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巾帼志之乱世红... > 第二章 收养孤女

第二章 收养孤女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鹿鼎记-俏丫头双儿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仙帝归来   我的年轻岳母   疯狂的手游   绯色升迁图:崛起官场  

    这是晋西北雁门崞县下辖的一个小村落。

    已经半年不见雨水的黄土地上,饿殍遍地,满目疮痍,成千上万的百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嗷嗷待哺。村里的青壮年和妇女们大多被迫外出逃荒,剩下老弱妇孺无法远行,只得留在村中,听天由命了。

    一名饿得奄奄一息的老汉指着天上的太阳,恶毒地咒骂道:“昏君无道,好大喜功,将我等衣食剥夺一空,生不如死!何时此日沦丧,我等宁愿与你同归于尽!”说罢气绝身亡。

    “时日曷丧,余及汝偕亡!”这是夏朝灭亡前夕,百姓们对夏桀的诅咒。在全国总体上还处于太平盛世的时候,雁门的百姓竟能发出这绝望的怒吼,足见他们对朝廷,对他们的皇帝,已经彻底绝望了。

    百姓们正在饱受饥荒的煎熬,他们的父母官在哪儿?他们效忠的皇帝在哪儿?他们安守本分,交粮交租,为朝廷贡献自己的血汗。但当他们有难需要救助的时候,父母官在干什么?皇帝又在干什么呢?

    几十匹快马由远而近,来到灾民中间,翻身下马。为首一个四十出头c身着绯色圆领长袍,慈眉善目的中年官员望着眼前的惨状,泪水涌上了双眼。心里暗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言不缪!我大邢尚在如日中天之时,尚有如此惨绝人寰之事。陛下自负雄才大略,不恤百姓疾苦,长此以往,大邢危矣!”

    他擦了把眼泪,回头吩咐随从,将随身带来的几十袋粮食和饮水分发灾民。绝望中的灾民乍见救星,都感激涕零地向中年官员叩拜道谢。

    “恩公大德,如同再生父母。请受俺们一拜!”

    “俺们来生当牛做马,结草衔环,报答恩公!”

    中年官员连忙回礼,把下跪的灾民们一一扶起来。“诸位乡亲快快请起!我等食君之禄,安民有责。今令你等受此灾害,是吾之罪也!”

    一个老人道:“恩公切莫如此说来。只恨本地官府,仗势欺人,遇上荒年依旧征粮不已,不顾俺们死活。小儿到县中求助,竟被县令王福下令活活打死!恳请恩公为俺们做主!”

    中年官员怒道:“王福狗官,安敢如此残害百姓,真真是枉披了这张人皮!你等放心,本官定将此贼绳之以法,为你等讨回公道!”

    这时,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儒雅男子和十四五岁的精悍少年驰马赶来,取出一道敕旨,交给中年人,道:“黄门侍郎高公至晋阳宫宣敕,以父亲为安抚使,开仓放赈。副监德峻公(晋阳宫副监郭崇字)已备齐粮食c被服等物,俟诏敕一到,便即发来。”原来这个中年人男子正是上疏奏报朝廷开仓赈灾的楼烦郡守,世袭汤国公段思廉。两个青年,大的是其次子段宇璜,字正严,现任太原县丞;小的是三子段宇飞,字鹏举,暂无任职。

    段思廉看过诏敕,如获至宝,对众人道:“天佑诸位,陛下降敕开仓,赈济你等,粮食不久便到。正严可权掌此处,发放赈灾之物,毋得有误。鹏举率人至县中,拘捕王福,追查其罪。雁门太守刘钰难辞其咎,发安抚使令,命其停职待罪。”

    段宇飞道:“按察使彭公c卫公已奉黜陟使令,分头赶赴郡城及县中,查明郡守刘钰c县令王福渎职之罪,将二人革职锁拿。”

    “天助我也!”段思廉喜道,“三公英明果决,为父代受难百姓敬谢他们!”

