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都市言情 > 误栖梧桐 > 正文 第10节

正文 第10节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明星潜规则之皇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洪荒少年猎艳录   墨染繁华,执念心悠   万界神主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总裁被压记   不妻而遇:第一大牌弃妇!  

    害的笑容,几乎把慕容鹓的眼睛闪瞎,心都化成一汪春水。

    许多年后,成为凤帝的慕容鹓回首,搥胸顿足。果然越漂亮的生物毒性越高,她就是美色误人定律妥妥的苦主。

    二十四

    转眼又是一年。

    落地就有大名的小小慕容擎,占了年底生的大便宜,出生两个月,跨个年就虚岁两岁了,平白赚了一岁,超棒的,连压岁钱都涨了。

    至于一直很喜欢他的皇帝皇后,倒是被迫没办法去探望这个虚胖两岁的小朋友。

    因为,大年初一朝拜时,丰帝昏倒在龙椅上了。

    这真是丰帝登基以来最大的病危,哮喘大发作,心疾也是大大不好,根本不能好好躺着了,只能半卧着睡,一天天消瘦下去,真的人比黄花瘦了。

    最后还是国丈爷冲去江南绑架了个神医,累死无数可怜的马,也把神医折腾得够呛,差点把神医给累病了,才算是从阎王殿里把丰帝给硬捞回来。

    这神医,很不巧的姓陈,更不巧的还是江南陈家的人。他一辈子规矩方正,唯一的错误就是误交了一个匪类。所以说,识人不清实在是人生至大悲哀,陈神医怎么会把慕容双煞的煦煦君子皮给欺骗了,以至于被当作货物架在马上狂颠了上千里。

    好吧,事实已造成,发脾气也来不及了事实上他吃不消国丈爷的无赖了。陈神医还是很识时务的自认倒霉,尽一个医者所能唯一的要求就是丰帝病愈,他绝对不入太医院。

    别傻了,进太医院干嘛他在江南谁不捧着当神仙,没看到人称神医吗到太医院变成皇家奴才,医不好就砍头行了,他若这么蠢,绝对会被江南陈家直接扔出去,自己都无颜见江东父老。

    在神医面前吧,丰帝这算得有三分能治。治好不可能,但是治个平安,寿命长些,那还是可以的。

    丰帝这病吧,说白了就是气喘加上先天性心脏病。这年代没有换心手术,但是丰帝这心脏病还算轻微,作息习惯要注意点就是了,用药补元气,就是增加免疫力,别老伤风感冒尤其是气喘,不太会发作的。

    至于气喘,花了大半个月抓病因,发现是过敏性气喘。只能说陈家累代精进的医术真超越这个时代,已经明白有过敏性气喘这回事了。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尘螨,但已经知道相关的禁忌,一阵鸡飞狗跳后,来了个装潢布置大改造,于是丰帝成为大燕史上风格最简洁连地毯都没有,有深重洁癖每天换洗能接触的一切的皇帝。

    是的,因为丰帝异常奢华的大手笔,让他终于摆脱了气喘再发,间接减少了心脏病的发作。可说是天降神医,才避免慕容鹓十九岁就得被迫当太后的厄运。

    但是名士多怪癖,应该划在超级名士行列的陈神医,更是怪到剽悍。

    怎么说呢

    在这个封建王朝,君权天授的时代,你想象得到有个白身神医对皇帝发飙的场景吗

    没错,陈神医就这么干了。

    对刚能坐起的皇帝打算上朝,陈神医激动得把他骂得跟狗一样。医者父母心,你懂的,陈神医根本就把这贯彻到不行,在他眼中患者平等,通通都属于智商非常低的小儿。

    他特别气眼前这个憔悴得脱型的皇帝,马的皇帝还算术很差,百姓真是倒霉。怎么能不差呢养病半年,以后起码有一二十年可以作牛作马,爱怎么操心都能保证坐着操碎心。偏偏要在这时候挣扎着上朝,搞不好年底就要办丧事。

