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玄幻魔法 > 农女当家 > 第78章 老爷子的忧心

第78章 老爷子的忧心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豪门秘史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极品好儿媳   红尘之殇   飘飘欲仙   鹿鼎记-俏丫头双儿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仙帝归来   我的年轻岳母   阳光正好  

    仲秋家卖完了粮,第二天村子里的人都来看了。请到看最新章节好在仲秋家的院子也大,都围着王兴文在问县城里卖粮的价钱。

    王兴文因为昨天有小闺女教的那一番话,便把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却一句也没有说。

    镇上的粮铺说起来,也是老店,收购粮食也没有黑过村了里的人。不过,周围的村子屯子都不少往这边送的。自然这价格就上不来。

    农村一年到头种这些地,打这些粮,还得看老天吃饭。都是想着要多卖些的好,一家子就指望着这些粮食过活呢。

    听说仲秋家在县城里卖粮,大家一时间都把手里的粮食留了下来,就等着听县城里的价钱再卖。

    “大兄弟,县城里真的只给20文一斤的呀,多三文呀。”有个男人有些感叹地道。

    一家人从年头尽快到年尾,一亩地侍候好了,能打玉米三百多斤,留下自家的口粮,也不剩下什么。不过地多的就剩下的多些,卖的也就多些。

    这一斤多卖三文,那也不少啊。哪家还不剩下个几百斤的,就算是最穷的人家,一年也卖个百斤的。当然,这其间还是要交税的,良田每亩收120文,中田每亩收100文,下田每亩收70文。一年一次,都是秋收前就收。荒地五年后变成下田。

    “呀,可不是咋的,不过人家仲秋家的玉米长得可真好,个大不说,看着个相人。”

    “是啊,就咱们村里的这些玉米啊,也就仲秋家的长的好。虽然一亩地也打了三百来斤,可是,人家这6亩地就比咱们多收了好几两银子啊。”

    有会算帐的,这一算,仲秋家的收入还真不少。

    不过,仲秋可没打算让村子里的人把目光都投向她们家。她爹娘可都是老实头子,让人盯上了没啥好事。

    “伯伯叔叔婶婶大娘们,我家虽然玉米长得好,可是也只卖了一千斤,剩下的一千多斤还要给我爷奶800 斤呢,另外,大豆还有三百斤,我们家今年的大豆可不多,一斤都没有卖。而且,这收回来的钱是多了些,还要还全村里当时帮我们家忙的人。咱们好借好还啊。如果哪家想明年的玉米也像我家这样长得好的,就跟我爹说一声,明年咱们一起种田。”

    “哎呦,这三丫头,这嘴皮这个利落,生怕我们占了你们家的便宜似的。”一个胖胖的妇女笑着说,“你不说这些事,我们还不知道。前天就看着你们拉着两大车的粮食送去了老宅,咳,说起来,这还真是”

    孝敬老人是传统,可是老王家的高氏,村子里的人一说起来,都有些难言。

    “三丫头啊,我们知道今年的玉米长势不如你家,明年肯定会跟着你家学的,不过,你们可不能藏着掩着呀。”另一个汉子,笑着对仲秋道。

    “大叔,你说啥呢。我刚才就说了,要想跟我们家学,就和爹打个招呼,咱们心里有个数。到时候也好跟着我们家一起种地。”

    “行,有你这句话,我们就多谢了。”

    “对了,三丫头,你们家的白米卖了个啥价?还剩下没?”一个和方氏好的女人叫春嫂的笑着问仲秋。

    “卖了,一斤卖了32文。”仲秋没打算藏着,村子里的人都富了,就没有人再盯着她们家了。而且,她也打算了,大王庄的地热不错,村子前面就是一条大河,种水稻什么的,很重要。她们村子占着地利呢。

    “32文?我的娘呀卖了那么多。”

    一时间,院子里的人都窃窃私语起来。这可比他们侍候玉米可是强了好多呀。同样是种地,人家得的银子可是多了好多呀。

    “仲秋啊,那啥,你家种水稻谁教的啊,能不能也让我们跟着学学?”

