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十亿网友闯大明 > 正文 007:数字精确化管理

正文 007:数字精确化管理

推荐阅读: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极品好儿媳   欲望华陵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总裁大人,要够了没!   星夜阎君   重生大宋做权臣   三国之龙图天下   我的大小仙女老婆   我的修真空间   葛言梁嶶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无敌兑换   新白娘子传奇  

    一份表格在秦院长和三个老头之间已经来回传了三遍。

    三个老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秦院长替三个老头开口了,“文章向来只评优劣,你却做了张什么表格,将文章精确到分数;起股c中股c后股c束股乃是文章精华,所占比列却只有四成,着实不妥。”

    颜畅点头,看向其他三个老头,“这也是你们想说的?”

    见三个老头也是深以为然,颜畅一笑,反问秦院长,“院长,昨天让您选拔实验班学生,您选好了吗?”

    所谓的选拔实验班学生,自然就是让学生做八股文,然后从中挑选相对优秀者。毕竟,基础好些的学生,培训起来也相对容易。

    秦院长闻言就是一个白眼,“三百名学子,便是三百篇文章,一晚上怎么可能看得过来。我才看了四十多篇。”

    秦院长也知道此次乡试事关书院兴亡,因此格外重视。应是通宵看了学生的文章,眼圈还是黑的,却偏偏翻了白眼,真有点像是人形熊猫。

    “那就是了。”颜畅一手拿起案上的卷子,“此次题目是‘殷有三仁’,这位学生写的是什么?‘道存多途,归于仁,则歧路通圣,或忠或恕,不乖于天人之理焉’,关于题目的三仁是提也未提,下面写的虽然不错,但仅凭上面这二十余字,便可判定此卷不合格。若我是乡试阅卷官员,这份文章我最多看几秒,绝不再多看一眼——尽管学生写这篇文章花了两三个时辰。”

    秦院长老脸一红,“此文虽未切题,却也并非一无是处,几秒就弃之不看,着实不妥。”

    “院长说的在理。我没说他写的不好,只是这篇文章放在乡试的阅卷官那里,绝对不行。”

    颜畅将卷子放回案上,“我们学院的学生什么水平,各位比我都清楚,所以,我强调一点,我们书院这次只想有人中举,不需要出什么解元c亚元,也不要经魁c亚魁,我们要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举人。”

    颜畅这话说的很直接,也不算客气。

    “每次乡试秀才数以万计,阅卷官需要在半个月内筛选出一百三十五名举人,他们没有时间去逐词逐句的通篇阅读。没错,八股文章要按照破题c承题c起讲c入手c起股c中股c后股c束股的顺序去写,但阅卷官看文的顺序不是!他们先看破题的关键句,然后才是起股c中股c后股c束股,如果这四部分也写的很好,有希望成为解元c亚元c经魁c亚魁,他们才会通篇阅读。”

    “所以,破题失败,整篇文章就是失败;因此,在刚才的表格中,破题的分值占到四成。每年上万秀才参加乡试,成功破题者,往往不足三成。只要成功破题,中举的可能性便从百中取一,提升到三十取一。”

    “破题失败者,驳回重写;

    破题成功者,依破题优劣,酌情给分,再看下四股;

    起股c中股c后股c束股,每股十分,按优劣给分,若四股为中庸水准,则打分收卷;

    若四股皆是中上水准,则看通篇,剩下的二成分数酌情再给。”

    “我也知道各位先生的习惯,也知道可圈可点这个词,但此后阅卷,如果破题失败,只需要一个叉,不需要圈圈点点。各股该得多少分,直接打分就是。一篇文章合计多少分,我会专门统计。以后学生的文章,得到的评语不再是优和劣,也不是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而是一个个明确的数字。”

    秦院长摸了摸胡子,“虽觉不妥,却也言之有理。”

    昨天一番折腾,九个教书先生只剩下三个,因此剩下的这三人已不如之前那般凌人。

    似是斟酌,顾彦成慢慢道,“自古文无第一,此举却是”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我同意。但写着乡试结果的桂榜,他一二三四五的排名可是真真切切啊,一百三十五名举人的排名在那。看到榜单的时候,您还能说文无第一吗?”

