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回明朝当皇帝 > 正文 第二节太子 二

正文 第二节太子 二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红尘之殇   飘飘欲仙   欲望华陵   极品儿媳妇   我的年轻岳母   九流术士(Ⅰ,Ⅱ部)   时空神玉  

    第二节太子(二)

    闵映九从千里镜中看得清楚,那是一只五百多人的军伍,步骑参半,队列极不规整,似乎缺少训练;那些军士看似无纪律的随意动作,细细看来,却是干练实用之极,仿佛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训练出来的。显然对手也发现了自己,正自警戒。从服色上看,是大明军队,但闵映九不敢大意,在边境地区,发生过土匪歹人或者抵抗的夷人冒充帝旅袭击帝民的恶劣事迹。闵政浩派出了亲卫前去打探。

    “前来之军隶属何部?”亲卫电奔而去,径直来到“敌军”面前。

    袁崇焕不动声色打量着年轻的亲卫,迅速地看穿了对方的底细。心中闪过一丝疑问:从服色上判断,对面的人是有军中精锐之称的禁卫军了;不过,真实实力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他在马背上,端正姿势,说道:“本部军马隶属西北都护府,前来迎接谦州而来的刺史大人。”

    “我们正是护卫刺史大人的卫队。”亲卫补行了一个军礼,“可有凭证?”

    袁崇焕一挥马鞭,副官拿出了能证明身份的军牌和公文。

    警报解除了。

    闵映九仔细检查了亲卫带回的军牌和公文,确认不是伪造和假冒之后,才放下心来,不知不觉间后背汗水浸湿了衣。他回禀了四轮马车中的中年男子。

    “既然是西北都护府派出的卫队,就让他们分一肩力吧。映九,请领军的校官过来。”

    “是的,殿下。”

    袁崇焕跟着闵映九步行来到四轮马车前来,“西北都护府参事袁崇焕见过刺史大人!”袁崇焕为武职,刺史为检察性质的文职,两人互不统属,因此袁崇焕用了平级之间的礼仪。虽然讲究起来,有一些不恭,但帝国各系统泾渭分明,文官系统很难插手武将系统的升迁赏罚,因此袁崇焕也不担心这刺史报复。

    四轮马车的帘子半卷着,中年男子坐在车中,若有所思,“袁崇焕?你就是那个科举不中,让父皇看中,简提为兵部郎中的袁崇焕?”

    “正是鄙人!”袁崇焕答道,突然醒悟,这人说“让父皇看中”!那眼前之人岂不是皇子!难怪用禁卫军护卫!可不知是哪一位皇子,该如何称呼?他僵在了那里。

    “这是太子殿下!”闵映九终于好心的绍介道。闵映九一见袁崇焕,就知道自己和他是截然不同的人;袁崇焕和他所领的兵身上那坚韧,刚毅,强悍;与自己和禁卫军的风格行成了强烈的反差。禁卫军的风格,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严整。严格按照军事典章训练,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敏锐的闵映九还感觉到了袁崇焕不经意透露出来的那一丝轻蔑,他知道边军将领对禁卫军的评价毁于参半,态度也是一半羡慕一半蔑视,这袁崇焕看来是后一种了。这让闵映九很不舒服,禁卫军的荣誉不容亵渎!于是,再引见袁崇焕前来的时候,除了例行言辞,他没有多说一句话。

    太子殿下!袁崇焕心中一惊,电闪雷鸣的闪过一个念头:如今天子垂拱,政事委之内阁;天子深居九重大内,为丝竹之乐;传闻圣上多有疾病,而储君远在万里之外,若一旦有事,岂不危险!

    “怎么,袁参事,你在怀疑本殿的身份么?”车厢中的中年人看着发呆的袁崇焕,不由轻笑。

    “在下山野之人,少见贵人,未曾目睹得太子殿下真颜。阁下自称太子,若无凭证,袁某不敢擅自称呼。”袁崇焕道,如今帝国禁制虽然放开许多,但君臣名分大义,却是谁也不敢放肆的。

    “大胆!”闵映九呵斥道,“太子殿下面前,安敢无礼!”

    袁崇焕一拱手,“袁某奉命迎接刺史,非是太子。若是太子,请拿出凭证来。”

    “不愧是父皇看中的人。”车厢中人放下帘子,淡然说道,“袁参事,既如此,那还是称呼我为刺史吧。”

    “是的,大人。”这一次袁崇焕恭敬了许多。他得间审视了下车中人的容貌,果然与万历天子容颜有几分仿佛。袁崇焕参加了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科,不幸落地;他人春风得意,走马看尽京城花之时;袁崇焕却自能收拾行囊,准备独自回家苦读,期待他日卷土重来;不料却被当时的内阁学士,兵部参谋侍郎孙承宗看中,邀入私第,宾主尽欢。而后,又承孙承宗,王在晋等人推荐,进入讲武堂修学一年。然后进保举,参加兵部考试,选为郎中。经孙承宗引见,曾见过万历天子一面。到如今,袁崇焕对那一天的印象还十分清晰。九重宫殿,触目奇珍,醉人熏风,绕梁丝竹,环列佳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让袁崇焕好的感官,反而

    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失望:自己心目中那神文圣武,创造赫赫文治武功的天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贪图声色犬马的平庸之君了么?于是,应对之间,颇有讽刺进谏之微言。万历不以为意,但说:“袁某人,果然,果然。”退出之后,孙承宗并不责备,说道:“元素意气太盛。只思量‘一人之智与众人之智孰深便可’。圣上于汝所期望颇高,元素当努力,无为意气之争,无负圣望!”当时,内阁六部多为老成之人掌管,言官系统也渐改往日之风;只元老院众人为地方举荐,多东林党人,立意高远。清浊相激,多有争论,奈天子居中调和。袁崇焕书生,也是倾向东林的,因此对孙承宗之言多不以为然。等到离开京师,任职西北都护府,踏踏实实的做事,方才体会到孙承宗言语之切实。也渐渐“原谅”了万历,他想:齐桓公喜欢声色,可任用管仲称霸天下,不也是英明之主么?

    “袁参事,不知西北都护府近来有无大事?”车中人问道。

    “回刺史大人,都护府政事清明,对外征伐亦颇有功劳。”

    “年岁如何?西北苦寒,百姓有无饥寒?”

    “百姓种植土豆麦等作物,兼之狩猎,可以温饱;军队之供给半靠朝廷供给,半靠掠夺俄罗斯人,已经康。此外,尚有各部落之进贡。”袁崇焕回道,总的来说,都护府不缺财富,食物却有些紧张,移民种植产量很低,掠夺所得也不多,朝廷供给也艰难。

    “军粮千里转运,耗损巨大。”车中人道,“王云龙都护还好吧?有好几年没见了。”

    “都护大人身体康健,勤劳王事。”

    “那就好。”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