    这算术能好吗

    换一个皇帝陈神医不当场脑袋落地,起码也会被秋后算账,瞧瞧历史上的神医没几个有好下场,华陀还不是被曹操砍了。但是呢,国丈爷压阵,帝后低头唯唯称是,连大气都不敢出,待陈神医跟爹一样恭敬。

    皇帝养病,皇后监国。

    这下朝堂真的炸锅了。

    但炸也是白炸,连最死硬巴望着死谏金峦柱的御史言官都哑口无言了。

    因为亲爱的卢宰相又吐血病倒了。皇帝c首辅,两大支柱都几乎坍塌,好不容易稳定局势的大燕又开始风雨飘摇了。

    你敢叫皇后滚么

    真的有个能担当的,就不会让卢宰相这穷官成了五朝元老了。满朝都是聪明的鹌鹑,观望这技能都是破表的。

    至于咱们可爱的卢宰相会吐血,其实是被气得差点中风,老天垂怜只是让他胃溃疡发作而已。

    卢宰相膝下子孙众多,但是都是男儿,他的长子偌大年纪才有了个女儿,宰相府最矜贵的嫡长女,卢宰相非常看重这个宝贝孙女,亲自指点,简直当嫡长孙养了。

    五六岁就开始替她打算亲事,选的是有通家之好的周家,还刻意培养成青梅竹马,就希望成亲能夫妻和美,婆媳相安,真的是为这小孙女操碎心。

    这样呵护细养到十五,千挑万选选了一个良辰吉时,刚好在正月初五,十里红妆的送嫁了。少年英俊的姑爷骑着白马,引着花轿往周府去了,端得是喜气洋洋。

    本来故事就该到这里结束,但人生总是比小说还惊奇。

    半路上,一群喝年酒喝到半醉的纨裤子弟,打头的一瞧,哇靠,居然是追了好些年没追到的宰相府小娘子,新郎居然不是他,酒壮怂人胆,恶从胆边生。本来想拦轿戏弄一下出口恶气,结果新郎挤兑嘲笑了几句,这个失恋的纨裤子弟炸了,匡当一声拔了剑,结果这群酒上头的纨裤,很兄弟义气的也跟着拔剑。

    一片混乱后,新郎吓晕了,新娘被劫走了。

    吓晕的新郎被抬回周府,只顾着哭天抢地和酗酒,还不如当街另一群纨裤子弟见义勇为。

    抢走新娘的,是一群爱好花天酒的文纨裤,见义勇为的,是一群爱好架鹰行猎的武纨裤,两方不但不对头,互相看不顺眼,武力值也是一级新手和满级高手的差别。文纨裤大约有十七八个,武纨裤只有五个,但是最后打马追出城,一个武纨裤就打翻了十七八个,新娘只掉了一个红盖头和几个首饰,连衣服的一个小角都没破。

    难得干了件好事的武纨裤们激动了,太开心了,虽然折腾的天都暗了,离城门又不远,客气的腾了匹马给新娘骑,这五兄弟高歌凯旋的用特权叫开了已关的城门,欢欣鼓舞的将新娘送去周府。

    周府说,嫁妆已退回。

    这群武纨裤差点上去砸了周府的大门。还是新娘喊停,好人做到底的五兄弟摸着鼻子簇拥的将新娘子送回宰相府。

    这时候,卢宰相还没吐血。毕竟宝贝孙女平安回来了。但是周府差人来暗示卢宰相,这亲事不成了,为了两府面子好看,卢娘子最好撞柱上吊投水三选一,保住名声为上。

    于是卢宰相吐血了。

    皇后监国第一天,就是为了这破事朝堂沸腾。

    大理寺把文武纨裤一股脑的抓了,相关的大臣在那边模糊焦点,试图让被劫的新娘死一死,或者干脆把新娘嫁给那个劫亲的纨裤,一床锦被遮羞就算了。

    可惜卢宰相态度很坚决,一面吐血一面主张,那十八个文纨裤都得受国法制裁,连周府那个软脚虾新郎都告了,他的孙女也绝对不会去死。

    至于新娘,非常有主见的上了表,表示绝对不会去死,也绝对不会嫁给劫亲的混账。

    慕容鹓从头到尾沉着脸,看半数以上的朝臣激动的唱大戏。觉得他们唱不出新词,开始循环播放,脾气不太好的慕容鹓把砚台带笔架扔出去,匡啷的发出好大的声响。

    终于世界清静了。

    「本宫北上监军,闻兵士言道,之所以从军,是替家里人赚份粮饷,拒北蛮于境外因为要护住家里妇孺。」慕容鹓冷冰冰的说,凤眼凌厉得没人敢直视,气势凛然,「不过是百姓,大字都不识一个,却懂得要护住家里的女人。」

