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武侠修真 > 奇侠倩影 > 二十回:扬州

二十回:扬州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少年啊宾全文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鹿鼎记-俏丫头双儿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仙帝归来   我的年轻岳母   官道之权色撩人   蜜吻上瘾:男神,我超甜!   大叔,我们不约   二次元的长途旅行   快穿:女配,冷静点  

    韩箫儿急拉住她的手道:“傻丫头,这哪怪得到你,全是我自己惹得错!总之见到你我就高兴,快快起来说话。 ”

    小茜一纵站起来望了易擎风一眼,一脸惊讶却不敢言语。易擎风看她十五六岁样子,一身装束确是丫鬟打扮,只是功夫着实不弱,举指言行更不失武林旺族之风。

    韩箫儿继续道:“小茜,你来的正巧,快骑马儿将信送给我爹爹,千万闪失不得!”当下她将昨晚写在布条上的信取出来。本说这信件写好置于短剑鞘中到附近的集镇当掉,好让寻她的家人发现。可一路行来并未遇到集镇,再者二人经昨夜的一段奇遇后功力大增,大半日跑来已离扬州很近了,飞云堡就在扬州城西门外的十里泊。

    “还有,”韩箫儿解下配剑,道,“这支剑已被那人内力震断,你拿回去让爹爹瞧瞧,事不宜迟,你快去吧!”

    小茜扯住小姐的衣襟,眼神很是不舍,道:“小姐,小茜担心您,愿留在您身边!”

    韩箫儿笑道:“箫儿能保护自己,再说我身边还有一位易少侠!爹爹才有危险,你快回家报信,告诉爹爹南宫家的人也是来者不善!”

    “好的,小姐。”小茜接过信与短剑转向易擎风施礼道,“小茜在此谢过易少侠,求您一定要保护好我家小姐!”

    易擎风回礼道:“自当,自当,请姑娘放心,到时在下一定还你一个完完好好的小姐!”说过还暗自好笑,暗想:箫儿已答应做我小媳妇,保护箫儿的事,我自当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小茜回身跃上马背,一勒缰绳道:“小姐,您也快些回家,堡主一直挂念着小姐”笃c笃几下,马蹄声飘然远去。

    一提爹爹,韩箫儿不免伤心起来,离家好些日子不知把爹爹急成怎样?算了,暂不想这些。

    “左一道这号人物为何突然来到这里,”韩箫儿转身问易擎风,“他是否与那些人一伙,一齐来谋害我爹爹?”

    “这倒不会,左一道只爱渔猎女色,却不喜受人约束!”易擎风道,“想来定是他心慕扬州美女,所以霸占了本店,在此潜伏为恶!”

    韩箫儿听得脸上一红,道:“我们找这店里的伙计问上一问!”

    “不必了,”易擎风道,“天已近黑,我俩快走吧,今晚要不要赶夜路?”

    韩箫儿一笑,道:“信已送去了,那就不急!走,我陪你进城逛夜市去!”

    “你不累吗?”易擎风搂着她道,“要不要我接着背你!”

    “不要啦,天已黑,衣衫破了别人也看不见,前面进城的人的很多,你扯着我就行!”

    易擎风扯着她,脚下运足功力,不一时两人便来到城门之下。扬州城不愧为天朝航运中枢,即便晚间,马驮c车拉c航船c脚夫仍运作不停,各家门前的灯笼都为半透明状,意为欣欣向荣!

