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晋江独家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明星潜规则之皇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墨染繁华,执念心悠   染指之后【校园1v1】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都市皇宫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飘飘欲仙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

    面对困难, 江晓月早有准备。.

    去年,她就叮嘱妈妈储备了一些干货、豆类和咸菜。那是从集市上买来的, 都是耐放不怕霉变的。

    本来,还想多买一点粮食。

    可城里的口粮是定量供应的, 集市上也不多见。她上大学之后, 粮油关系就转到了学校, 夏爹爹的定量在部队上,家里就剩下妈妈和三个弟弟, 节省着也够吃。

    外婆家里也不例外, 能买的东西都买了。

    储藏间和床底下摆满了瓶瓶罐罐, 阁楼上也挂着竹篮子,装的都是吃的。因为在城里, 可买的东西很少, 那些海带、虾皮、紫菜倒是很常见, 也不需要粮票,就买了几大包。还有罐装的黄酒是用粮食做的, 可以填肚子, 就存了好些。

    大外婆家也拿出积蓄,攒了一屋子东西。小外婆和小外公都在食品加工厂做事,也买了一些点心储备着。

    太公和太婆一看这架势,就想到了灾荒年景。

    都活到这个岁数了,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啊?娇娇不凡,他们是晓得的,是不是预测到了什么?

    一问起来, 江晓月却笑而不语。

    这尚未发生的事儿做好准备就行,不要吓着老人家。

    *

    江晓月的努力不但改变了自家,还影响到了周围的人。

    钟建军默默地关注着。

    他看到江晓月所做的努力,也暗自佩服。

    记得去年秋天,江晓月碰到他主动提了一句。

    “哎,跟你妈妈说说,多买点吃的存起来,要顶放的……”

    “唔……”

    钟建军不晓得江晓月为何跟他说这些?可他知道这一定有用。他回到家就跟妈妈说了,妈妈虽然感到莫名其妙,可长期的战斗生活经验告诉她,存点东西准没错。

    在妈妈面前,钟建军并未提到江晓月。

    这是他心底的一个秘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江晓月就走进了他的心里。他小心珍藏着,默默关注着,不敢言语,生怕别人发现了。

    那种关注,无时无刻。

    每天他都想看到晓月,即便不说话,瞧那么一眼就足够了。可晓月上学去了,回来的日子屈指可数,想见一面可不容易。

    好在有夏奕宁这个小喇叭,没有他不晓得的事。夏奕宁跟他说的,他都记在了心里,他不敢评说,两只耳朵却竖着。

    一到星期天,他就盼着晓月回来。

    他在楼前等着,等着跟晓月碰面。可晓月回来了,他却不敢去夏叔叔家玩,怕迎头撞见了。其实他想跟晓月说话,却鼓不起勇气。这种羞涩,这种憧憬,让他变得安静起来,再也不复往昔的顽皮了。

    孙桂花发现了儿子的变化。

    就跟丈夫说:“老钟,看看建军真是长大了,有大人样了!”

    “是啊,小时候那么顽皮好动,忽然就安静起来了……”

    钟劲松看着儿子的变化,喜在心里。

    家里的老大和老二都参军入伍了,老三也得留在部队上,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对钟家来说参军是光荣传统,他是军人,儿子也是好汉,这就是钟家的门风。

    *

    就像对危险有着某种预知,部队上的家属们也做了相应准备。

    这是解放前,在艰苦环境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即便部队上是供给制,不用自家操一点心,也不能放松警惕。

    这些日子,家属们都没闲着。

    养蘑菇的,种菜的,养鸡养鸭的,建设着自己的小家庭。看到院子东边的那块空地,就开垦出来,种上了青菜。

    江采莲家没掺和这些。

    夏春望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对政策研究得也很透彻,即便晓月跟他提过菜地的事,也不想凑这个热闹。

    不过,江晓月的盆栽倒是很成功。

    家里的阳台上,绿油油的一片。棚子顶上,也摆满了盆盆罐罐。别小看了盆栽,看着不起眼,却足够一家人吃的。

    江采莲也注意到了,家里种啥长啥,即便忘了浇水也不受影响。

    “春旺,这盆栽咋长得这么旺啊?”

    “是啊,可能是种子好吧……”

    夏春望也有点奇怪。

    跟菜地比起来,家里的盆栽更旺一些。

    殊不知,盆栽长得这么好,跟江晓月润了种子有关。这是她的小秘密,润过的种子播下去,那苗苗一定长得很好,也很快。

    看看外婆家,也是绿茵茵的一片。

    外婆家人口多,食量也大。

    天井里种满了,就挪到了晾台上。浇菜是一大问题,要提着水桶爬上爬下,可为了吃的,再苦再累也不觉得。

    江瑞丰一下班,,就忙着除草施肥。

    还跟江采文说:“采文,浇水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江采文乐呵呵地答应了。

    他家里三个娃娃,种这么多菜不都是为了小将们?