    「周府名列世家谱,难道满腹诗书的世家子还不如粗鄙的百姓兵士」慕容鹓扬高声音,「这就是世家子难道这就是世家子世家子就是护不住自己的妻子,毫发无伤的任人劫掠,然后把一切不是推到无辜的妻子身上」

    「本宫不承认本宫出身慕容府,从来不曾听闻这样骇人的扭曲本宫决不承认周府和慕容府同处世家谱,这对本宫的出身是种侮辱本宫绝对不肯跟这种人家结亲,谁知道公主会不会被劫,皇子会不会娶个搅家精」

    「大理寺不要想着把人全扣着就能打迷糊仗,徇私本宫第一个拿你们开刀想试试本宫的屠刀够不够利,这是个机会」

    慕容后鹓非常帅的甩袖走人。

    这件事情几乎是急转直下,大理寺飞快的放了那五个武纨裤,那十八个文纨裤,首恶被敲了三十板流放三千里,其他十七个流放五百里。

    没办法,谁让他们当街劫亲,证人多到收买不过来。

    周府从世家谱首页落到最后一页,而且那个还在酗酒的可怜虫被记入黑名单了,这辈子大约别想出仕。至于和卢娘子晓寒的婚事,判义绝--唆使妻室自杀如杀妻。

    至于那五个武纨裤,被慕容鹓招来宫里接见了。不得不说,纨裤也分三六九等,破烂货和中二少年有巨大差别。破烂货只能送资源回收,热血中二少年们只等待一个机会就能放在适当的位置对敌人中二。

    发现这五个中二少年居然能寻踪分批合流的阻止事态恶化,不得不佩服一下这些热血少年很有些天分。

    倒是让慕容鹓意外的发掘了五个将才,塞到军中历练了。最后成长为有名的五虎将,慕容擎还让他们逐一琢虐磨待,后来才能发光发热成为真正的「天子之剑」。

    北蛮子用生命和血泪见证了,「中二不是病,发作要人命」x5。

    但是这些,都只是意外收获。

    真正的收获是,慕容鹓一纸皇后懿旨,招卢晓寒卢娘子任皇后长史,正七品。

    这是大燕朝第一个任实事的女官,不同于政德帝时的傅大学士佳岚只做学问不参与政事,卢长史一直辅佐着慕容鹓,史称内阁相。

    这也是慕容鹓日后会选用女吏的开端,非常有历史意义。

    --至于五虎将中那个一打十八的猛人司马约,苦追卢长史,写了九年情书老被批红改正,才终于跟卢长史成亲,甘愿滚回京替皇上看大门,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司马约滚回京的时候,和他营区对峙的北蛮子,大贺十天。

    二十五

    任用卢长史,不说在后世引起广大而深远的讨论,只要论文题目跟女权有关都会被拉出来晒一晒,甚至非常阴谋论的认为,这是凤帝为后时,计谋深远的远见伏棋,动摇顽固的父系社会的第一步等等

    连此时的大燕朝廷,有基于礼法大加反对,也有人很阴暗的认为皇后正在培植自己的势力哼,小人。

    慕容鹓不解的看着朝臣,「不然翰林院调一个知事郎给本宫」

    岁月静好。朝臣开始研究自己的笏板雕工有多精美。

    其实,慕容鹓的想法很单纯。她需要一个秘书,但翰林院不可能给她一个知事郎你疯了,让个男的和皇后朝夕相处让知事郎替皇后红袖添香啊

    那么找个女秘书总可以吧卢晓寒上表自辩,格式和文词都很优美,她觉得合用,叫来考一考。果然家学渊博,不愧是卢宰相最得意的孙女,连公文写作都是一等一。

    是的,跟女权主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时候她还将自己摆在「国母」这个地位,登基为帝这念头,荒谬到连作白日梦都不可能擦边培养自己势力做啥

