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农女当家 > 第121章 出嫁

第121章 出嫁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鹿鼎记-俏丫头双儿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仙帝归来   我的年轻岳母   疯狂的手游   绯色升迁图:崛起官场  

    有了新人手,这安排上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现在最需要人手的地方就是县城里,仲秋决定让两家的大孩子进城去帮子沣和半夏的忙。

    而男人,卢有志之前在主家是个小小的管事,妻子是管内院浆洗的。大儿子是跟着公子在外面跑,二儿也则是小公子的伴读,至于小女儿,则是一直跟着主家姑娘身边的小丫头。

    仲秋把家里的琐事都交给了卢有志,相当于管家吧。他的媳妇李氏,就接手方氏的活,管着家务内院。

    两个小姑娘,一个给了探春,一个给了半夏,仲秋一个都没有要,她虽然有许多的事要忙,可她身上带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她不放心身边放人。

    仲秋家这边买人进口,都忙得不行。老爷子还留下了那么多的地要他们照顾,真心没有多少剩余的时间来想别的事。

    只是,消停的日子没过多久,子滨的府试也过了,马上要去院试,这一走,又是两个月。

    仲秋想着,等到子滨回家,大概家里正是的收获的时候。

    只是,老爷子在搬去城里不过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子滨刚刚动身去院试的时候,老爷子竟然突然间回村。

    仲秋看着老爷子走进院子里都吓了一跳,直愣愣地看着老爷子好一会儿才知道叫人:“爷,你咋回来了?谁送你回来的?”

    老爷子扫了一眼一边跟着的卢有志,对仲秋问道:“老宅都谁在家里呢?屋子可能住人?”

    仲秋一听老爷子这话,更是觉得有些奇怪了。忙上前扶着老爷子,把老爷子往屋子里让,一边让一边道:“爷,你回来也不告诉家里一声,老宅正房二婶儿他们天天都收拾,不过,还是要烧一下炕去去潮气才成。”

    老爷子闷声不响地和仲秋来到了堂屋坐下,有小丫头过来沏了茶。仲秋让卢家二小子去喊王兴文,自己这才陪着老爷子坐下。

    老爷子坐了半天,才叹了口气,告诉仲秋道:“我和你奶想着要回来住,你三叔也要回来准备秋闱了。”

    仲秋心里更奇怪了,这三叔准备秋闱好像在县城里更合适吧,怎么会一起回乡下来呢?

    还有高氏也要一起回来,那王秋月呢?

    不过,仲秋想到也有可能是王秋月有什么事,要不然的话,三叔准备秋闱的话,应该是件好事,老爷子也不可能这副表情。

    果然,王兴文接待了老爷子,把老爷子送回了老宅,回来告诉仲秋一家子,准备红包随礼。她们的老姑要嫁人了,就是先头那个县丞的公子。婚期就定在了下个月的十八,算算这日子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也太赶了吧。

    以高氏对王秋月的宠爱,怎么这婚礼也得准备一下,嫁妆什么的,没有一年也得有半年吧。

    “爹,到底发生了啥事?”仲秋好奇地问。这可是古代的八卦啊,不问白不问。

    “你”王兴文想想,和仲秋说也好,就把大致的情况告诉给了仲秋听。

    原来,王秋月以前这赞成她二哥分家,后来听说,分家之后,她们就可以搬到县城和三哥住在一起,王秋月就撺掇着高氏同意分家,果然,这家一分完,老爷子和高氏带着她这个未嫁女就搬到了县城,住到了原来给王文斌买的那层间小院子。

    虽然说是小院子,那也是两进的院子,前面正院是老三和侍候他的小书僮住,老爷子和高氏带着王秋月住在了二进里。

    王秋月到了县城,老爷子还是怕她和那位县丞公子有什么牵连,只是拘着她不让出门。

    一个月过去,王秋月还真是老实,就算是在家里也没有着要出去的意思。老爷子看着,也心疼起小闺女来,就放了她出门,但是,只能去大姐家,不能乱逛街。

    要想逛街,一定要大姐陪着才成。

    王秋月都答应了,开头也挺好的。闷了就出去逛逛,要不就去王春花家里帮帮忙。

    可是,就这么着,两个月后,县丞公子给派人来提亲了。而且,这次县丞公子一起来的,还当场给了老爷子一句话:生米煮成熟饭了。

    老爷子当场就气得差一点没背过气去,还是高氏沉得住气,没有问别的,只是让县丞公子过两天把聘礼送来。就把人给送出门去了。

    之后就是问王秋月事实,王秋月承认之后,高氏就把老爷子赶了出去,关起门来,狠狠地揍了王秋月一顿。王秋月在床上躺了三天考生能下地。

    之后,高氏风风火火地把聘礼和嫁妆搞定,定了日期,就留在了县城。告诉老爷子,等到王秋月出嫁之后,她就回大王庄。至于王秋月的嫁妆,除了高氏一直攒下来的私房钱之外,县城里的那个小院也给了王秋月。

