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科幻小说 > 女商(大清药丸) > 第243章 第 243 章

第243章 第 243 章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儿媳妇   都市偷心龙爪手   明月落我怀(1V1甜宠)   穿越风流之情深深雨蒙蒙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王子的变污之路(隰之荷)   福艳之都市后宫   总裁被压记   鬼眼神探宋阳   九流术士(Ⅰ,Ⅱ部)  

    “你爹能做的事, 你也能做。当然还需要学习。”林玉婵坦承道,“以后你主要负责技术,其余行政管理方面的事, 听从赵经理号令就行, 不会的跟别人学。你家庭有变,如果现在静不下心,可以请假, 我等着。”

    毛顺娘捧着那聘书出神。她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茶号里玩,也偶尔看到父亲从别的商铺里挖人, 把那些看来很有本事的老师傅请来茶号,相谈过后, 郑重其事地捧上这么一份聘书, 交换双方的承诺。

    如今, 记忆画面里的“老师傅”不见了, 换成了自己的脸。

    她眼前一花, 忽然看到苏敏官站起身, 正懒懒散散地收拾东西走人。

    “谢谢你来帮忙品茶……林姑娘说你能分出手工茶和机制茶……”

    “想太多。”苏敏官毫不客气地指出, “你可以翻翻我的计分表,我好像只给了你五个‘优秀’。你师兄那里倒有七个。我标准很高的。”

    毛顺娘一怔, 又回头看看林玉婵。

    上海的雨季来得毫无征兆。前一天还是春风拂面的微露清凉,入夜便是暴雨如注, 第二天,空气闷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码头上, 一滴滴裹着咸腥气的雨水随意飘落,打在人们汗湿的额头上。

    容闳举着伞,跳下船舷踏板, 不太适应坚实的大地,一连几个趔趄,还是让身边水手扶住的。

    “……谢谢。”

    “环游世界”的雄心壮志可让他受足了罪。先是跨越中美洲,沿墨西哥海岸到旧金山。然后寻寻觅觅,好容易定到一艘去横滨的船。在太平洋上颠簸无常,每天咸鱼吃到吐。到了横滨再换船去上海,路遇海盗,船差点翻。

    回到上海之后来不及休整,又颠着骡车走陆路,赶到徐州去谒见领军剿捻的曾国藩,受了一番嘉奖,以历途万里、购办机器之事,保奏了五品实官,只待朝廷核准,便可上任。

    然后才有时间等待休整。容闳乘船回到上海,一路所见萧然。才知自己去国年余,大陆沧桑。太平天国已然灰飞烟灭。

    平心而论,林玉婵代入一下江浙分舵的立场,被苏敏官摆了这么一道,不炸毛才怪呢。

    当年本着对金兰鹤的信任,把上海义兴交给他代管。这两年江浙分舵风平浪静,既没跳出来指手画脚,也没给他使绊子,已经尽到了情分。

    如今可好,两年的信任,换来一个砸碎了的招牌,连个渣都不剩。

    换她她也气。

    她固执地以为,林玉婵一定是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偏袒她,给了她高分,才让她战胜了师兄。

    林玉婵失笑:“我真的没有让他偏袒呀!大部分评委不还是你师兄请来的熟人?他们品茶的时候也不知道这茶出自谁手,对不对?毛姑娘,自信点,你就是凭实力赢的。

    过年后,博雅公司正常恢复运转。尽管这一年里公司命运多舛,还斥巨资置办了蒸汽机,但由于棉花价格飙升,兴瑞牌茶叶销路火爆,使得这个小小的外贸公司,在全上海的华人商号中一骑绝尘,不仅盈利,而且年末分红比率达到百分之二十。

    股东们皆大欢喜,都说这林老板真是运气好,做什么什么发财,真是老天赏饭吃。

    旁人当然不知,林老板在做每一个决策之前,如何殚精竭虑计算利弊,在遇到挫折之时,如何擦干伤口立刻爬起来;如何用股份和花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是如何利用她的一点点天分和前瞻性,在五花八门的买卖中,总结出最有前景的门道……

    这些因素,细说起来太复杂,不如拿一句“运气好”来概括。

    年后,苏敏官光荣接任博雅公司的账房一职。干了几天就发现,原先老赵要做一整天的活儿,他三个钟头能完事,还有工夫验算一遍。

    归根究底,博雅有两位高知经理,人还都老实,培训出的下属也都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记账记得精细科学,收条票据一样不少,核账的时候一目了然。相比过去义兴的草账,都是船工大老粗在起伏的甲板上,乱划拉几笔拼出来的,核算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苏敏官成了社会闲散人员。他的第一件事,先把义渡恢复起来,保留义兴的一丢丢市场份额,让双铜钱标志继续顽强地飘扬在苏州河的水面上。

    其实员工们也早就模糊地表明了类似的意愿。譬如赵经理就不止一次跟她说,茶叶业务他已经完全精通,现在又有毛姑娘的团队全职运作,林姑娘可以定期检验,不用亲力亲为的掺和——可不可以加点薪水?