    日后会举考收女吏,当然是卢长史才能出众,用得顺手。再来就是士人对吏这种太基础的公务员掩鼻而过,死都不肯做,才干脆大开方便之门。

    所以说,脑补百战百胜,令人望风而逃。再也没也比脑补更强大的盖黑锅技能。

    这可不,瞧瞧慕容后被连续黑锅黑了一生。

    丰帝这一病把向来镇静的慕容鹓吓坏了,一面忧心垂危的丰帝,一面朝堂又暗潮汹涌。精力充沛的她终于开始吃不消了,只能把最不重要的后宫,直接扔到瑶琼两妃手里,她真的心力交瘁。

    不是不知道将来会出乱子,但是不专注在政事上,马上要出乱子了。

    幸好丰帝最垂危时在正月,大家都在放大假,她才能一直守着丰帝。那也是她最茫然最迷惘的时候,把她老爹慕容骏吓个不轻。

    「儿啊,妳要看开点。」

    慕容鹓点头,「嫁给他那天我就有准备。」

    准备啥妳是准备啥慕容骏眼前一黑,脑海里飘过的都是白绫c鸩酒还有湖面和脸盆。

    不要笑脸盆也可以自杀的不要小看脸盆

    「两个不孝子」慕容骏嘶声泪出,「我这就去江南把那个神经病绑来没这点事儿就过不去的道理」

    老爹泪奔而去,跑出一股烟了。

    慕容鹓哑然片刻,好半天还是没办法跟中二爹对上频道,放弃了。她只是耐心的用温水再次的替丰帝擦了脸和脖子的冷汗,听着他越来越无力的喘咳。

    脸色越来越苍白,嘴唇却发青。像是即将凋谢的绿萼梅。

    但能为他做的事情是这样的少。几乎没办法减轻他任何痛苦。

    其实一直都是很痛苦的吧。阿丰曾经笑着跟她说,要不是男人不会生孩子,不然他有把握生孩子都不会喊痛。

    因为,他快要不记得不痛的感觉了。

    不知道该怎样才好,不知道能为他做什么。不应该这样的,阿丰会离开她不对,不可能。

    时候未到。

    慕容鹓一直有种野兽般的直觉,而这种直觉从来没有背叛过她。慕容府每天都有生老病死,有的人大病得大夫说办丧事了,她不感觉悲哀,就往往没多久看那人好好的跟小妾宅斗得生龙活虎。有的人精神奕奕的龙行虎步,她若感到淡淡的悲伤,往往没多久那人就去了。

    她没有感到悲哀,却有深重不安的惶恐。

    害怕非常信赖的直觉,这次背叛了她。害怕真的失去阿丰。

    丰帝眼睛缓缓睁开,粼粼如春水荡漾,温柔哀伤,颊上慢慢的泛起霞晕,如白梅上的一抹红痕。

    「怎么了」慕容鹓的声音非常软,「喝水吗」

    丰帝注视着她,将脸一别,嘶哑弱声的说,「更衣。」

    慕容鹓安静了一会儿,扬声要宫女拿夜壶过来。

    她确定她的直觉没有故障,光这一如既往破坏气氛和浪漫的劲儿,阿丰一定会活下来。

    除了她老爹将陈神医带进来的方式太奇葩把她惊了一下老爹将陈神医扛在肩膀上,跑过广大的宫廷,活像一袋米似的扛进来。

    但关于陈神医真的能治好阿丰,她心里没有任何怀疑,直觉不会背叛她。

    大概就是这种盲目乐观到极点的态度,即使丰帝和卢宰相都躺了,她还是把朝政撑了下来,甚至展现和丰帝不相同的政治风格。

    跟丰帝的高瞻远瞩相较,她异常务实。像是「千金求粮种」,她会优先关注于民生,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

