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明 > 正文卷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将在外君命不受?

正文卷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将在外君命不受?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都市皇宫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红尘之殇   飘飘欲仙   欲望华陵   极品儿媳妇   我的年轻岳母  

    孙可望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永历之前确实想逃,那是因为被孙可望圈禁着,可眼下,朱由榔翻身做了主人,那还逃什么?

    正是孙可望根本没有预料到李定国敢于远离安龙府,在八部山设伏。

    所以,当李定国的伏兵,突然从埋伏点同时现身,发起进攻时,孙可望所部表现在的状态,那叫一个乱。

    将在找兵,兵在找将。

    将听不懂孙可望的命令,兵听不到将的命令。

    甚至有人持着钢刀,四处打听“我的刀呢?”

    这种场面,让李定国的伏兵面面相觑,冲到不到一里处,自动就停下了。

    咄咄怪事啊,趁着敌人混乱,不正好一举冲垮吗?

    可问题是,在士兵的心里,对面不是敌人,而是,同袍。

    下不去手啊!

    好人有好报,仁慈只要选对人,回报也是丰厚的。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人心都是肉长的。

    孙可望随即从慌乱中冷静下来,喝令将领立即组织防御。

    可不想,麾下将领们,竟同时抗命。

    孙可望大怒之下,下令杀人立威,但他的亲兵,迅速被将领们控制起来,解除了武装。

    这是要造反了!

    当白文选带着左军主将马唯兴,在阵前大喝“归顺晋王、联明抗清”的口号时,孙可望冲士兵纷纷脱掉号衣,跪地高喊,“欢迎晋王”、“归顺晋王”!

    一时间,数万人的喝声,在十余里方圆内,声势震天。

    数里外,李定国、刘文秀闻讯,策马而来。

    孙可望闻听外面如此声势的大呼,脸色惨白,他知道大势已去,偷偷往外溜。

    白文选眼尖,指着孙可望大喝道:“孙贼要逃……!”

    不想,被赶来的李定国制止。

    刘文秀反对道:“二哥,今日不杀孙可望,他日你我定会死于他之手。”

    李定国喟叹道:“他已经落魄,便放他一条活路吧……兄弟阋墙、反目成仇,已是人间惨事,何必非要置他于死地呢?”

    刘文秀见劝不进去,不想在数万将士面前扮恶人,也只能不说话了。

    这场双方加起来超过十万人的大战,最后竟然一矢未发,不杀一人,确实是世间少有之事。

    李定国由此真正掌控了大西军主力,整编孙可望散于各府的军队,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孙可望,在李定国的私纵下,带着百骑,向东北方向逃窜。

    以至于在山穷水尽之时,进入湖广降清,想向清廷借兵复仇,这是后话。

    ……。

    蒋全义还真不是想给他敬爱的吴王捅瘘子。

    虽然吴钕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过蒋全义、鲁之域等三路将领,说大将军府没有余钱供北伐军打一场超过一个月的战争,让大伙儿省着点,别惹事,见好就收。

    啧啧,听听这话,吴争就算五年带兵,四年高位,三年王爵,可他的骨子里,依旧是“目光短浅”的补破袜子的主。

    哪怕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一旦聚起人来,可不管什么根据地,打出去,以战养战便是了!

    可吴争却不一样,他想着整固根据地,时刻惦记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田。

    真要豁出去打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老实说,吴争还真豁不出去。

    如今的吴争,可不是五年前那哨官了,治下十几府的土地,一千多万的人口,相当于明朝一个承宣由政司了,能说舍就舍了吗?

    这才是吴争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主因。

    其实,什么补给、什么财政、什么军械生产,那都是借口,吴争之所以不北伐,无非就为了七个字——为他人作嫁衣裳。

    吴争不想为他人作嫁衣裳,拼死拼活北伐成功之后,精锐打残了,让别人来摘桃子。

    这“别人”有三,义兴朝、永历朝,还有南面的郑成功。

    军队打残,不是说恢复就恢复的,到时,三路人马哄然北上,吴争是与他们反目而战呢,还是将胜利果实拱手相让呢?

    如果他们是真的可以引领汉族走向辉煌,那让也就让了,按吴争的说法,以他的实力,走到哪不能另开一片天?

    率军渡海西向,说不定就没有日后“A国”啥事了。

    可问题是,不管是眼下的义兴朝、永历朝和郑成功,都无法担起这副重担,至少吴争是认为他们没有资格的。

    这资格,说得是他们从顺天府陷落、崇祯上吊之后的作为。

    而吴争更担心的是,大将军府眼下所取得的军事、财政、正治上的成就,会被彻底一扫而空,重新回到之前的作派,这是吴争无法容忍的。

    所以,吴争一直在拖延,至少已经拖延了一年时间。

    正如吴争在说的,北伐不难,难得是北伐成功之后。

    这场反击战,是吴争意气用事,与他心中的战略部署,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这场战争非常敏感,就算有多尔衮挖墙角、设阴谋、搞破坏的证据,可毕竟人家没有破坏停战协议。

    相反,破坏停战协议的是吴争自己。

    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敌人用阴谋,那就化解它,再用阴谋反击过去便是。

    其实吴争自己不也向江北派遣、安插了大量细作吗?

    所以,吴争悍然开战是没有“道理”的。

    可吴争从来都只讲自己的道理,特别是手掌强大北伐军之后,这世上也只有他的道理了。

    当然,北面、南面三方势力肯不肯听是另外一回事。

    可作为部下,蒋全义确实是听进去了。

    蒋全义不但听进去了,还认为自己是为主公的利益着想。

    既然要打,又不能打大战,还要吃到肉,画出了这样的圈子,让蒋全义认为,以泰州卫的实力,干出去,然后再慢慢收回来,他相信自己做得到,且战且退,这样,战场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他的手里,想怎么退就怎么退,想什么时候退就什么时候退,想退多少就退多少。

    如此,他所理解的,吴争的所说的既要吃到肉,仗还不能打大,这样的战略布局才能实现。

    而且,等再一次停战谈判之时,己方就有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汉明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