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笑抽三国 > 正文 0042 阳明先生

正文 0042 阳明先生

推荐阅读: 试婚100天:帝少,别太坏   我在恶鬼街   驱神   九龙神墓   洗冤集录   归档之金融才子   洪荒:从遇到蚩尤坐骑开始   温家有娘子  

    书房里挑亮灯烛,甄逸和夫人张氏寡言对坐,各自心事重重。

    甄逸本是恋家之人,尤其是近年来身染病疾之后,在这闲趣无穷的府宅里,种下的一草一木都能触景生情,恨不得把一天拆成两天过此事,要是被夫人不幸言中,倾家荡产算轻的,恐怕甄家家破人亡后,还会落下个千古骂名。

    甄家的家业有多大,连甄逸自己都咋舌,从不敢细数,要是全都给张纯强拿去造反

    怀里的甄宓梦呓,撅嘴磨动两下乳牙,藕节一样的白皙小手环抱住甄逸的脖子不肯松开。

    甄逸心里乱糟糟一片,颤声问道:“夫人,可有把握?”

    张氏摇头,扶好头上的发髻流苏,自家夫君性子弱,身子更弱,忙出声劝慰道:“或许,是妾身乱言,都是没准的事,甄郎切勿焦虑,慢病靠养,医匠说,心态平和最紧要。”

    要是有真凭实据,早就密送京师了,甄家这些年苦心经营,暗通款曲的高官重臣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但空口无凭,一切都只是张氏基于一张无名无姓的拜帖所猜测,实难向人启齿。若是弄巧成拙,一个不好,最后反落了个诬告良臣,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跟失眠一般,甄逸越是想大事化小,甚至故意不去想,越是心里毛骨悚然,手脚无措,抱着孩子满屋子打转。

    张氏历来精明心细,否则以一介女流,哪能商海里长袖善舞,把甄家经营得富可敌国。她静下心来,又把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中山的确有异变,种种蛛丝马迹,只是临近年边没顾得上多想。

    生意上,官府对各家管事多有制肘,虽没有明令禁止,但大宗的交易都会过问,尤其是南下方向。

    时常有商贩只因琐事,家产尽皆罚没。

    外来的胡人有增无减,无端私买大量刀箭。

    国相张纯借口平匪患,让甄家捐过多次钱粮,而据自己所知,那些钱粮都没有拿来赈灾,黄贼已定,仍在招兵买马。

    还有,辽西鲜卑丘力居的儿子蹋顿,此刻正在无极城,而张纯的亲随前后与之会面过不下十次。

    这里可是翼州,不像北面幽州,直接曝露在异族的兵锋之下,那,唯一的解释是枯木烂芯,由内而溃。

    张纯至今不动甄家,要么是时机不成熟,树大招风,不好打草惊蛇,要么留到最后,反正甄家只要不迁出中山,那就是待宰羔羊,平时有需要,还能时不时放一碗血止渴。

    山雨欲来风满楼,张氏越想越觉得可能,越是觉得事事都不正常,越是觉得心惊。

    夫妻二人再顾不上拜帖之事,百般商议应对之法,虽说此事貌似捕风捉影,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万一呢?

    且张氏能识人,那张纯自己月前才见过,后山骨突,按理说确有反相!

    等到第二日,两人才想起追查那送帖之人,可惜,等甄府的人赶到,五福酒舍早已人去楼空!伙计说,有一书生长得尖嘴猴腮

    张c苏二人换了身新衣,剪了指甲c洁了面,见对面刘诚闭目不语,猜想多半是在甄家碰了壁,也不愿触霉头,尤其人家还姓刘,但凡姓刘,都有暴利倾向!况且这暖和舒适的马车,两人再见多识广又哪里见过,光这热炕头,就够自己玩一年。

    刘诚的全时四驱自动挡马车一路冒烟,沿着官道,颠簸着驶向安熹。

    至于甄家到底如何,会不会看懂帖子,刘诚已经顾不上了,家里来了位牛人,还是动不动就拿戒尺打人那种。

    阳明先生王守仁,从不玩虚的!

    刚才抽奖时,标准的四个选项,李密c车胤c王守仁c薛涛,刘诚是本着三短一长选一长的基本原则选的,果然屡试不爽,还真抽中了阳明先生王守仁,可选完就后悔了,看那3d画像,薛涛居然是个女的!

    按系统的介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阳明先生乃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c文学家c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c道家c佛家。

    牛!

    别看四维不高,武力:76,统帅:81,政治:85,智力:89,但王守仁的价值很可能并不完全体现在简单的数值上。历史上,他可是干过大事的人,悟过道,平过乱,讲过学,真正可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可惜这位先生生不逢时,遇到刘瑾为首的八虎当政,遇到的主子也是幽默又调皮的明武宗朱厚照。

    一例以证,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封地南昌起兵谋反。王阳明迅即上书朝廷,请求发兵,可此时,王阳明是过境官员,光杆司令,手中无一兵一卒。

    于是,他剑出偏锋,和宁王斗智斗勇以拖延时间。先是制造假公文说朝廷预先得知消息,已出师平叛,故意让宁王截获,以扰乱其军心;接着采用反间计,写信给宁王的两谋士李士实c刘养正,为其开脱,让宁王生疑。宁王果然裹足不前,半个月后,才出鄱阳湖,直扑安庆,但谋反事天下尽知,时机已失。

