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其他类型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正文 20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

正文 20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鹿鼎记-俏丫头双儿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仙帝归来   我的年轻岳母   疯狂的手游   绯色升迁图:崛起官场  

    没藏讹庞

    没藏讹庞(?~1061年),夏景宗元昊宠妃没藏氏之兄。没藏氏本是景宗大臣野利遇乞之妻。元昊中宋反间计,错杀大臣野利旺荣c野利遇乞兄弟。其妹野利氏为元昊的皇后,因诉于元昊,乃下令寻访野利家属遗口,得遇乞之妻没藏氏,迎入宫中。元昊与没藏氏私通,被野利后发觉,令没藏氏入戒坛寺出家为尼,称没藏大师。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二月,没藏氏生子谅祚,令寄养于兄没藏讹庞家中。讹庞以野利遇乞帐下亲信汉人毛惟昌c高怀正之妻为乳母,抚养谅祚。三月,元昊升任没藏讹庞为国相。其时,元昊已立野利后子宁令哥为太子,没藏讹庞与没藏氏兄妹策划谋害宁令哥,另立谅祚为太子的阴谋。

    同年五月,元昊夺太子宁令哥妻没(移)氏,号为“新皇后”,又废黜野利后。没藏讹庞知宁令哥正为失妻黜母,怨愤交加,日夜焦虑不安。欲行借刀杀人之计,暗中指使宁令哥刺杀元昊。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八年)正月初一夜晚,宁令哥纠集野利族人浪烈等数人,待元昊酒醉,入宫行刺,元昊受重伤,于次日死去。宁令哥畏罪逃避没藏讹庞黄芦居所,讹庞以弑逆罪,立刻执而杀之,并杀其母野利氏。没藏讹庞以阴谋手段谋害元昊,杀死太子宁令哥,又策划立谅祚为帝。元昊临终时本有遗命立其从弟委哥宁令继承帝位。大臣诺移赏都等都主张遵从元昊遗命。没藏讹庞反对,他说:“委哥宁令非子,且无功,安得有国?”诺移赏都反问道:“国今无主,然则何所立?不然,尔欲之乎?尔能保守夏土,则亦众所愿也。”讹庞回答说:“予何敢哉!夏自祖考以来,父死子及,国人乃服。今没藏后有子,乃先王嫡嗣,立以为主,谁敢不服!”众大臣唯唯称是,遂奉谅祚为帝,尊没藏氏为宣穆惠文皇太后。谅祚年幼,太后摄政。没藏讹庞以诺移赏都等三大将久掌兵权,令分掌国事,自任国相,总揽朝政。没藏讹庞因在没藏大族中为长,朝中贵为国相,权倾朝野,出入仪卫侔拟于王者。

    二月,没藏讹庞遣杨守素赴宋朝告哀。其时,辽遣来慰奠使,讹庞以元昊遗物献给辽主。讹庞又令于次年改元称延嗣宁国元年。次年(1049年)正月初一,“日有食”,群臣以“幼主改元,元旦日食,天象可畏,请慎政刑”。讹庞不听。没藏讹庞对内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对外则扩地拓土,谋取私利。

    福圣承道元年(1053年)二月,没藏讹庞想得到宋境内的古渭州地,乃移文向宋朝索取,宋仁宗遣使前往按视,正其封界,不予所索。讹庞索古渭地不得,于四月间纵兵入宋德顺军,围静边砦;五月又攻环庆,都不逞而还。三年三月,没藏讹庞侵耕麟州西北屈野河边境禁耕闲地,耕获所得攫为己有,且岁岁东进,宴然以为己有。宋河东巡吏和宋朝遣使请讹庞归还所占耕地,并更定疆界。讹庞不听,且屯兵河西,以诱击宋军。宋朝为此张榜,禁绝宋夏银星和市。此后,没藏讹庞侵耕屈野河事,不但不收敛,且愈演愈烈。讹庞采取“迫之则格斗,缓之则就耕”的对策,宋朝也难以制止。宋朝大臣张安世与庞籍移牒宥州诘责夏失信。没藏太后得知此事后,遣幸臣李守贵至屈野河巡视,证实没藏讹庞侵耕事实,责令讹庞归还所侵耕地。

