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科幻小说 > 异域——美丽新世界 > 正文 第二十八章 科场寻仇

正文 第二十八章 科场寻仇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极品好儿媳   交换的妻子   美人录   欲望华陵   极品儿媳妇   万界奴隶主   刘铁柱赵艳芳   美女总裁的神级兵王   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   隐婚总裁霸道宠:薄少,求放过   现代艳帝传奇之男儿巅峰   娱乐之我被两个系统上了身  

    一

    考生入考棚的前一天晚上,金陵官府在夫子庙举行盛大的祭祀鬼魂仪式。

    与通常理解不同的是,官府举行这种仪式不是为了驱鬼,而是让鬼魂来干预考试结果,让德不配位的考生不能中举。这个举措听起来有点诡异,但却是符合官场政治文化逻辑的。因为根据民间传说,士子一旦为官,鬼怪就不能侵犯,而乡试是士子们进入官僚体系的重要机会,鬼魂们一定会干预干过坏事或者品德不良的士子考取举人,进入官场。

    从朝廷这个维度来考虑,朝廷为国取士,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栋梁,而且品德尤为重要。让鬼魂干预考试结果,这实际上就是为士子进入官场设置了一次道德考核。

    金陵的祭奠鬼魂的大典通常都在贡院即夫子庙举行,时间是考前头一天晚上,一省应举的士子和金陵城的百姓们云集秦淮河边,夫子庙前,朝廷派来的主考官亲自主持大典。军卒们高擎杏黄大旗给鬼魂引路,把他们送入考场。一边走还一边喊着: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李佩凤和佩儿也来看热闹,他们在人群中看到了周秀才,神色慌张c躲躲闪闪,似乎满腹心事。一见李佩凤,周秀才拉着他道:“这里阴气森森,与士子无益,走走走,找个地方喝两杯去。”

    李佩凤调笑道:“为人不做亏心事,鬼魅上门心不惊。周兄堂堂士子,心中光明,何惧鬼神?”

    “你不去我走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堂堂官府为朝廷取士,偏偏搞这些鬼名堂,什么意思嘛?”说着,嘟嘟呐呐一个人溜了。

    佩儿看着他的背影,呸了一口,道:“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种人也想考举人,鬼神都不会答应。”

    科考入考棚这天,李佩凤用灵珠将自己易容为老秀才,冒用他的名义进了考场,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跟周秀才是紧挨着。

    乡试共计考三场。第一场是四书题,题目取自《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大意是,孔子对学生颜渊说,国君用我就出去做官,国君不用我就退隐林泉,能做到这点的大概就只有我和你了。

    这种题目,可谓中规中矩,不偏不倚,李佩凤背过三千篇时文,且都烂熟于胸。他略一思考,提笔写道: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破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承题)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c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起讲)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

    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提比)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出题)

    李佩凤正文不加点,写得文思泉涌,忽听隔壁周秀才的考棚中,传来一个女人瘆人的吵闹声。

    接着,看到周秀才跳出考棚,披头散发,像女鬼一样又哭又笑,载歌载舞。

    军卒过来干预,周秀才还不过瘾,又拿起毛笔来在号板上题诗道:

    芳魂漂泊已多年,

    如今相逢矮屋前。

    误尔功名亏我节,

    当初错认是良缘。

    题完诗,扔下笔墨,大笑三声,踉跄而去。

    根据大清的规矩,科举考试,主考官只管考生是否作弊,至于考棚里干什么,则不予过问。所以,周秀才如果不退场,主考官并不能赶他离场。但他自己走了,等于放弃了考试。

    这闹剧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肯定是周秀才干了丧心败德的勾当,背叛了一个姑娘导致人家死亡,现在苦主变成冤鬼,到科场寻仇来了。

    二

    周秀才闹出这场闹剧,科考资格被取缔,张榜那天,有好事者还把他写在号板上的那首诗转抄出来,贴在皇榜旁边,惹得一众秀才和金陵百姓都来看热闹。周秀才没中举人不说,还闹得不堪丑事天下皆知,沸沸扬扬,自觉无颜回家见父老妻儿,一整天徘徊在秦淮河边,几欲投水,却下不了决心。

    李佩凤见了,心生怜悯,让佩儿把他叫来客栈,预备了酒菜,为他解忧。两人边喝边谈。

    “李兄,我如今这幅嘴脸,鬼神不容,人人厌弃,实乃自绝于天地,你又何必怜悯于我?”

    “不然。周兄,人孰能无过,过儿能改,善莫大焉。你应该是亏了阴德,招来冤鬼索债。苦主冤气凝结,不肯化解。以我之见,应当了却这段孽债,以图重生。”

    “如何了却?”

    “告诉我事情本末,我来超度于她,让她往生去吧。”

    于是周秀才说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五年前,周秀才刚刚功名到手,春风得意,在一大户人家做西宾,教三个蒙童读书。一日,在后花园散步,偶遇一个美艳女子带着丫鬟摘花。周秀才一时看呆了,竟然顾不得唐突。这姑娘见周秀才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未免眉眼流波,拈花而笑。边笑边对丫鬟说:你看这人,眼神灼灼倒像是贼人。

    周秀才见色起意,无心教习。得知姑娘名叫黄四儿,乃东家黄乡绅的独生女儿,色心并未稍减,反而寻找机会搭讪,挑逗。红叶传书,月下私会,才子有意,少女多情,干柴烈火,生米成粥。不久姑娘珠胎暗结,肚子日渐隆起,周秀才却一逃了之。

    黄乡绅将丫鬟打了个半死,拷问出情事本末,碍于脸面,托人登秀才门提亲,实指望将女儿嫁过去,一床锦被盖住所有丑事。不想这周秀才却不肯奉子成婚,只肯给黄姑娘一个小妾的名分。

    这黄四儿也是个烈女,得知周秀才全不顾昔日海誓山盟,丧尽天良,始乱终弃,乃投缳自尽。一条白绫,两条人命,化作冤鬼,找周秀才报仇去也。

    这个惨烈的故事,让李佩凤心悸,胆寒。他知道自己本是个假道士,滥竽充数之徒,如何化解这么大的冤情?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