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都市言情 > 性爱美滋滋 > 正文 第35节

正文 第35节

推荐阅读: 都市偷心龙爪手   交换的妻子   娘子的小心机   我的年轻岳母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夜夜欢   极品小农民   诡异修仙世界   报告总裁,夫人有喜了   绿茶反派只想吃软饭[穿书]   总裁前夫,绝情毒爱   伴妻如伴虎女厄之二   地府供货商   快穿系统:这个宿主要翻天   大神无礼,小兔快跑   我的秘书男友  

    本书引用了一些有关的国内外著述,并得到了新闻界一些朋友们的协助,在此谨致谢忱。需要提及的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经进行过一些采访,我们十分感谢被采访者的坦诚和信任,他们的帮助使我们不仅在本书的内容上,而且在许多角度和提法上都颇有收益。另有一些”采访”,实际上是在被采访者并不知道我们写作意图情况下的交谈。对于他们提供的素材,我们出于种种原因做了少量或轻微的调整c虚构。在此,也恳望上述朋友予以体谅和理解。

    对于本书的不当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第十二章之美会枯萎或衰竭吗性,不仅仅是本能1

    就之美与吴阶平先生谈话录

    这篇谈话录,最初发表于1993年9月18日首都经济信息报的”华夏周末”第一版上,是在之美正式出版不久的事。当时配发了编者按:”性”在中国是相当刺眼的一个字,在一些人的眼里,它几乎就是”淫秽”的代名词。然而,无论那些”真道学”和”假道学”们怎样去看,性问题都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可由于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礼教影响,直到今天,中国也没有能真正有效地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性普及教育,从而造成了对性问题知之不多或一知半解的”性愚昧”现象,演出了许许多多本不该发生的人间悲剧。今天,本报发表经吴阶平先生亲自审阅c修改并同意发表的性,不仅仅是本能一文,其目的就是想呼吁人们正视性教育问题,并切实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教育。果能如果,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幸

    当近30万字的书稿之美终于脱手时,心情并不轻松,这是因为华夏出版社将此书送交给了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先生亲自审订。忐忑之余,只好用”真金不怕火炼,良驹何惧伯乐”的念头来自慰。我万万没有想到,接到责任编辑夏宁女士的通知:经总编转达吴老的意思,要与作者直接面谈。

    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更让人感动的是,吴老刚刚从南方考察回来,竟直接用电话找到我,约定了谈话的时间。

    刚刚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c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的吴阶平先生,在百忙之中阅读了拙著,先后三次与我认真交谈,并亲自为书作序。这些究竟是为什么

    ”性生活不光是人的本能,已被人类社会历史所修饰,因而是一个文化领域”

    平易近人的吴老,在谈话未开始之前,已用亲切c信任的目光将我的紧张拘束一扫而光。”说说看,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谈话是以这样一个简单而颇有分量的提问开始的。

    我回答说,早在两年前,我为社会学研究采访了”青春热线”电话,”热线”电话中关于性问题的大量困惑使我深有感触。这使我想到,我的同龄人步入中年是经历了风雨的,可性生活中的坎坷曲折却使他们的事业和家庭更加跌宕蹉跎。这些促使我在主编了青春热线丛书c女性博览的基础上认真探讨性的问题。

    我的回答吴老是感兴趣的,而他接下来的一番谈话,则使我深感其长期以来的深刻洞见和远虑。

    吴老说,谁说中国缺乏性教育”食色,性也”,自古就讲性是本能和,只能回避c压抑这种”性教育”是封建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但可悲的是,进入现代社会后,性观念上的封锁和压抑,仍然是”性教育”的主要特色。只要一谈性,就看作是低层次,是庸俗龌龊的代名词。性文化成了一个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探索和发展的领域,这就只能使封建色彩长期滞留,而与精神文明的其它方面极不协调。然而,这又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任何人类文化都是”学而知之”,都靠教育c继承c探索c发展,为什么性文化就只能”生而知之”呢”生而知之”是不可能的,只能知之甚少知半解,这就难免愚昧和低俗。

    吴老不乏幽默,他时常用轻松的口气,谈笑风生地推进自己的哲理:

    在各种正式教育的大雅之堂,性问题是难以登堂入室的。可是骂起人来,或者茶余饭后私下交谈,竟是脏字丰富得很,词典里都查不到的词汇c语言十分普及,比在青少年中推广普通话快得多。