    *

    一恍,半年过去了。

    市面上的物资供应越发紧张,从粮食到日用品都是凭票供应,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

    困难时期来到了,国家政策也做了调整。

    头脑发热过后,从上到下都冷静下来了。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对城市人口开始精简,从而减轻农业负担。对日用品短缺情况,也想办法解决,还发了通知要求重视小商品生产,扩大供应,丰富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注释1)

    在困难条件下,高校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粮油供应都是优先的。

    可即便如此,也大不如从前。

    江晓月在学校里,清汤寡水的没啥油水,饿得特别快。晚上,躺在床上不想动弹,肚子里咕噜咕噜地直叫。这时候,她就闭着眼睛冥想,还借机跑到空间里,那气场很养人,呆一会儿就不觉得饿了。

    江瑞丰牵挂着晓月,经常送一点菜团子过去。

    这是自家做的,用青菜和杂面搅在一起,上锅一蒸,味道还可以。

    这时候,江瑞丰才明白晓月当初催促的原因。心说,亏得提前做了准备,放在现在想弄也来不及了。

    要说,晓月真是个宝啊!

    这些年帮家里避开了多少危险?

    远的不说,就五七年那会儿,只要屁股坐歪了就没好果子吃。看看学校里,就揪出了一批落后分子,去干校参加劳动学习去了。

    江瑞丰小心呵护着,就像小时候那样。

    夏春望和江采莲也挂念着女儿。

    每逢星期天,晓月回来了,就想着法子弄点吃的,改善一下。

    江晓月悄悄地说:“姆妈,家里存的那点东西要精打细算,不能一下子都吃光了,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听到这个,江采莲心里咯噔一下。

    到底有多困难?她和春望都想象不出,可扎紧腰带是必须的。

    这一节省不当紧,夏春望就省下来一点给孩子们吃,说三个小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多吃点。

    江采莲哪里忍心?

    就劝道:“春望,你吃吧,家里还有呢!”

    “采莲,我不饿……”

    夏春望拍拍肚子,笑着说道。

    他听晓月说过自然灾害要持续三年,粮食大面积减产、绝收所造成的损害巨大,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始。

    他是个成年人,紧紧腰带就挺过去了,说什么也不能亏着孩子。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一九六零年的下半年,城里的粮食越发紧张。

    国家从外地紧急调运了一批粮食,维持着城市运转。街道办的食品加工厂,因为粮油短缺不得不停产了,虽然只是暂时的,也表明了目前的困境。

    这还不算完,到了七月中苏关系发生突变。北方邻国撕毁了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国内工业遭到了严重打击。

    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发展的步伐并未停止。

    公路桥梁、大会堂、体育场、火车站相继建成,还在东北发现了大型油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拉开了石油大会战。紧接着,刘家峡、青龙峡水电站截流成功了,自主建造的远洋级万吨货轮下水了,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了。(注释2)

    这是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值得每一位国民骄傲。

    国内鼓足干劲搞建设,海外敌对势力对新政权的围剿却从未停歇过。

    一九五九年三月中旬,西南高原地带发生了武装叛乱。虽然很快就平定下去了,可不法分子在米帝的庇护下逃到了海外,隐患也残留下来。

    新中国建立后有多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思想工作不抓不行。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人,思想觉悟特别高,特别能吃苦,就在于此。

    江晓月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就像无数青年男女那样,她与国家同甘共苦一起走过。

    *

    最困难的一年过去了。

    到了一九六一年的秋天,秋粮取得了大丰收。

    这大大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同时,国家也进口了大批粮食,解决温饱问题。经过两年的磨砺,教训是深刻的。从那以后,粮食问题被提到了战略高度,由于国家控制着合理调配,再也未出现过饥荒。

    就在这年夏天,豆豆和钟建军参加了高考。

    豆豆考上了申城大学,被物理专业录用了。他才十六岁,被视为天才。可豆豆明白如果没有外公自小教导,没有姐姐在后面督促着,他是拿不到这个成绩的。

    钟建军报考了军校。

    他身体素质好,思想品德好,审核通过后,被解放军军事学院录取了,也就是当年的华东军政大学。他刚满十九岁,身材挺拔,十分英俊,虽然有点瘦,可精神状态很好,在大院里很惹眼。

    临走前,钟建军等在家属楼下。

    看到江晓月出来,就鼓起勇气塞给她一封信。

    江晓月脸一红,接过信就跑回家去了。

    她躲在房间里,拆开信件,心咚咚直跳。

    这是一封告白信,那圆圆脸的称呼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她跟钟建军认识了那么多年,终于捅破了那层纸。

    江晓月满心欢喜。

    无论是在书里,还是在现实中,钟建军都是那个调皮捣蛋的铁头哥哥,对她有点意思。而她呢,经过了无尽的等待,两颗心终于碰到了一起。

    秋高气爽,凉风习习。

    困难时期就要过去了,美好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

    (晋-江-独-家,谢-绝-转-载)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

    ---

    卡文了,更晚了~

    抱歉哈~

    --

    注释1:来自百科知识

    注释2:来自百科知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