣,他们有何错要受此大辱?你将奸生子接入府中,可对得起你祖宗礼法?可对得起为你操持府中的王妃?”

    “你还要将这样的人带进宫中,谋算储君之位,让奸生子成为储君,你是想要陛下、想要大盛被天下人耻笑吗?你还有没有点廉耻心?心里还有没有大盛?”林太后只觉得此时太过荒唐,她一直知道这个儿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总觉得秉性不坏,如今看来是她大错特错,她根本就不该对惠王抱有任何希望。

    “儿臣心里怎么就没有大盛了?”惠王心中不服,“儿臣从未想过将阿绍过继给陛下,以陛下的身份只会过继嫡子,所以儿臣只是想举荐阿绮为储君,至于阿绍他的儿臣的孩子,继承儿臣的王府总还是可以的。”如此一来嫡子得了皇位,爱心的外室子成为王府世子,两全其美。

    “你倒是打得好算盘,只是不知道清河长公主答不答应?魏宝珠答不答应?”乔微对着惠王骂道:“只会被人利用的蠢货!你以为韩家子坠马是意外?你以为魏宝珠和你在寺庙相遇是偶然?你以为这一切清河长公主不知道?”

    “早就是别人随意摆弄的棋子还不知道,朕当真是没见过你这般蠢人!”乔微不屑道:“原本清河长公主这些手脚朕和父皇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理会,毕竟有先帝的情分在,只可惜她们不该肖想储君之位,这样的阴诡手段也想要干预储君之位,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清河长公主这些年一直不安分,魏家的事,使得清河长公主的子嗣们在其死后沦落为平民百姓,清河长公主和其子嗣岂能坐以待毙,这些年来一直在筹谋。原本清河长公主选择的是端王,只可惜端王身边被冠宁侯和谭家看得太严,他们一直没有机会,最终才将主意打到最容易被蛊惑的惠王身上。

    若是魏宝珠之子登上皇位,魏家就能够被赦免,说不定还能重新获得爵位和恩封。只可惜惠王没有登上皇位,登上皇位的是她。原本魏家以为没有了机会,结果她又要过继宗室子,这又给了清河长公主和魏家希望。

    “你今日回去后告诉清河长公主和魏宝珠,把不该有的心思都收起来,若是连现在的安生日子都不想要,朕不介意让他们早日去见先帝。”乔微指了指已经被吓哭了的幼童冷声道:“此子永不入玉牒。”

    “至于你自己……”乔微看了一眼惠王,将颜梓叫进来吩咐道:“传旨下去,惠王德行有失,不敬太后,降为郡王,改封号为安思,自今日起在幽禁府中读书。”

    “安思王妃……”

    “妾身一定看好郡王,请陛下放心,安思郡王日后若是有任何异动,陛下唯妾身是问。”从亲王妃将为郡王妃的安思王妃很是识时务,她为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儿子。

    乔微没想将此事闹大,到底是皇家丑闻,她不要面子,隆明帝还要,宗室还要。她也没想过直接杀了惠王以绝后患,林太后在,她不想让对方伤心。

    “若是安思郡王肯静思己过不惹事闹事,阿绮可在十五后请封世子;若是不然……”

    安思王妃赶紧叩首道:“妾身绝不会让陛下失望,还望陛下联系阿绮。”按照规矩,亲王嫡长子可在十岁后请封世子,十五才可请封世子既是对她知情不报的警告也是给她知情识趣的恩典,儿子还能有前途,安思王妃已经万分感激了。

    她第一次后悔为什么要怕失去安思郡王的宠爱没有揭发他以外室子充当世子的举动,真是害惨了她和孩子。

    其实这也不怪安思王妃,世人对外室子的容忍要比奸生子好太多,外室子被接回的例子很多,所以她才没有反对,却不想安思郡王太过作死。

    “你放心只要你们懂事,阿绮还是朕喜爱的皇侄。”乔微没有再为难安思王妃。她相信为了儿子,安思王妃不会让她失望。

    乔微没心情再理会安思郡王一家,让人将不服气的安思郡王带走,之后又宽慰了太后。不过太后虽然心情不好,但颇为透彻,对着乔微道:“这样也好,有人看着也不至于再做出什么荒唐事来。其实你不必顾及我,他做错什么你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他做那些事之前都没有考虑过我这个母亲和你这个妹妹的感受,那你也不必在乎他。”

    “这世上没有让好孩子受委屈的道理。”林太后说道,比起儿子她更在乎真正敬爱她的女儿。

    告别林太后,乔微看着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目睹了一切的少年,问道:“知道了这样的秘闻可有什么想法?”

    “侄儿有一事不明,想要和陛下请教。”恪亲王世子心中似乎有些疑惑,他没有问乔微为什么让他知道如此秘闻,有些事心照不宣最好。

    “说说看。”乔微解决了惠王,心情还不错,颇有兴趣教导孩子。

    “安思王叔能够将奸生子充当庶子,此事安思王妃也清楚,若说安思王妃还能因怕被安思王叔连累自己和堂弟,那给奸生子上玉牒的宗室呢?宗室子弟自出生就要有身份证明,周岁时上玉牒,而此子身份被改如此轻松,轻而易举在宗室成为庶子,这中间是不是……”

    “你觉得是谁的人?”乔微挑眉问道。

    “侄儿斗胆猜测宗室应当有清河长公主的人。”恪亲王世子小心答道,自华兴帝登基,先帝的女儿基本上都被加封为大长公主,唯独清河长公主至今还是长公主。

    “先帝的恩泽还在,宗室中有她的人不奇怪。”乔微声音淡淡的,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大盛的宗室虽没有什么实权,但总是听别人的话欺上瞒下也让朕厌烦,你去敲打敲打他们,告诉他们若是当不好这个宗室,朕不介意让他们去做平民百姓,也省得朝廷给他们开俸禄了。”

    “侄儿领旨。”恪亲王世子敛神领命道。

    “朕很看好你。”乔微道:“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事实证明,恪亲王世子确实没有让乔微失望,文韬武略样样出色,心计手腕虽然因年轻还稍显稚嫩,但是只要加以教导,绝对会成为出色的储君。

    华兴三年,华兴帝过继恪亲王世子为储,即后来的德化帝,德化帝从华兴帝手中接过大盛,继续深化华兴帝的改革和政策,将大盛继续推向顶峰。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