    在认识上把性仅仅看作人的本能,是十分有害的。其实人的一切出于本能需要的行为,都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停留在原义上不动。比如吃饭,当然是最基本的需求,可后天的人类行为要讲吃得丰富c吃得营养c吃得科学c吃得色美味鲜,而与此相对应,围绕着吃饭问题的社会经济文化以至于政治法律不是全面发展了吗可见本能已被人类社会历史所修饰。性生活当然不例外。文明c开化c进步,决不是仅从本能的意义上理解性,靠压抑封闭来规范人们,使之不讲科学c不讲文化c不讲艺术。要知道,人类在任何一个层面上的滞留,都会影响其平衡的进步与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也是性的萌动时期,有人称之为”青春期”。这个时期关于性的好奇c迷惑是难以避免的,可这个时期对于青少年思想c性格的形成十分关键。关于性,如果我们仅仅采取封闭c回避的做法,那么从教育上来说,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基本层面;从思想工作来说,就没有针对性,没有做到点子上,也就没有说服力。关键在于充分的c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如果不是长期的思考和洞察,如果不是对社会和民族的深刻责任感,是不会有这样的胸怀的。果然,吴老向我透露的”历史资料”,更加证实了我的这种感觉:

    在60年代初的一次北京高校毕业生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公开谈到青春期教育c性教育的重要。他还谈到自己青年时期在南开中学时,曾听一个外国人讲这方面的内容,这对他很有帮助。这种现身说法是多么语重心长啊”文革”期间,1973年4月13日总理让我去北京市教育局,了解性教育开展情况。当时仅有一本其中包括性知识的生理卫生课本,本来已发给学生了,又重新收回,把里面有关性器官的插图撕掉。为什么起因是一件发生在中学生中的事:一名男生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指着插图,冲着一位女生嘿嘿地笑,女生很生气地跑掉了。于是就出现了撕掉插图的作法。当我把这一情况向总理汇报时,他说:”这点小事不算什么,要相信大多数,不要因噎废食嘛”

    改革开放中回顾历史,往往让人多有启悟。吴老的忆述使我不由得想起另一位学者的话:封建的往往和极左的联系在一起。看来,数千年的泱泱大国,性文化的变革决不简单。将来某一天,在现代文明中获益良多的公民们,该怎样评价周恩来的苦诣用心c吴阶平的沉思深虑呢

    ”一本关于性问题的好书,贵在科学c严肃c实用,要经得起读者检验方能不胫而走。”

    看来,之美一书是承蒙吴老厚爱了。他说,改革开放,这方面的书有了一些,最近就更多了。但还都未达到这本书的水平,有些单纯追求”票房价值”,简直粗制滥造。

    接着,吴老坦率拿出了对本书的评价:这本书立意较高,不是回避敏感复杂的性问题,而是面对它,超越它。角度新c层次也比较高。能够把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融进字里行间,语言文字也是很优美的。

    第十二章之美会枯萎或衰竭吗性,不仅仅是本能2

    饱尝著述之苦,而得知遇之恩,又复何求我激动得差点站起来。吴老笑了笑,陡转话锋:

    不过,如果光是对该书的肯定性评价,我就不会请出版社同志找你直接来谈了,目的是希望通过探讨把书搞的更好。关于性的书很敏感,一方面有人猎奇,寻求刺激;另一方面有人一看到”性”字就反感,甚至挑毛病,是很苛刻的,这就要求有关性的著述一定要注重社会效益,注重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有人不注意这一点,单纯地去迎合寻求刺激的心理,这是不对的,把书毁了,也影响了健康性教育的开展。

    首先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写性教育的书是为了让读者对性生理c性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在性方面的感受。不要希望性教育的书去具体解决性功能不正常等问题,实际上有关介绍卫生和疾病防治知识的书刊也同样不能代替医生的具体诊治和帮助。

    再就是严肃性。进了少管所或监狱的青少年罪犯,说看了某本书而失足,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严肃的书是有害的。严肃不等于呆板c僵化;生动c趣味c丰富c耐读和严肃不矛盾。但一定要负责任,要考虑到青少年接受能力。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却完全可以心领神会。中具体情节的描述,不必要淋漓尽致,甚至渲染一番,故意靠刺激猎奇让书畅销是不负责任的。要相信真正的好书会不胫而走,时间长一点,让读者认识c检验一番,经得起检验才有生命力。

