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门 >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盂兰盆节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盂兰盆节

推荐阅读: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极品好儿媳   欲望华陵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总裁大人,要够了没!   星夜阎君   重生大宋做权臣   三国之龙图天下   我的大小仙女老婆   我的修真空间   葛言梁嶶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无敌兑换   新白娘子传奇  

    打扫会会长李虎如今也不用扛着扫帚铁锹亲自打扫了,队伍逐渐扩大,手下已经有了五十余人,只需要每日上街指挥指挥,带领手下把活干好就行了。

    打扫会上了正轨,张辅也很少带着他们亲自巡城。王四良还提醒过他,这李虎以前是个混混,要防着他弄鬼,张辅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对于张辅,李虎的感情是复杂的。

    原本他自由自在,过着天不收地不管,潇洒是潇洒但也是朝不保夕的生活,现在被征调到打扫队,算是半正式的官方人员了。

    也就是说,他走起路来可以大摇大摆,收起钱来理直气壮,回到家里扬眉吐气,这街坊邻居看着他也不会避之唯恐不及,相反的,还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夸赞他。

    更重要的是,还有官媒上门给他说亲了,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家中爹娘俱亡,只有一个叔父,一直当他是个拖累,一提起他,就说是“那个不肖的侄儿”,一见他,躲都躲不及,因此,素日少有来往。

    李虎是根独苗,再怎么混帐,也想把他爹那点香火给传承下去。

    随着年岁渐长,他想成个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百年之后,自己不吃香火,爹娘总得有个人祭祀吧?

    以前他托过官媒,这媒婆一听是他要找姑娘成家,表面上敷衍得滴水不漏,拍着胸脯说:“虎哥儿,这事包在老婆子身上!您只管在家等我的信儿!”实则根本没有回音,一催,就这个姑娘不行,那个姑娘不对,这些媒婆都是人精,一个“推”,一个“托”,用得是得心应手,纯熟无比。

    想女人了,他只能去教坊司。但教坊司的姑娘们出身都好得很,见过世面,眼高于顶,表面上虽然奉承他,但实则嫌弃,李虎是个人精,碰了几次不软不硬的钉子,深觉没有趣味,也懒得到这些地方去了。

    李虎虽是个混混,但在这方面还好,不喜欢勉强别人。

    久而久之,李虎这条心也死了。他打定主意,这辈子就这样了,有生之年,多给地下的父母多烧点纸钱,自己眼一闭腿一伸,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只盼着那个时候爹娘都投胎做人去了,不用靠着自己那柱香火过活了才好!

    眼看李虎三十有五,准备光棍一条到底,谁知道,他这个仆倒像个南瓜,向天像根胡瓜的穷光蛋,也会有官媒主动上门给他提亲的时候。

    不过,这世事变幻,又哪里是人猜得透的?不等这李虎去相看官媒所说的女子,他就给自己找了个好人家的女子。

    这天正是七月十三,按老规矩,要做“盂兰盆会”,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叫做“布田”。

    北平城自然概莫能外,北平三司早早出了告示:今晚金吾不禁。

    大明一向宵禁,可是有两天例外,一是上元,二是中元。

    这两天晚上,上至王府,下至平民,都可以晚上出来自在玩耍,看灯放灯。

    中元节是除上元节之外的另一个需要张灯结彩的节日。不过,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北平城里的如意庵,这天晚上要放水灯。所谓水灯,就是一块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水旱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如意庵很有名气,自唐朝以来就传下来了,供奉的观世音菩萨最是灵验不过。

    这几天一到傍晚,北平城里所有店铺劈劈啪啪上好门板,从现在起,街道不是人走的,得让给鬼魂行走。

    通惠河和金水河等水域,水里飘的都是莲花灯,这些密密匝匝的河灯,将河流两岸都照得通透,宛如两条明亮的玉带。

    每条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是在“施歌儿”。

    张辅并不懂得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但是封子平却清楚得很,一大早就跟张辅说了。

    张辅沉吟半晌,便将李虎唤了过来,叫他晚上带齐人马去巡逻,南城区人多,街巷不比其他城区笔直一条通到往,而是拐七曲八,按张辅的话来说是“存在安全隐患”,又要放灯,又要点香,这老城区木头建筑又多,容易走火。

    李虎应了,当下打叠精神,起起全部人手,刚到傍晚便开始自各街各坊开始巡逻。

    “各家各户,心火烛——”

    “锵——”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锵——”

    “点灯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锵——”

    嘉会坊老王头的纸马店今天生意是格外的好,冥器c靴鞋c幞头c帽子c金犀假节c五彩衣服,都摆在外边任人挑拣,黄表纸更是摆出厚厚几沓,不少人前来采买,将老王头店门堵得严严实实的。

    “老王头,你这里这么多纸马,今天晚上可以心了,千万别走了水!”

    老王头从人堆里后边冒出来来喊了一声:“李头,我晓得!老汉我都做了多少鬼节了,从不曾走过水!”

    除了纸马店,别的店铺都上了门板,李虎领着人巡了一圈,没发现什么,便打算去如意庵边那看看。

    如意庵那边已是人头攒动,北平各行会挖空心思琢磨出的绝活,也都在这天拿出来露一手。

    如意庵门口,有卖又卖转明菜花的,有卖花油饼,有卖馂豏c沙豏的,有卖炸麻花c祭米饭的,还有卖鸡冠花c茉莉花供养祖先的。

    门口空旷处还有不少人举着尺高的三足竹竿,上部织成窝状,这就是所谓的盂兰盆,上边挂搭着衣服的冥纸在焚烧。

    但最热闹的不是这里。如意庵门口已经搭起一个高台,演《目莲救母》杂剧。台下人围得是人山人海,呼朋唤友,扶老携幼,都准备来看一看这演目莲的红字李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