    两人漫步在繁华的街市,足踏古朴的青石板,人流往来不息与昼市无异。市巷内竟是些卖玩意杂耍的,街上来回有人叫卖,有挎篮叫卖花或卖些瓜果,更有推车人卖甜水和糕点的。易擎风欣然买几碗甜水饮下,又让摊贩裹一包糕点,还未裹好他便被韩箫儿急拉走。

    穿过几条老巷,两人已来到瘦西湖畔,湖畔每隔几步都植有垂柳,这柳树年头甚久,株株参天。树下有人置席摆宴,有男子欢笑亦有女子莺语,一路更有青年男女相依耳语,或携手共游者。此处最适合两人心境,易擎风拉着韩箫儿的手尽兴畅谈起扬州典故,说到当年隋炀帝命百万人凿成运河后南下江南路过此地,那可载百人的龙舟一字排开,锦旗彩带直绵延数百里,只后宫嫔妃就带来三四千之多。

    “哈哈哈,”易擎风笑着道,“我就带你一个便忙得几日几夜没有吃好饭睡好觉,试想一个带了四千个老婆出来游玩的皇帝定是忙得坐卧不稳c焦头烂额了,如此推想以致后来误国丧身也并非不合人情!”

    “哼,哼,有什么好笑,”韩箫儿反驳道,“你们男人都以讨的老婆多为荣,真是好不休!幸好那皇帝不久便死了,四千名女子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可后来还有那么多皇帝,他们每人又有很多老婆,她们都被幽闭深宫,白白红颜老死,真是可怜之极!就说现下你陪我一起,逗我开心,倘若将来遇上别的女子却不知还记起我否?”

    晚风拂来,韩箫儿这席话显得异样凄楚。易擎风搂紧她道:“我疼你尚来不及怎会忘记你,你别看前人传下怨妇之词甚多,以为男子多薄情,实则那些怨词多半自出男子之手,想来他们也是困溺情爱,借题抒己之情而已!”

    韩箫儿挣开他双臂,悄声道:“别将人家搂这样紧,我信你便是了,这儿人多哩!”

    夜风片片刮过,行人言语偶尔传来。两人向前一望,正见湖间横着一座秀雅拱桥,桥边还有小贩叫卖鲜花。“瞧,那便是二十四桥啦!”韩箫儿食指向前方一指。

    二十四桥,有杜诗为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今晚虽有明月可惜被阴云遮蔽,唯有万家灯火映澈着迷情的古城。二人立在桥上,韩箫儿依在易擎风肩头,易擎风吃完一包糕点随手将油纸向桥下一丢,搓搓手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二十四桥呀,那笙箫唱歌的玉人哪里去了?”

    “怎么,你也喜欢去那种地方吗?”韩箫儿望着他,秀眉紧锁。

    “不不是,我只是见大诗人杜牧在诗里这么说过!”

    “哼哼,他算什么诗人呀,”韩箫儿愤愤道,“身为朝廷命官却迷醉青楼,颓废人生,还写下不少那种诗教你们学坏!”

    “呵呵,”听她一说,易擎风不禁笑了,“他既是一青楼浪子,那我俩暂不提他了,但说眼前的青瓦朱楼家家紧闭,再无昔日楚馆秦楼夜夜声箫的繁华景象了!”

    “你只要不学他就好,”韩箫儿赧声道,“我记得小时候这里是像你说的那样热闹,可后来就渐渐冷清了!”

    “小妹妹是说这扬州城如何日渐冷清吧?”一名女子银铃般的声音悠悠飘来。

    二人回头一瞧,见身后行来一主二仆:两个丫鬟,一个手捧食盒,一个提着灯笼,那说话的主人女子正举着纸伞拈裙走上桥来,瞧她头饰珠宝,衣裳华丽,举止端庄,显然是位宦家小姐。

    “唉,想来前些年朝廷宦官当道早害得民不聊生,今又内乱外患战事连连,只有码头还日夜忙于运送军粮,城内谁还热闹起来!”这小姐说完,举袖抹去额头的虚汗。

    “姐姐是走了很远的路吧,这么晚还去拜祭先祖?”韩箫儿见这女子虽长自己几岁,但可亲之极,不由的便与她搭话。

    “小妹妹真是善解人意,中秋将至,我正是拜祭先父先母回来!听口音妹妹也是扬州人吧?”那女子问道。

    “是呀,我家就住在城外的十里泊!”

    “那天色这样晚了,何不快些返家?”女子奇道。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