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建文野望 > 正文 第三章 藩王入京

正文 第三章 藩王入京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宠妃   买房!囤地!发家!致富!   现代艳帝传奇之男儿巅峰   穿越之天下皆受我独攻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   侠岚之扶桑圣果   我在洪荒登录洪荒   斗破苍穹之魂族崛起   末流召唤师   禁忌时代   帝国甜宠:首席的秘密恋人   玄幻世界带善人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农女伍媚  

    朱桢是第一个进应天府来的,他的封地离应天最近。

    诸皇子就藩之前,在应天府城内各有府邸,也都在皇城周边。但皇子就藩多年,洪武朝的规矩,皇子无诏不可入京。这些旧有的府邸久无人居住,有些藩王还留有几个家丁看管,像楚王已经就藩一十九年,眼见此生要终老楚地,留在应天的家丁也早已裁撤,应天城中一座楚王府已是荒废多年的宅院。

    可朱桢眼前见到的,却是整饬一新的楚王府。眼下国丧,虽说不宜大动土木,但王府中诸多用具,竟一无所缺,都是些新物件。

    显然,能做这件事情的,只有朱允炆了。

    朱允炆的思路也很清晰。藩王不可不除,更不可急除。前世的朱允炆,就是因为剪除藩王势力太过着急,可以说是直接逼反了燕王。因此在有必胜把握之前,不但不能削藩,还要对藩王们百般示好。

    整饬王爷在京的府邸,显然就是示好的一种上佳手段。

    朱桢回到府邸的第二天,朱允炆就亲自来访。

    朱桢面对来访的朱允炆,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见礼。

    照说朱允炆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藩王应当行三跪大礼才是。但是一则先皇刚刚驾崩,朱允炆还未即位,二来朱允炆是自己的侄子,必自己小近二十岁,要自己对这个小娃娃行大礼,实在有些不情愿。

    二人相对而视,愣了一会,场面有些尴尬。

    朱桢终于还是屈服了,毕竟朱允炆迟早是新皇,如果因为这礼数冲撞了新皇,这趟应天府来了还不如不来。

    朱桢刚作势要拜倒,朱允炆已经一把扶住,就势握住朱桢的手,道“六叔远来辛苦,如今国丧,我等儿孙辈不必拘礼了。”

    “六叔在楚地一十九载,为国实在做了不少事,侄儿佩服得紧。”

    “全赖先皇运筹,本王我只不过略尽绵力而已。”朱桢发现,自己很难在这场对话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生怕一个不小心,开罪了新皇。

    “侄儿是听着皇爷爷讲六叔打仗的故事长大的。六叔远征大理,活捉阿鲁秃,数次平蛮族战乱的事迹,侄儿很是佩服。”

    “殿下谬赞了。”

    “眼下我还未登极,此处又没有外人,只咱们叔侄两个,六叔唤我允炆便可。”

    “不敢亵渎天威。”朱允炆虽然谦恭,但朱桢明白,自己可不敢顺杆爬。

    “今后西南诸夷若是生变,还需要仰仗六叔为我分忧。”

    “臣必效犬马之劳。”

    虽然朱允炆句句客气,但是牢牢把握着这场对话的主动权。地位的不对等让朱桢如芒在背,句句谨慎应对。就算是先皇在世时,君前奏对,朱桢也没有这么紧张过。因为先皇毕竟是自己的父亲,至于眼前这个侄子,自己离京就藩时他还是个不记事的四岁孩童,可以说没有一点感情可言,却掌握着自己的生杀大权。楚王朱桢不得不提心吊胆。

    楚王这次来应天,不敢带太多人马,也不需要太多人马。一则需要向新君表忠,如果把军队都带来,跟朱允炆这个梁子就算是结下了。二来如果新君在灵前有所动作,激起巨变,自己的兵马不管是在楚地还是在应天城郊都是一般的无用。楚王总不能带几千大军入皇城。三则大军调动,也不是几日就可以成行的,起码要半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仓促之间,不大可能实现大量军队的远距离机动。

    当然,不是每个藩王都像楚王一样。齐王朱榑就带了他所部的两千骑兵,兵营就驻扎在应天城外,对此,朱允炆虽然心下有些恼怒,也当然明白不能在灵前发作。

    随着各路藩王一个接一个地进京,奉天殿内为先皇守孝的队伍也日渐壮大起来。

    “殿下,燕王到了。”董平安来到朱允炆身边,小声说道。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藩王听到这一消息。

    太子朱标c次子秦王朱樉c三子晋王朱都已驾薨,朱元璋的儿子辈中,如今皇四子朱棣为最长。从军事实力上来说,燕赵地区兵强马壮,几乎完全听命于燕王,因此上燕王早已是名副其实的诸王之首。甚至一度有老皇爷要传位于燕王的谣言甚嚣尘上,也不知是不是空穴来风。诸王此次赴京,都想看看燕王作何反应,如何动作。

    朱允炆闻言,赶紧起身,趋步迎接燕王。诸王也紧随朱允炆之后。

    朱允炆从未见过这位四叔,早在朱允炆出生前,四叔已经离开了京城,去北平就藩了。

    允炆见到燕王,双手抱紧燕王,纳头就哭,哭声震天恸地。边哭边喊:

    “四叔!四叔!皇爷爷不在了!”

    这一举动让燕王有些错愕,眼下这局面,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思索片刻,没法子,只好跟着朱允炆一起哭。

    紧随其后的各路藩王见到这场面,也觉得奇怪。这皇长孙日前来我府邸拜访的时候,侃侃而谈,绵里藏针,分明是一个英气君王,本王险些招架不住,哪里是今日这般哭哭啼啼的模样?但长孙殿下和燕王为父皇哭成一团,自己在一旁不哭,也有些不合时宜,一时间,奉天殿外又哭成一团

    董平安手中捏着三柱高香,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这叔侄两个哭声渐止,这才上前对燕王道“请燕王入殿内上香。”

    朱允炆闻言,抱紧四叔的手也渐松,扶着身边的小太监,踉踉跄跄地走回殿中。

    燕王接过高香,在长明灯上燃着了,跪倒在先皇灵前,这才理清了思绪。

    “父皇千古!儿臣回来晚了。”

    停灵满五七三十五日,先皇的棺椁就正式下葬了。早在十几年前,马皇后过世的时候,孝陵就大具模样,如今已经基本完工。送走了老皇爷,诸藩王也陆续离京。毕竟回京奔丧,如今父皇已经入土为安,自然没有留在京中的道理。

    而留给朱允炆的,是如朝阳一般冉冉升起的大明帝国,和伴随着朝阳的隐隐乌云。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