    福圣承道四年(1056年)十月,夏国发生了没藏太后的幸臣李守贵劫杀没藏太后与侍臣姘夫宝保吃多已的事件,归还侵耕地之事也没了下文。没藏太后既死,没藏讹庞又诛杀李守贵,族灭全家。十一月,没藏讹庞以其女儿纳为谅祚后,成为国丈,自是臣民畏惧不敢言。没藏太后之死,使没藏讹庞在侵耕屈野河地更失去了约束。奲都元年(1057年)五月,讹庞以兵数万屯驻屈野河,尽量搜括麟州以北耕牛农具,打算尽耕河西禁耕之地。宋朝遣管勾军事郭恩以巡边为名前往按视,讹庞与宋军战于忽里堆,大败宋军。九月,宋河东经略使再遣使欲与讹庞再议疆界事,讹庞桀骜不听。宋朝又下令禁绝河东和市。其时,没藏讹庞以忽里堆之胜,恐宋朝报复,乃日事点集,又遣兵进攻鄜延。二年四月,西蕃捺罗部阿作率部属投奔讹庞,讹庞纳之,授以官职,使居边要以控制西蕃。六月,令阿作为向导,攻掠西蕃,围青唐城,与唃厮啰作战,不胜而还。三年五月,没藏讹庞以兵据屈野河,派出部民侵种耕地,以至“妄指屈野河中央为界,遣兵沿河屯驻,白昼迫逐汉人,夜则过河剽窃”。发现宋朝巡逻者来即逃走。这时,由于宋朝禁绝河东私市,夏国官民怨声四起,迫于民愤,讹庞于四年七月,遣使至河东麟府议界,向宋朝提出:愿退河西田二十里归还宋朝,宋朝仍通和市。宋经略使梁适不从。没藏讹庞仍遣人于鄜延沿边德靖等十堡寨开垦生地,剽掠人畜。夏国自元昊死,三大将各拥强兵,讹庞犹知顾忌。此时独揽朝政,手握兵权,也不把年幼的谅祚放在心上。奲都三年(1059年)八月,讹庞又借故杀害谅祚乳母之夫高怀正和毛惟昌,并诛其全家,谅祚劝阻不听。其时谅祚已十余岁,对没藏讹庞一贯行为已恼怒于心。大臣漫咩,本位居讹庞之上,但讹庞专权,则每事屈己下之,心怀愤怨。讹庞眼见朝中侧目,预感将有变故发生,谋先下手,正在寻找时机。这时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与谅祚私通,讹庞得知后与其子密谋于梁氏寝室中设伏刺杀谅祚。此事又被梁氏探得告知谅祚。谅祚立刻召没藏讹庞入宫议事,命漫咩领兵执杀讹庞及其子,诛杀全家。又废没藏后,打入冷宫。谅祚亲政后,召梁氏入宫,并立为后。

    阿沙敢卜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年,成吉思汗西征回到漠北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南),闻西夏纳其仇人原蒙古乃蛮部赤腊喝翔昆,且违约不遣其子为质,遂谋再次大举攻夏。次年初,成吉思汗以西夏拒绝出兵助战和不纳质子为由,分兵两路,东西并进。东路军由成吉思汗亲自统领,从漠北南下,西路由大将阿答赤统领,从西域(今新疆)假道畏兀儿(回鹘)东进。

    二月,东路军至兀剌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攻占黑水(今内蒙古狼山山脉西北喀喇木伦河滨)等城;乘胜进至贺兰山(今宁夏银川西北),西夏大将阿沙敢卜战败被擒,军民死亡数万。四月,成吉思汗屯兵浑垂山(今甘肃酒泉北),等待与西路军会师。旋西路军进抵沙州(今甘肃敦煌),阿塔赤遣忽都铁穆尔前往招渝,夏守将籍辣思义伪降,设伏突袭,忽都铁穆尔几乎被擒。蒙古军受挫,回师全力攻城,夏军坚壁固守。经月余破城。五月,东进肃州(今甘肃酒泉),肃州守将为蒙古千户昔里钤部之兄,昔里钤部劝降被拒。蒙古军破城尽屠其军民,乘胜进围甘州(今甘肃张掖),夏守将曲池也怯律之子察罕为蒙古御帐前首千户,察罕临城射书招降,曲池也法律欲应,副将阿绰等36人合谋杀曲池也法律一家,率军民并力死守,城破,阿绰等人全部战死。七月,成吉思汗长驱直入,围攻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夏宿卫官粘合重山等力战不敌,守将斡扎篑举城投降。搠罗(今甘肃武威东境)c河罗(今甘肃景泰境)等县俱陷。七月,夏献宗德旺在蒙军日益进逼之下,惊悸而死,其侄南平王李睍继位。八月,成吉思汗自西凉继续向前进兵,穿越沙陀,进至黄河九渡处,占领应里(今宁夏中卫)等县。十月,破夏州(今陕西横山西北)。十一月,蒙古军于贺兰山(今宁夏银川西北)击败夏军,合围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睍遣嵬名令公领10万兵自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赴援,蒙古骑兵在冰上驰渡黄河截击,双方展开激战,夏军顽强抗击,终因伤亡惨重败走,灵州失守。西夏亦集乃路(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额济纳旗全区)投降。蒙古军从盐州川向北推进,包围了西夏首都中兴府。翌年(西夏宝义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春,成吉思汗留兵继续攻中兴府,亲率师南下,渡过黄河,攻陷积石州(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进入金境,相继破临洮府(今甘肃临洮)c洮(今甘肃临潭)c河(今甘肃临夏东北)c西宁(今属青海)等府州。五月,夏军与蒙古阿术鲁战于台剌合察尔(今地不详),败绩。是时,蒙古军尽有西夏除中兴府之外的城邑,国民免于战死者十无一二。