    三是实用性的问题。也就是对人们有切实的排除迷惑c指导启迪的作用。比如关于,众说绘纭,让人无所适从,不知该接受点什么,就失去了实用性。关于,国内外有三种说法:一是称作”自渎”行为,这是带贬义的;二是成为”自慰”行为,这是带褒义的;三是称作””行为,是中性的。有人主张应提倡,有益无害,但我认为,简单地提倡不可取。据调查行为比较普遍,不应看成是病理现象,偶然有之不要紧,但不能形成习惯。即使已形成习惯,戒了就好了。不讲清不能形成习惯,就会有害;而如果不讲清戒了就好了,又会使一些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可见不能简单化。那么形成习惯的标准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是兴奋引起,还是用去引起兴奋,后者就是习惯性,是有害的。红楼梦中贾瑞拿到”风月鉴”后,发展到照鉴引起兴奋,不能自拔而深受其害。

    令我十分敬佩的是,吴老还就计划生育问题c性病问题提示修改意见。我体会到,这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国策,一是重大社会问题,以往的宣传和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人们的性行为无疑是一个广泛而实际的层面,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吴老的提示令人茅塞顿开。

    ”要坚持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性教育”

    众所周知,吴阶平先生是治学严谨的著名学者c医学家,可他对艺术的理解,独辟蹊径。他认为艺术不光在艺术家手中,或珍藏于艺术殿堂之中,或仅供人们玩味观赏,而是与人类的工作c生活息息相关。

    吴老说,我在讲课中有三条原则:一是科学的内容,二是逻辑的展开,三是艺术的表达。没有艺术的表达,科学性与逻辑性难以发挥作用。我从医多年,作为一个医生也讲三条原则:一是高尚的医德;二是精湛的医术;三是艺术的服务。前两条不必多说了,医生都知道。但还必须有艺术的服务,是因为任何一个医生是在给人看病,不是给狗看病。既然是人,就有心理感受问题。你对病人察言观色,别忘了病人也在观察和体验。你的服务不同,病人的感受不同,心情不同,对你的信任也不同,这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所以,优秀的医务人员是不应缺乏艺术的服务的。

    的确,吴老的目光中充满了期望和信任,他娓娓动听的语言和语气,又蕴含了深沉和博大。和吴老交谈,我感受到了艺术表达的魅力,这不是一种至高的艺术享受吗

    最后,吴老更加高屋建瓴。他一贯主张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教育,亲耳聆听,其精辟和深刻让人折服,让人震动。

    大跨度的思维展开了东西方历史的比较。吴老说,戊戍变法这种社会变革,肯定要触到性文化层面,这毫不奇怪,如今的改革不也必然触及这一层面吗谭嗣同就认为,锁在箱子里的事物人们好奇,打开了反而不新鲜,这可谓反对性封锁的先声。鲁迅先生反封建的锋芒,在反对性封闭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个张竞生对开展性教育是很有成绩的,但争议很大,他本人也郁郁而死。如果说中国性教育的开展是举步维艰,那么在西方也是经历了坎坷的,但到后来则误入歧途,弯路很大。4050年代,美国rsey写了人类男性的性行为和人类女性的性行为两本书,是比较严肃的,也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但这位作者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后来出现了”性解放”c”性自由”,实际上是性放纵c性紊乱。婚外c婚前性关系越来越多,性病c性犯罪泛滥,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到这种程度再改变就困难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现代化是艰巨的,也是有很大压力的,决不能再增加这方面的社会问题。物质文明方面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剥削殖民地,掠夺其他国家;精神文明方面也不能经历道德沦丧c人格泯灭c社会混乱,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性行为这一实际而广泛的领域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和伦理教育,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样才能避免付出我们其实已付不起的惨重代价。

    通过交谈,之美一书又经过了认真的增删修改。更重要的是,吴老的见解和指教,将会使我在著述c治学以至今后人生中都获益良多。”蒙泽思教诲,承恩记博怀”。相信一位著名学者位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也会使广大读者受益匪浅。

    :~恋恋~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