    在和股东以及员工们商议之后,博雅商贸有限公司决定——不加薪。

    而是进行分拆。

    “兴瑞茶行”,主营茶叶加工业务,经理赵怀生,技术总监毛顺娘。下属商号徐汇茶号、安庆茶栈、外带孤儿院绘画部。主打品牌包括兴瑞牌机制茶、博雅手工精制茶、小博雅、还有一些不同品级的衍生品牌。

    “孟记花行”,是收购了常保罗亲家的棉花行,改组而成的棉花出口行,经理常保罗,外带孤儿院工厂轧花部。如今棉花价格年年飙升,采购加工都需要人手。林玉婵管不过来,授意常保罗全权负责。

    常保罗也不含糊,直接请示:“三娘的七姑八姨舅爷外甥,都是种棉花的。咱们带他们一块儿赚钱?”

    林玉婵无语了一会儿。这不是任人唯亲吗?

    转念一想,在大清朝那信誉不值钱的商业环境里,有一层亲情羁绊,有时候反倒有助于信任和凝聚力。宁波人广东人的家族企业一抓一大把,倒都红红火火。

    于是折中一下,表示:“宁波那边怎么经营我不管。上海这里,最多你和你老婆一起。我不希望看到别人。”

    常保罗忙道:“当然不会。身边亲戚太多,我们还不自在呢。”

    这么一来,博雅算是分出两个大的子公司,负责出口加工业务。

    林玉婵召集所有员工,提出:

    “大家跟我干了这么些年,应该也都小有积蓄。这两个子公司,各位可以当家作主,购买股份,让自己的每一分心血都有回报。我只做个拿分红的股东,年底看报表,必要时来帮个忙,但总体来说,权力都归于人民……哦不,归于大伙儿。”

    员工们已经目睹了博雅第一年的爽快分红。没费多少口舌,就纷纷谨慎入股。

    老赵当即投了一千两积蓄,掌握了“兴瑞茶行”的两成股权。红姑念姑两位自梳姐妹没有家庭拖累,这几年基本没花钱,回家一数,居然也攒出四五百两,当即高高兴兴地投了孟记花行,也当股东。

    就连不属于任何公司的家政周姨,也拿出她险些投入地产股票的一百两积蓄,扭扭捏捏地问林玉婵:“我觉得棉花更挣钱。我要投您那个棉花公司。但我不识字,您能不能找个人给我念一下那个——年报?”

    他含笑,瞥一眼她身后不远处。就不跟绑匪打招呼了。他怕自己一开口就忍不住叫巡捕。

    “林小姐,我也祝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日进斗金,凡事都能花钱摆平。”

    苏敏官在后面叫她:“林姑娘,这里马车多,咱们别堵路。”

    林玉婵犹豫再三,快速小声问:“他以后不会再被罚款了?”

    十万两银子只是买铁厂的数目。林玉婵十分确信,从楚老板时代就罄竹难书的各种恶行,光偷税漏税走私人货,按照那严苛的大清律法,真要清算起来,可不止十万。

    赫德沉默片时,忽然朝她一笑,冰面反射着日光,在他眼中映出一瞬间的彩色华光。

    “托你的福,因着促成铁厂过户一事,让我在朝廷眼里印象不错。”他轻快地说,“过年以后,海关总税务署从上海迁到北京。我近日一直在忙活搬家。”

    一阵寒风吹过,林玉婵头脑一冰,惊愕地点点头。

    他一颗七巧玲珑心,在外人看来晶莹剔透,角落里却也蒙着灰,附着许多难以消解的块垒。

    一个字是定海神针。他慌忙住手,把她抱到身上拍拍,小声保证:“下次就好了。”

    “想要姜汁撞奶。”

    苏敏官:“……你有钱。自己买去。”

    一头骆驼负重四百斤,背上多两个人的重量,对它来说根本小意思。

    “嗐,”冯一侃忽然叹口气,“你家苏老弟太麻利,我到上海义兴的时候,他刚登船走……”

    林玉婵心里不知是释然还是失望。写给苏敏官的那两个字,看来是被冯一侃直接送到了义兴,跟他擦身而过……

    林玉婵吃上两个月来的头一顿肉——不是汤里漂的油点荤腥,不是用来提味的内脏下水,而是一整只新宰的鸡!

    还是米其林三星间谍做的!