    六月,中兴府被围半年,粮尽援绝,军民病困,又发生地震,西夏末帝李睍被迫遣使乞降。蒙古军入城,大肆杀掠。七月,蒙古军携李睍与其族人回师,进抵萨里川,成吉思汗病逝于清水(今属甘肃)行宫,诸将恐为变,杀李睍。至此立国190余年的西夏灭亡。蒙古解除了西北两方的威胁,遂大举攻金。

    3文化科技思想风云人物

    斡道冲

    斡道冲是西夏著名的学者,对西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党项c汉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斡道冲,字宗圣,祖籍灵州,出生于一个汉族士大夫家庭,生年不详。他的先祖曾积极参与过李德明建立西夏的各种活动。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李德明将临时都城由西平府(今宁夏灵武)迁至兴州(今宁夏银川),斡道冲的先祖也随之由灵州迁至兴州,并数代担任修史官员。斡道冲自小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他颇具文才,精通汉c西夏文字,又懂佛学。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西夏第四代皇帝李乾顺为了培养各级封建官吏,在西夏始建国学,招收贵族子弟三百人,又实行科举取士。斡道冲当时年仅八岁,以《尚书》科目中童子举。年长后,继续刻苦钻研,精通五经,曾将汉文《论语注》译成西夏文,又作《解义》二十卷,称《论语小解》,还用西夏文著《周易卜筮断》一书。他的这些著作广泛流行于西夏国内,对沟通汉c党项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西夏天盛三年(1151年),斡道冲被西夏第五代皇帝李仁孝任命为番汉教授,斡道冲殚精竭虑,亲自主持讲授,为西夏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斡道冲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刚直言,侃侃不挠”,是西夏封建官吏中少见的人才。奸臣任得敬在朝廷任国相时,专横跋扈,唯有斡道冲等少数耿直之士敢于同他抗争。早在任得敬上表请求入朝时,斡道冲就进谏反对,说任得敬入朝,是想干预国政,自古外戚擅权,国无不乱,能保证他没有异心吗?在斡道冲等刚介之士的坚持反对下,仁孝皇帝没有允许任得敬入朝。这使得任得敬视斡道冲为眼中钉,肉中刺。后任得敬进为国相后,斡道冲不畏权势,冒杀头的危险多次弹劾任得敬滥杀无辜,网罗亲党。任得敬恨得咬牙切齿,想杀斡道冲,只是斡道冲名气太大,杀了恐引起众怒,只好让斡道冲闲居在家,不准他参理国政。为此,斡道冲沉沦几乎二十年,处之澹然。西夏乾佑元年(1170年),任得敬篡权阴谋被粉碎,第二年五月,李仁孝以斡道冲为西夏国中书令,朝中官吏引为楷模。在斡道冲的刚介直言影响下,群臣敢于直言,敢于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不久,斡道冲众望所归,又被任命为国相。

    西夏乾佑十四年(11八3年),斡道冲劳累而死。他任西夏国相十余年,生活俭朴,死时家里除大量书籍外,没有其他的私蓄。仁孝皇帝闻讯后,悲痛万分,命人给他画像祭祀在学宫内,并下令各州县都须遵此实行。可见其对斡道冲的推崇与怀念。直到元代,斡道冲还被尊为一流学者,儒学大师。