    接下来,王阳明也不与宁王正面交锋,而是围魏救赵,直捣其老巢南昌,宁王大惊,放下安庆,欲救南昌。

    在浩瀚的鄱阳湖上,王阳明和宁王终于相遇了。王阳明玩了一手新赤壁之战,大败并活捉了宁王,整个平叛战争总共不过十天。

    消息传出,朝廷应该高兴才是,但武宗朱厚照奇葩,硬要御驾亲征,亲手拿下宁王才行。最终,王阳明无奈妥协,重新上奏章,把功劳全归皇上。

    于是,历史上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被俘的宁王被重新放出,武宗皇帝跃马扬刀,再一次俘虏了宁王

    平叛宁王后,八虎干预之下,王阳明并没有得到重赏,只得了一顶“新建伯”的空帽子。

    可即便如此,阳明先生还是生生熬死了刘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不知道,这一世他和刘瑾一对故人见面,会是怎样的场景。

    王守仁的阳明学,又称心学,提倡“致良知”,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法概括得精辟入里。

    他更强调所谓“知行合一”,这就不得了了,通俗来说,就是提倡理论联系实践!

    能有王阳明这样的老师本来是好事,可系统给他安排身份顺便说了一句,“王守仁此刻正在安熹家中等着考校宿主学问!”

    自己是有学问,光小视频就有几个硬盘,但还是专业不对口啊!

    一路惴惴不安回到安熹,风雪里,姜儿丫头早就守在屋外,靠拢来说:“少爷!你可回来了,那位先生好吓人,坐在堂屋里一言不发,都没人靠近三丈以内”

    一幅方圆五里寸草不生的景象浮上心头

    呵!难道王守仁还成索命阎王?

    有备无患,刘诚一咬牙,褪去上衣,在路边折了几根荆条捆在身上,学足了负荆请罪。

    没办法,姜儿说阳明先生的戒尺比木棍都粗他那些学问,自己哪懂?还不如先认错来得好。这事刘诚有经验,小时候调皮,板子才蹭到点儿皮就开始鬼叫,最后雷声大雨点小,总能化险为夷

    上首王守仁一袭粗布麻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刘诚硬着头皮,双膝下跪,“先生在上,学生刘诚请罪来迟,望先生责罚!”说完也不抬头,全身皮肤冻得通红,一个劲儿哆嗦,鼻涕牵成长线一直垂到地板上

    阳明先生一生立德立言,从来是言必行c行必果,说了要考校学问那就是真要考校,赏罚分明。

    可他也没想到,这竖子,不学无术不说,还脱光了衣服玩这套苦肉计,冷笑两声道,“孺子可教,老夫常言,四事相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其余你倒是学得不多,这改过一规,还算苦心钻研c颇有建树!”

    刘诚很想说,听不懂!难道是表扬自己知错能改,正高兴,再不穿上衣服真会感冒的,却听王守仁又说:“居然荆藤都备好了,说明你虽未做学问,但心中有愧,也准备好了受罚,那!老夫也就不客气了!”

    事情不对

    刘诚眼睁睁看着王守仁手上的藤条高高举起,赶紧给旁人使眼色,心道:古代,老师居然可以体罚学生

    别人哪敢相劝,都缩着脖子,这老师责罚学生,历来天经地义!

    孙二娘端了壶茶水放在桌上,煽风点火说:“先生受累,还请喝茶!这竖子就是当罚!整日游手好闲,把刘家祖训忘得一干二净,您选这根藤条,上面刺多!”

    王守仁点头,暗道这妇人还算明白事理!

    画风不对!

    刘诚还没回过神来,又听二娘说:“自从先生年初云游悟道,这竖子却在半年前得了场失心疯,半月前才大病初愈,可倒好,把先生教的经史子集忘得一干二净,连刘家的祖传家训都说想不起来,我看,就是欠打,兴许如此会想起些来”

    孙二娘说得凄凄惨惨,忍不住拿了条绸巾抹起眼泪来,缝隙里却冲自己挤眼,刘诚面色凝重,心里已经给二娘点了一万个赞。

    真可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谁能想到,关键时刻,还是卖包子的手艺人孙二娘,肯为自己两肋插刀

    “果真如此?长恭!你来说!”

    高长恭出了名的不会说谎,不然脸红得能滴出水来!

    “回先生话,自从老家主”高长恭挑重点把刘府发生过的大事说了一遍,言辞倒也不偏不倚。

    “胡闹!”

    王守仁听完,吹了吹胡须,也不知道骂谁,转过脸来对刘诚说到:“还不快起来穿好衣服!读书人袒胸露乳,有辱斯文!”

    言罢,他端着茶壶径直朝里屋走去。

    这就完了?

    众人七手八脚把刘诚扶起来,又慌慌张张给他穿好衣服,却听里屋王阳明的声音传来,“往后每日卯时起床,不得用膳,先读两个时辰书再说!”

    “啊?”

    卯时!天不见亮,早得鸡都没穿好衣服,刘诚嘶声喊道,“先生!学生突觉头晕目眩,想必是失心疯又要发作了呀”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