    但她随即解释道:“首先,国产军工刚刚起步,离造出媲美洋枪的军火还有十万八千里;其次,帮这间工厂打基础,不仅是为了朝廷利益。总有一天,它……它是会为全中国人民服务的。”

    苏敏官看她一眼,轻声说:“这是你的美好想象。”

    “就算没有国产枪炮,官军也会用进口军火去镇压民变。而且……”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是想赚快钱的,多半都会自掘坟墓。”苏敏官用警告的语气说,“这不是你常说的吗?”

    就算争取了一年的期限又怎样,他在博雅的股份最多价值四千两。一年之内要变回十万,无异于赌博,立时会激发出不理智的决策。

    由奢入俭难。当初王全就是受不了“从零开始”的漫长,急于重建昔日德丰行的排场,最终陷入借钱炒房的泥坑,把自己坑得一塌糊涂。

    林玉婵笑了:“谁让你一年赚十万两了?我把人打发走,让他们先别来烦你而已。你先好好休息,别管这些杂事。我送你回去?”

    而且……一个月内,贱卖了义兴的全部,好像收藏家亲手砸碎自己珍贵的藏品,带来的伤害难以愈合。他不太想回到那个熟悉的门面,甚至不愿意想任何跟“船”有关的事。

    一只细细的手勾住他小指。茶馆里人来人往,纵然有门帘,她也不敢太放肆。

    她的手凉。一丝清明,从小指蜿蜒向上,注入他的心。

    林玉婵忽道:“博雅的生意越做越大,老赵如今是兼任账房,似乎有点忙不过来。”

    语气闲闲的,带着点暗示的笑意。

    苏敏官全身微微一震,睁眼看她。

    他春风得意时,不止一次跟这小姑娘开玩笑,倘若博雅做不下去,亏钱破产,欢迎来义兴做账房,他包吃住。

    这个offer给出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林玉婵驾着博雅小破船在商海中探险,屡次驶过惊涛骇浪,几次被颠到散架的边缘,所幸船还没翻,也就一直没去义兴那里报到。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到头来却是她率先抛出绣球。

    苏敏官的一颗心,被她这句话,从纷乱的纠结中拽出来一点点。

    他脸色明朗了些,笑问:“是想让我加入博雅,还是只想让我挣钱还债?”

    林玉婵轻轻吐舌头。

    博雅是股份公司。按照现行的、支离破碎的商业律法,任何合伙人的加盟请求,都得经过大股东的一致认可。譬如郜德文通过投资蒸汽机而入股,是林玉婵磨破嘴皮,说服大部分股东才得以实现的。

    苏敏官在博雅还有三千两银子的原始投资。这些钱足够他升格为合伙人,进入博雅的决策层。

    不过,也需要其他股东表决同意。

    而且……

    林玉婵笑道:“你估计受不了我们这么懒散的风气。”

    有些话她不好意思说。她只想将苏敏官拉出低谷,给他找点事做,换换心态。可不打算把自己的事业拱手相送。博雅的经营方式跟他不是一路。若苏敏官真有话事权,以他的野心,他怕是忍不住插手人事任免,大刀阔斧地改革,直到把这家潜力巨大却蛰伏多年的小本商号,彻底做成摇钱树。

    苏敏官从她的口气里听出了些微警惕的意思,无奈低头笑。

    林玉婵不敢再推销她的“美好想象”。但她知道,等到现在的捻乱过去,直到几十年后的义和团,这期间国内相对和平,不会再有像洪兵起义、太平天国那样的大规模兵戈。

    身边的姑娘其实也和他一样。虽然她表面上对造反不是太积极,也没有什么相关的专业素养,但他能感觉到,她对有些东西的恨意和抵触,比他还深得多。

    苏敏官微微一笑,俯身亲她鼻尖。

    “当然是赚钱最要紧。”他松口,“你愿争取就争取,不过……”

    林玉婵乐了,马上洗耳恭听。

    “有什么指点?”

    “指点谈不上,你竞争不过洋行的。”苏敏官不客气地指出,“我在洋行做过,凡是官府采购,他们都有专门的回扣预算,有时候多达三四成。”

    洋行跟朝廷做生意——通常都是采购枪炮之类——从来都占据信息优势。官府里又有里通外国的买办。一场买卖下来,朝廷花上比市价还高的价格拿货,洋行赚钱,经手官员吃够回扣,是三赢结局。

    这是何等幼稚的损人伎俩,赫德没理她,跟她握了手。他可不想再被人拿枪指一次脑袋。

    赫德招手,叫过一个随从,取来个长长扁扁的盒子。

    “夫人”是一品二品的称号,林玉婵眼下是诰封九品孺人,本来轮不上称“夫人”。但如今礼制混乱,称呼滥用,随便一个小官都是老爷大人也算是很寻常的客气话她连忙站起来道谢,示意周姨再换一壶茶。