    林邑稻在她十九岁这年,已经推广有成。这种难吃到几乎吞不下去的米饭,成为高产的救灾粮c军粮,一直都在她密切关注中没有放松。

    好像是丰帝打了个大纲,她接着细写,既能体会丰帝的真意,又能修整得更完美,然后还能掌握住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非常强悍的政治才能。

    丰帝养病这半年,她在卢长史的辅佐下,扛起气氛浮躁的大燕。

    但把后宫事撇给瑶琼两妃,果然还是会出乱子。而前朝和后宫,往往作乱起来也是相辅相成。

    三月时,丰帝养病,朝政初稳。结果沉默很久的言官发声,要求立太子。这个要求被丰帝拒绝了,旋即再求让皇子学习政事。

    看着大皇子得意的笑容,慕容鹓忍住往他后脑勺巴下去的冲动。

    小鬼,虽然你是中二的年纪,但论中二不说我爹,跟我也相差一万八千条街。

    慕容鹓平静的和丰帝商量了一下,然后允了。

    第二天趾高气昂的大皇子发现,龙椅下溜三个锦凳,他两个弟弟已经先坐在那儿朝着他笑了。

    二十六

    大皇子虽然颇有壮士体质的高头大马,但年纪不过十三。所以演技很不好的气得发抖,用「自以为非常隐密事实上很明显」的目视两个副相和户部尚书。

    慕容鹓只抬了抬眼皮,暗暗的在死亡记事本上记下那几个脸色发白c闪躲慕容官目光的聪明鹌鹑。

    蠢蛋。这时候就有胆子站边,就要有胆子承认。明白坦承还能高看一眼呢,现在嘛既缺乏投资眼光,投资了这么个扶不起的阿斗,还没有那股狠绝果敢试图将跌停板哄抬成涨停板,这种废物用他们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那两个副相可以准备被退休了。户部尚书,呵呵。哪能让他这么轻易的全身而退,户部那巨大亏空叫谁负责不会是我吧我看起来像个傻的吗

    大皇子慕容官在慕容后神威如狱的目光下,气闷的和他两个弟弟坐在一起。

    是的,大皇子大名为官。这是他娘亲江宫人打滚哭嚎讨来的命名权。若不是丰帝大发雷霆之怒阻止了,本来还要叫做慕容王呢。发现不可能,才退而求其次的改取名为慕容官。后来丰帝登基了,江宫人懊悔不已,早知道就取名为慕容太子。那儿子不就铁铁的成为下任皇帝吗

    为什么慕容鹓知道呢因为江宫人天天逢人就播放,还豪言壮语的说将来必定是太后之类的。

    慕容鹓果断不处理,把江宫人留着给大皇子当猪队友。有这样的老妈,大皇子能成功绝对是神迹,都逆天了,她认了。

    一面处理朝政,一面不动声色的观察三个皇子。而朝臣都伪装得非常自然,没有一个敢跳出来说让大皇子习政就好。

    你开玩笑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是慕容后今年才十九岁,却辅佐丰帝掌政已两年。谁也不敢说,慕容后会不会诞下嫡皇子,毕竟她这样年轻。

    就算她没诞下嫡皇子吧,但是还有一招叫做「记在名下」,收养个皇子在身边。这时候不是论长幼了,而是皇后看不看得顺眼。在一个有政治实力的皇后之前,这点太强而有力了。

    现在会有人冒险想扶立大皇子,就是看丰帝病危,有个万一很有操作空间。但是皇后允了,却把三个皇子都拉出来听政,就是皇后无言的回答。

    立谁还看老娘高兴。

    文武朝臣不禁胆寒股栗,皇后娘娘心机实在太深,权势也太重。不安的看了看同朝姓慕容的官儿,却每个都眼观鼻鼻观心,又想起皇后背后是第一世家慕容府,三百年底蕴,根基极深。

    当百官脑补到三国演义里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烽火连天而忧心忡忡时,朝会刚好结束了。

    慕容鹓看着三个皇子,「今天,可听明白了」

    差点打瞌睡的大皇子猛醒过来,「明白」二皇子看了看他小弟,满眼金星,面带羞怯的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