    王文斌对于自己的小妹嫁给县丞公子,觉得很是丢人。直接跟老爷子说了,他不要县学上学了,要回乡去准备秋闱。然后就看他考的如何,若是考上了举人,他就得去府城,到时候带上二老。就不再回大王庄了,至于他的亲事,他直接说秋闱之后就定下来。

    高氏有了三儿子的安慰,心情也好了不少。虽然小闺女让她的一张老脸都丢尽了,可到底是刀一直疼过来的女儿。打过骂过之后,还是担心她被人家欺负,这才把县城里的房子给了她。

    仲秋对这些事真的很有兴趣,只是,想到王秋月最终嫁了这么一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休出来,她还是有些烦心的。

    在秋收之前,仲秋一家子都去了县城,送王秋月出门。

    出于安全考虑,仲秋建议王兴文直接给银子,把银子给了高氏,不多不少,就是十两。这差不多是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收入。

    高氏也没见高兴多少,不过,再看仲秋一家人的时候,脸上也没有那么臭了。

    把王秋月嫁了出去,高氏就和老儿子收拾了一下,把县城里的院子租了出去,回了大王庄。

    高氏一回来,没过几天就病倒了。请了村子里的九叔,好好地看了看,九叔给的结论是,心情郁结,要好生地开导,细细地养养就没事了。

    仲秋她们都知道,这是高氏真的伤心难受,不然也不会挣到现在才病倒。

    仲秋一家自然不能眼看着,人都没有时间到前面去,直接让管家买了些吃食和补品送去。

    这眼看着再有一个月就要秋收,而秋收过后,她们家还要再盖房子。不然不够住啊,现在就五间正房,还有一排后道厦子。再有就是土豆作坊挨着的那三间泥房子。现在暂时还能住着人,到了冬天,那里可是很冷的。还不如作坊里暖和呢。

    给武公子去了信儿,告诉他收成的日子。仲秋就开始安排人力和收割顺序。

    玉米地长势简直是太好了,光看着那一片绿色就让人从心眼儿里觉得开心。

    村子进而种地的老少爷们儿,没事都乐意往仲秋家的玉米地里去转转,琢磨着,为什么仲秋家的玉米就能长得这么好。目视估计,这一亩最少也得j□j百斤的量。

    一时间,随着玉米一棒棒结出来,大家往仲秋家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大王庄本来就是靠种玉米生活的,这东西不怕旱,好养活。后来随着仲秋家种了水稻,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种了,就是种了的也没有全都种上水稻。还有不少的田里还是种着玉米和黄豆。

    如果自己家也能够种上这么高产的玉米,自然也不想拉下自己。所以,大家还是像去年一样,都去找王兴文问个究竟,这种子卖不卖的事。

    王兴文刚从县城里回来,又忙着建火窖的事,没功夫处理这些事,就都推到了仲秋的身上。

    仲秋还是找到了村长,把写好的章程给了村长,由他处理。

    反正仲秋也和武公子说好了,她要留下一万到两万斤玉米做种子的。

    这说不说的,秋收就到了。仲秋这两天挺着急的,因为看着地里的玉米,也就这两天就要收。可是武公子还没见着人影呢,说好这地她是不能动的,仲秋自然也不敢轻易违背当初的合约,所以,这两天,仲秋唯一做的事就是站在村头看着官道。

    就在秋收的当天,武公子总算是姗姗来迟。不过看看武公子身后的那些个人,虽然都是农夫打扮,可是脚步不要走得那么齐好不好?背不要挺得那么直好不好?表情也不要那么严肃好不好?

    仲秋可是见过军人是什么样的,这群人绝对是军人的古代版本,那一举手一投足,咋看咋像。这人数,差不多一个加强排啊,那后面的大车小辆的。

    仲秋顾不得看后面,走上前向武公子行了一礼,这才问道:“今天就是开镰的日子,武公子倒是来的巧。”

    “我是算好日子才来的,请你们村长过来一起到田边吧。”武公子背着手,对身后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人道,“你安排的人都到齐了吗?”

    “都到了,一应工具也都带着呢。”男人模样恭敬地道。

    仲秋一看,这不是那个县令大人吗?

    不过,武公子没有介绍,她也就装成不知道。

    “武公子知道地方吧,我去请村长。”仲秋看向武公子,又瞄了瞄后面的马车,“子仲没有来吗?”

    “他一会儿就到。”武公子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才道。

    仲秋暗自撇了撇嘴,转身去找村长。

    武公子带着这么多的壮汉来仲秋家帮忙收割的事,一下子就在村子里传遍了,直接导致仲秋家的玉米边上,人挤人。好像大家都来看热闹,不管自己家地里的庄家似的。

    村长来到地头,看到武公子也是见了礼,更是在看到县令的时候,要行大礼,却让县令给拦住了。

    “让村人都离开,这片田不许任何人进入。”武公子对村长道。

    村长自然是听吩咐,把村子里的人都赶回去收拾自家的庄家去,这才被小儿子偷偷地扭到一边,小声地叽咕了几句,村长瞪大眼睛看着那个站在地头的英俊少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作者有话要说:晚上第二更,更新八点之后吧。l3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