    “是啊,三丫头,能教我们不,看在咱们都是同村的份儿上。咳”

    “大家先不要吵,我们家也商量了。还是那句话,水稻我们家也是试着种的,若是明年有想种的,就跟着我们家一起种。但是,咱们可是说好了,种好种赖的,大家可得自己担着,而且,要想跟我们家学种水稻,得在村长那里签个自愿表,说明你们是自愿学着种的,别到时候收成不好,再怨我们,那就不好了。”

    仲秋是向来先小人后君子的,得了钱自然是大家你好我,可是若是亏了钱,就是爹娘也都要瞪眼的。何况是两姓旁人。

    “这个是自然的。”村子里的人一听仲秋这么说,想了想,也是那个理儿,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大家都挺想看看仲秋家的白米的,这一阵子大家都忙着秋收,自然也没功夫来仲秋家串门儿,现在得知仲秋家已经卖了粮回来,这才一窝蜂似的来保管家问个明白。

    其实说白了,村子时的人就是穷的想占些小便宜,当然,这也不算是占便宜,毕竟一个村子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一般人家都是能帮就帮,还真没有太没人性的。

    “叔叔婶婶伯伯大娘都别急,我们家白米收了,不过现在只舂出了一千斤,剩下的还没有舂出来。等舂出来也不打算卖了,我爷奶那里要送些,还有些人情要走的。另外,这秋天一过离过年就不远了,我想着,反正我们家在村子里也没少受各位亲邻的帮忙,所以,就商量了一下,没打算再卖,你们有想买的,我们家就按照县城里收购的价格卖”

    仲秋的话还没讲完,村子里的人就炸了,这一斤32文,收购的价格是贵了。可是若是换成他们买的话,那可是太便宜了。根本就是一斤便宜了十多文钱啊。

    “等一下。”仲秋让村子里的人吵得小眉毛都要竖起来了。

    “哎,别吵了,人家三丫头的话还没说完呢。”有人看到仲秋皱起的眉毛,连忙招呼身边的人。

    “啊?啊!”大家这才注意到仲秋的脸色。

    仲秋虽然才六岁,可是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王兴文家一般的事情都是这个丫头插嘴了,而且,看王兴文那意思,还挺平常的。

    “伯伯大娘,叔叔婶婶,我们家收成是有限的,所以,每户想买的,最多也不能超过5斤。全村的人那么多,我们家就是想都卖给你们,那也得有那么多的白米是不是?”仲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有,米舂出来后,我们自家要留些,剩下的才能拿出来给村子里的人,先到先得。”

    村子人一听,都觉得仲秋说的有理。

    他们村子里的习惯也是过年的时候吃些豆包,外加参了玉米面的馒头。再有就是过年当天的年夜饺子。

    至于白米饭,过年的时候也真的只能吃一顿。就连老人和孩子,也不过是有些闲钱的人家,在生病的时候买些回来罢了。

    白米在这边的人眼里,那就是个精细物。当然,镇里或者县城里的人家除外。

    村子里的人之所以不会吃白米,就是因为它太贵了。比照精面还要贵上十多文呢。而村人在过年的时候,也不过是买上二十来斤的白面让家里打打牙祭,而白面和精面相比起来,精面比白布还要贵上几文。

    仲秋这么一说,村子里的人也都理解,他们算是占了大便宜。用买白布的价钱买了白米,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那仲秋啊,你家啥时候能把白米舂出来啊?”有心急的,怕到时候买不到白米,自然现在就先问出来。

    仲秋一脸的愁容:“不是我家不想舂出米来,实在是现在地里的活儿还没有完事呢,我们家还有地没种完呢。”