    道理是一回事,事实是另一回事,放在以前,或许三人还会争论一番,但三人俱是要求走人,却又贪图书院薪资留下的。经过昨天的哪些事,三人已经认清一个现实:想在颜畅面前说那些有的没有,根本行不通。

    颜畅见三人点头,也不禁松了口气。

    后世有个美国人,名叫阿瑟·史密斯,专门写了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其中就提到一点特点——漠视精确。

    诚然,颜畅感觉那本书写的有失偏颇,但不得不承认,其中一些地方写的的确很对,至少在漠视精确这点上写的不算离谱。

    现在要对一个书院的学生进行训练,如果没有精确的数字指标,一般学生根本不能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样的,秦院长和这三个老头也不能直观的看清各个学生到底哪里好c哪里不好。

    精确,很重要。

    只要把所有东西用数字表现出来,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精确。

    也亏得现在崇正书院处在这么微妙的节点,要是颜畅换个时间穿越过来,就算想搞这一套,恐怕也没人同意。

    秦院长看着颜畅侃侃而谈,一手摸着胡须,脸上的笑越来越明显:

    那天耿定向虽然没有明说书院今年再不出举人会怎么样,但秦院长哪里会不明白。

    耿定向对几个老资格的举人先生不甚关心c对颜畅这些看似‘离经叛道’方法却大加赞赏,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希望书院有一些改变。

    这些事情,哪怕耿定向没有明说,可秦院长都看得出来。

    原本还有些担心颜畅只是嘴上说说,如今看到颜畅拿出这些真真切切的方法,秦院长那颗心可算是安稳的放下了,至少暂时放下了。

    见岳丈大人和三个老头都不再有异议,颜畅又拿出一张时间表。

    之前的一份表格已经令其他四人诧异不已,如今见颜畅又拿出一份,自然都凑了上去。

    卯时两刻:起床

    卯时三刻:早读c做题

    卯时七刻—辰时:早饭

    辰时—午时:做题

    这其实就是一份作息时间表,只不过古代的计时方法实在有些不习惯,这份表单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现代有高考加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早上五点半起床,早读c做题;十五分钟吃饭,然后继续做题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半。

    “这”

    看到这份时间表,三个老头还没说话,秦院长先说话了,“一日三餐,每餐只有一刻时间?”

    一刻就是十五分钟,换句话,颜畅给所有学生的吃饭时间只有十五分钟。

    “时间紧迫,不可能像以往一样,一顿饭让他们吃上一个时辰。”

    胡永利也道,“卯时两刻开始读书,一直到子时二刻?这是不是太紧了?”

    卯时两刻是五点半,子时二刻是晚上十一点半。

    古代人可没有现代人的各种深夜娱乐活动,因此古代大多数人都是早睡晚起。

    古代用闻鸡起舞来形容勤奋,可现代社会起得比鸡早的人多了去了;古代还有头悬梁锥刺股来形容熬夜苦读的,可现代社会有红牛咖啡啊。北上广的上班族,哪一个不是天不亮就起?ppt做到半夜的少了?

    放在现代,闻鸡起舞天天迟到;换成古代,北上广上班族都是劳模。

    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一点半,闻鸡起舞c头悬梁锥刺股都形容不了。

    颜畅早料到会有这一问,“请注意,这不仅仅是学生的作息时间表,也是我们的时间表。总不能学生读书的时候,没有先生坐镇吧?”

    三个老头中,属顾彦成年纪最大。顾彦成闻言眼前一黑,险些当场昏了过去。

    顾彦成指了指自己脸上老树皮一样的皱纹,又指了指黎子明c胡永利的头发,“我们三个可受不住啊。”

    “那些学生年轻,肯定熬得住;三位老先生嘛,早中晚轮流坐镇。”

    饶是有轮流坐镇的方法,三个老头还是打了个哆嗦。

    “这两张表贴出去,学生们恐怕要翻天呐。”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