    段思廉与二子遍访各家,安抚灾民。访到一处破落的小院子里,顿时被屋里的情景惊呆了。

    一个年方三四岁,瘦骨嶙峋的女孩,哭得双眼红肿,身边的父母横倒在地,表情痛苦,都已经饿死。段宇璜掰了半个馍馍给她,小女孩不理,仍然呜呜哭着,怎么也不肯吃。

    段思廉看着心酸不已,缓步上前,在小女孩面前蹲下,慈祥地握住她枯瘦的小手,问道:“小姑娘,莫要害怕。伯伯是来救你的。来,快喝点水。”接过水囊,亲手喂给小女孩喝。

    小女孩见他慈眉善目,语气温和,才不害怕了,喝了几口,又拿起馍馍啃了几下。

    “告诉伯伯,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薛,爹娘叫我雨儿。”

    段思廉在地上写了个“薛”字,“是这个薛吗?”小女孩点点头。

    “这是你的爹娘吗?”

    雨儿又点了点头,哭着道:“爹娘他们都睡着了我叫爹,娘他们都不理我我我好饿好害怕”

    “那你还有别的亲人吗?”雨儿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头。

    段宇璜道:“父亲,她小小年纪,无依无靠。不若将她带回家中抚养,也好与妹妹个伴。”段思廉点点头,对雨儿道:“小姑娘,你爹娘都到天上去了。你愿意跟伯伯回家吗?”

    雨儿慌了,哭着道:“爹和娘不要我了吗?”

    “好孩子,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让伯伯照顾你。伯伯家还有一个姐姐陪你玩。你喜欢吗?”

    小雨儿似乎对于生离死别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只知道父母去了很远的地方,又问:“那爹和娘还会再回来吗?”

    段思廉一愣,点了点头:“会的,以后会见到他们的。”他不愿骗雨儿,况且说了也不懂,只得好言安抚,心里又道,“伯伯没有骗你,你会再见到他们的。不过是数十年后。”

    知道能再见到父母,雨儿释然了。点了点头,答应了段思廉的提议。

    段思廉心中一块石头放下,又道:“好,那你给爹娘磕个头,祝他们一路走好吧。”

    雨儿乖乖地给父母的遗体磕了个头,段思廉躬身抱起雨儿往外走。两个儿子把薛氏夫妇的遗体抬去找了个好地方,安葬立碑不提。

    一名二十来岁的书生匆匆赶来,向段思廉禀道:“崞县仓曹郑泽慷,奉命押粮百石先行,以解燃眉之急。请使君清点。”

    段思廉喜道:“仓曹一路辛苦。本村灾民甚多,可先救之。本官带来随从三十五人,全力协助。”郑泽慷拜谢。

    段思廉与郑泽慷走访了各家灾民,逐一慰问。又不顾天黑,上马赶赴附近的几个村落察看救济情况。得报雁门郡遭灾的一百二十多个村落救济粮均在两天即可内全部到位,善后工作也全面展开,这才稍稍放心。

    段思廉突然有感而发,对郑泽慷道:“陛下一旦降敕,饥民数日内即得救济。所以饿死人者,是朝廷不愿为之,非不能也。”

    郑泽慷道:“使君所言甚是。朝廷所积仓粮,可支三十年。然民生依旧艰难。取之于民,未尝用之于民。百姓饿殍遍地,官吏中饱私囊,挥霍百姓血汗,当真可恶!若不将此蠹国蛀虫一一拔除,何以谢天下百姓?”

    段思廉叹道:“使官吏皆如玄成(郑泽慷字),勤勉奉公,何愁天下不治!”

    郑泽慷道:“下官只恨人微言轻,未能救民于水火。朝廷遣使黜置,正当其时。望使君多进善言,为民请命!”

    段思廉道:“此吾分内之事耳。必当查察到底,将蠹国群贼一网打尽,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