    仲秋这话没说假,她在秋收之前,就让王兴文去方家集问方老爹秋后种土豆的事。

    若是来得及,还能种一茬的土豆,虽然不知道能不能结得好,但仲秋就是想试试看。

    她们家现在住的地方就和现代山东和河北一带的气温相仿,也不知道能不能种两茬地。

    仲秋知道富贵险中求,但是对于农民来讲,种地是是得看时令的。仲秋能把水稻种出来,看着水稻渐渐地成熟,这次提议秋后要种土豆的建议才会被王兴文采纳的。

    王兴文是疼仲秋,可也不能看着粮食被小闺女糟蹋了。

    土豆种子那可是可以当粮食吃的,自然也是心疼。

    仲秋的话一说出来,就让村子里的人惊了一下。不过,人们也知道种地抢时间,现在都已经快九月份了,再过上一个多月地都要上冻了。还种什么呀,大家也就都当个笑话听。只当是仲秋家找的借口,不想这么快就把白米卖出去。

    村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自然也不在仲秋家里唠了,家里都有一大摊子活儿呢。

    看着村人都走了,仲秋才松了口气。回头和姥爷商量着,要借姥爷家的牛用用,她家的地要重新翻,再上肥的。而且,家里的土豆栽子已经出苗了,再过三两天就要移到地里,不然的话,谁知道这批土豆是不是还能长得出来啊。

    方老爹现在是无尝的支援小外孙女,牛车直接就放到了仲秋家,方老爹带着仲秋给拿的二十斤白米,转身就回了方家集,找两儿子过来帮忙仲秋家种地啊。

    仲秋自然是不客气,反正,她不会白用两个舅舅的。

    人一走,王兴文就开始找人家借铁犁,正好可以用牛把地翻了。子滨现在也跟着忙着家里的事,家里现在,除了子汐外,就没有一个是闲人。连仲秋都要跟着到地里去看着。

    老爷子第二天就从村里人的嘴里听到了仲秋家要种土豆的事。

    他们这边也不是没种过,但一般都是春天的时候种下去,秋天的时候收回来。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秋收完了还能种地的。

    而且,土豆算是粮食,自然不会少种,打得也多。可现在种地,那不是在糟蹋粮食吗?老爷子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你管她们种啥?人家种水稻的时候也没有问过你,还不是种出来?听说卖了好几十两银子呢,也没见他们过来孝敬你。你操得哪门子心?”高氏收了王兴文家的粮食,也接到了年礼。心里有些美,可是听说仲秋家今年光卖白米就赚了好几十两银子,心里又不舒服起来。

    “你少说话,再啥的,那也是我儿子。他有钱我能不高兴?还有,你还想老大家咋孝敬你,你一年得800斤玉米,300 斤大豆,还有那些银子和年礼,你还不知足?你想把老大家赚的银子都给你送来你就知足了?你就没看看老大一家是咋干的,连仲秋那丫头都整天泡在地里,你光看着老大家赚银子的事。我告诉你,你要是再敢说三道四的为难老大呀,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老爷子也是真生气了,大儿子家种成了水稻,还能他家送来了二十斤,那可是二十斤啊。

    平时吃什么好的,都要送上来一些。可见老大家的也没忘了他们才能两口,他知足。

    “哼,光给咱们了?那老方家的提回去的是啥?”高氏反唇相讥。

    “咋,那是三丫头的姥爷,咋就不能给,老大家有事,人家老方啥时候往后退过。咱们出过谁?老二一想过去帮忙你就这有事那儿有事的,你还想咋?非要把孩子们都弄得和咱们不亲了,不来往了你就好受了是吧?你就不为老三想想?他将来可是要做官的人,你这样做,老三将来还做得成官儿吗?那是风凭,名声不好,还做个啥官儿。”

    “你你个老东西,心长得都歪了,就知道相着老大家的说话。好,这事我不管了。你爱咋咋的。”高氏说着,一扭着,不理老爷子了。

    不是她不放过王兴文,而是怕这事影响到老三的事。

    老爷子叹息了一声,背着手身走出了家门。他不放心老大家啊,要是种不出来,那损失的可都是粮食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送上4000大章,大家给个鼓励。说一下,后台现在留言回复有些错乱,回复之后就是没有反应,所以,缨子只找时间试着回复了。l3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