    野利任荣

    野利任荣是党项族中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化典籍非常精通。是西夏王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的参与者和谋划者,曾受元昊委托亲自主持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字——西夏文。是元昊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元昊封他为谟宁令(天大王)。

    在元昊继位之初,就准备废除父辈传下来的沿袭宋朝的繁琐的典章礼仪制度,而尽量突出党项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但却遭到了一些大臣,尤其是前朝元老的激烈反对。在西夏国内施行何种建国方略上,存在着两种方针c两套方法的斗争。当时的大臣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两派截然不同的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种意见主张完全照搬唐宋的那一套,认为他们的礼仪制度详实完备。西夏落后,理应全盘宋化;另一种意见主张根据党项的实际情况稳步进行改革,反对照搬。面对群臣截然不同的意见,何去何从,元昊神色凝重,一言不发。就在这宫廷熙熙攘攘的辩论声中,野利任荣站了出来。只听他对元昊和众大臣慷慨激昂地讲到: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兴旺,必须有一整套持之以恒的建国方略。刚才诸位大臣认为要想使夏国富强,主张照搬中原宋朝的那套制度,这种说法太没道理了。昔商鞅变法,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变革,秦国才成为一代霸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重视兵备,因而国家才强大起来。我们夏国的实际情况是党项族人与汉族人混居,民性强悍,喜欢打猎,经常与兵马打交道,没有礼乐诗书之气。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顺着民族的习性,根据我们党项族人的风俗习惯进行奖罚。我们党项族人的风俗习惯是人民喜欢征战,崇尚强悍,视战死沙场为荣,老死家中为耻。只有这样,才可以与宋朝抗衡,征服其他少数民族政权,难道只有宋朝的区区礼仪就能打败敌人吗!此时此刻,宫廷内一片寂静,众大臣哑口无言,都被野利任荣纵横捭阖的话语深深折服了。元昊脸上也露出了赞许的微笑。野利任荣这种强调根据本国和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确定立国方针,进而进行改革的务实意见,深得元昊的心意和赞同,这场事关西夏何去何从,兴亡盛衰的立国方略的大辩论就这样以野利任荣的胜利而结束。此后,元昊更加倚重野利任荣,视其为知己与心腹,无话不谈,放心地把建国的方略大计c典章制度,交给野利任荣指定与谋划。

    辽国篇

    唐朝末年,群雄纷争,各种独立的政权形式相继出现,这些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遵循或者借鉴周边成熟政权的发展模式,同时依据自身的现有条件,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科技,都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在这其中,由契丹部落发展而成的辽国,便是其中之一。

    辽朝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权,它开始于公元916年,灭亡于公元1125年。辽朝与五代同时开始,又和北宋几乎同时结束。作为少数民族的统治,虽然与中原地区常年征战,但在政治c经济c文化等各方面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原是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击败了的剌葛c迭剌等人,于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了契丹国(契丹于93八年改国号为辽,9八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改为辽)。契丹建国后,阿保机逐步消灭了周遍的弱小部落,又于公元926年,消灭了渤海国(今辽宁东部到黑龙江南部一带),基本完成了其统一的征程。

    从公元926年到947年,是太宗耶律德光统治的时代,在着一阶段,辽国从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以此为基础,辽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扩张。耶律德光数次对晋进兵,希望征服整个中国,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计划搁浅了下来。

    在太宗之后,经历世宗阮和穆宗璟两代,辽的统治内部出现了激烈的纷争,直到景宗贤在位时,其统治才渐渐稳定下来。

    景宗死后,其子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由于圣宗年龄尚小,所以由其母萧太后摄政,萧太后是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谴耶律休哥为大将,于圣宗统和四年(9八7年)进兵攻宋,大败宋军。此后,辽国连年发兵攻宋,至圣宗二十二年,辽国攻至澶州城下,与宋真宗签定了“檀渊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辽国进贡“岁币”,辽宋两国从此相对安定下来。辽圣宗依靠宋国的进贡,使辽的经济发展起来,此时辽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经过圣宗c兴宗的盛世之后,辽国开始走向衰亡。公元1101年,辽天祚帝即位,此时随着女真族的兴起,辽国的统治逐渐受到威胁。公元1115年,金兵攻占辽国重镇黄龙府,随后又与宋朝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抗金。金兵在几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包括东京辽阳府在内的大部分辽国土地,公元1125年,金国俘虏了逃亡中的天祚帝,辽国自此灭亡。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