    她想,乖乖,每样一百件……

    “洋人的喜好,未必都能入咱们中国贵人的眼。”她藏住情绪,也学着圆滑的语气,慢条斯理回道,“娘娘们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到时还请您不吝赐教,我们好挑选更合适的——对了,这些瓶瓶罐罐,都是当时拣货时留存的零头样品,送到宫里也不合适,您拿着给府里的女眷用着玩玩。”

    “这样东西,你也见过。我既然迁到北京,就不太适合展示在我的办公室了。林小姐,就当是临别赠礼。”

    林玉婵打开盒子,看到一枚贵重的折扇。那上面墨汁淋漓,写着七个字: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是当年筹办同文馆之时,文祥赠给赫德的。扇子上的口号在现在看来已经有些过时。大清朝廷上下已经摒弃了不切实际的“制夷”愿望,改为跟列强通力合作,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

    她话音一滞,解第三颗扣子。

    不过,苏敏官跟她一样,自己主意多,不喜欢被别人安排。

    她想了想,也就顺着他的话说:“可以。不过老赵只是兼任账房,保罗和我也会定期复核。盘账的工作用不了一个整劳力。银元十块最多,否则别人会有意见。”

    他彻底入戏,认真还价。

    “十五块。我可以帮忙扫地做饭。”

    林玉婵捂住嘴,不出声的笑。他一个烧个甜品都能把厨房炸了的金贵小少爷,还想抢周姨的活计,倒给钱她都不能让他干这些啊!

    好容易托人买到的缝了假辫子的帽子,中年秃顶人士专用,式样就没得挑了。关键是照着北方旗人的头型来的,苏敏官往头上一扣,帽檐直接过眉毛。

    出口茶叶、出口棉花、进口西洋科研器具、进口西洋香药护肤品、外加各种随机出现的外贸订单……

    如今还加上给洋务国企供应进口原材料。博雅公司的业务范围越铺越大。

    其实如今在上海做买卖的,除了明显靠手艺发家、或是有特殊人脉渠道的商贾只专研一种生意,大多数人都涉猎甚广,什么赚钱就去掺和一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做到旱涝保收。

    林玉婵用心盘算,其实自己这些买卖本质差不多,大致分两种:进口,以及加工出口。

    参考其他大商户大洋行的做法,她决定把这两项大业务区分开来。

    其实员工们也早就模糊地表明了类似的意愿。譬如赵经理就不止一次跟她说,茶叶业务他已经完全精通,现在又有毛姑娘的团队全职运作,林姑娘可以定期检验,不用亲力亲为的掺和——可不可以加点薪水?

    在和股东以及员工们商议之后,博雅商贸有限公司决定——不加薪。

    她忽然又忍不住懊恼:“我在北京马聚源,给你买了顶专门的圆脑袋帽子。”

    可惜跟其他行李一起烧了。好可惜啊。

    直到她终于平静下来,侧着脑袋,顺从的伏在他胸前,轻轻抽噎着,不说话。

    他才低声道:“总之别担心。你走出刑部之后就是自由人,没案底,名声、产业、人脉、还有那九品诰封,一概都在……”

    林玉婵心头飘飘忽忽的,依然觉得像在梦里。

    她小声补充:“案底还是会有?纵火、城内鸣枪、劫持朝廷命官……除非宝良不报案。”

    “这是谁说的?一磅是多少,十两?十两清水,喝都不够,让我们挨六天?”

    “东家临时规定,我们也没办法。”

    苏敏官白她一眼,拢过她的手,将那两个面人的碎块倒在自己掌心,晃了晃,碎块不分你我地掺在一起。再取张纸包起来。

    林玉婵觉得不必那么隆重。但古人思维,带人面的偶像,即便是玩具,也不能随手乱丢。

    他没回应这句话,一言不发,张开手将她抱起来,抛回床上。被子翻起大波浪。

    到底谁欺负谁!

    但他眼中洋溢着焕发的神采,一边进客房换衣换鞋,一边朝楼下大喊:“茶就不喝了!机器都运到了!上帝保佑,一件不少!曾公让我做临时督办,林姑娘,跟我一起去看厂子呀!”

    他话音未落,林玉婵已经飞奔上楼换衣。

    见徐建寅还张着嘴,他又亲昵地看了林玉婵一眼,补充:“如今在林姑娘手下拿薪水,还债。她是我金主。”

    徐建寅再次:“……”

    这俩人不能以常理度之。要不是相识日久,他怕是得吓得报官了。

    “对了,”徐建寅保护好自己的三观,换了个话题,“林姑娘,你给寄去的那些洋行资料呀,我稍微看了一下……”

    一谈到正事,再香的牛排红酒也失去了诱惑力。林玉婵匆匆撕下一只鸡腿,离席,凑在徐建寅身边,看他翻开笔记本。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