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武侠修真 > 灵智上人 >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素女真经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素女真经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邻家有女   爱的释放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洪荒少年猎艳录   秘密花园   豪门秘史   燕宫艳史/紫宸夫人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都市皇宫  

    不同于李若华母子二人修炼的是《九阴真经》,小龙女从小到大便是修炼的古墓派绝学《玉女心经》。她按照师傅所传授的“十二少”,收摄心神,以此为总诀练功。此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克养生之都契也。

    灵智精通医道药理,自然知道这这十二多十二少,最古早的来源是药王孙思邈的论述,虽然是养生秘要,但是在他看来,委实不可取。因为世上的人,脾气不好者有之,纵欲过度者有之,话语成痨者有之,多愁善感者有之,喜怒无常者有之,心心念念者有之,笑闹疯癫者有之,思虑过度者亦有之。这十二少中所提到的应该少的东西,每个人似乎都或多或少的占了其中一样或几样。归根结底,毕竟常人无法免俗,“心若冰清天塌不惊”这种境界或许某种时候能够达到,但是如果常年处于这种境界,那么与一具冷冰冰的行尸走肉又有何差别?

    君不见小龙女,好好的一个女孩儿,被弄得冷若冰霜,情绪稍有大的波动,轻则功力停滞不前,重则功力倒退,害己伤身。如果小龙女跟他没多大关系那也算了,既然照如今的情形看来,势必会嫁给李思宁,成为自己的儿媳妇,那么他肯定要管一管。

    至于杨过这孩子,灵智轻轻叹了一口气,大不了还他一身惊天动地的武功,甚至可以撮合他与程、陆两个丫头,反正不会亏待他就是了。

    灵智走进古墓派那间刻有《玉女心经》的石室当中,一边观看经文一边缓缓思索,以期弄懂它的原理再进行改造完善。

    古语云:人不染红尘,红尘自染人。除非一辈子不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否则难免沾染些污浊之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江湖更是一个大染缸,江湖恐怕比起角斗场更要残酷血腥百倍。诡诈、制衡、机变、合纵、连横、利益,这些是真正在江湖中摸滚打爬之前,在与人争斗之前永远不会理解到的东西,这便是污浊之事。

    所以,或许《玉女心经》能够修炼出一身上乘的武功,但是到最后却终究害了习练此功的人。

    《玉女心经》的来历灵智也知道,是由当年古墓派祖师林朝英独居古墓时创下。她在创这门功夫的时候,其实没考虑这些,只是为了创造一门功夫来与王重阳争斗。而她与王重阳互为恋人,所以这“争斗”二字自然不同于江湖中人的“争斗”,其实说是打情骂俏也不为过。既然它一开始便不是为了争斗,那么自然就不同于如今大多数内功法门了。

    灵智认为,想要达到道家所说的真正的“上善若水”境界,或者佛门所说的“心若菩提”境界,必须先在红尘中打滚,在世俗中积累经验,然后再体悟这种无上之境。所谓“出世亦入世,入世也出世”,没有这些东西的洗练,只怕很少人能体悟。至于《玉女心经》这种人为的境界,从一开始便步入歧途,就更加不行了。

    灵智逐字逐句的仔细推敲,这门功夫共分九篇,须得二人同练,互为辅助。练功时全身热气蒸腾,须拣空旷无人之处,全身衣服畅开而修习,使得热气立时发散。

    灵智瞧到这一句,不禁吐槽道:“这跟我密宗的欢喜禅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嘛!王重阳这货到底怎么想的?送上门的都不要。”

    当瞧到“无片刻阻滞,否则转而郁积体内,小则重病,大则丧身”这句时,灵智眉头一皱,按理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才是啊。灵智仔细观看了心经的行功路线,恍然大悟。原来这功夫一味走偏门,直接走少阳三焦经脉,却少了调节体内阳气的法门,那自然是一运功便周身热气腾腾,难怪难怪。

    想通了这一个关节,灵智仔细瞧下去,《玉女心经》第九篇全是内功,这门内功步步艰难,时时刻刻会练入岔道,若无旁人相助,非走火入魔不可,只有你助我、我助你,合二人之力方能共渡险关。灵智一拍额头,自语道:“不对,看来是我小视了林朝英这娘们,她不是不知道要调节体内阳气,而是选择了一种比较独特的调节之法。”

    《玉女心经》单数行功是“阴进”,双数为“阳退”。“阳退”功夫,随时可以休止;“阴进”却须一气呵成,中途不能微有顿挫。应该有内应,外引之说,道家主要指女子修炼的专门功夫。二人合练,“阴进”指的是增加体内阴气,从内部平衡多余的阳气;“阳退”指的是排除阳气,引入对方体内,从外部平衡多余的阳气。若是一般人用这法门,自然是凶险无比,但是以林朝英与王重阳当时的修为,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这一步,原来奥秘在这里。灵智眼中精光暴闪,终于发现这门功夫的精妙之处了,不禁佩服林朝英的大胆与过人才情,若非如此岂能创出这等神妙的功夫。

    这里面关于平衡阴阳的一些理念对于如今的灵智来说,都有不小的作用,正可借鉴用来完善自己的《大日如来经》。

    灵智一连七日,呆在这处石室当中揣摩如何改动《玉女心经》,只是他后来发现,倘若要完善它,几乎不可能,因为它本身已经自成体系,虽然剑走偏锋,但是最后却殊途同归,照样能够练到极为高深的境界。只有借鉴其中的一些理念,从根本上着手,在一开始的时候改变它平衡阴阳的法门,借此创出一门新的功法出来。以灵智此时的见识,要创出一门不下于它的功夫倒也不难,只是,那还是《玉女心经》么?

    第八日开始,灵智下定决心,保留这部功法,留待后人。而他则开始为小龙女创造一门新的功法。这门新的功法,一开始与原来差不多,也是打通十二正经,保留了《玉女心经》里面的三焦经脉的行功路线。只是在中间加入阳维脉与阴维脉的行功路线,借此平衡体内的阳气,最后逆行冲脉,转走带脉,一举破开任督二脉。

    说起来,这门功法已与原来的《玉女心经》大为不同,倒是与柳映岚修炼的‘素女功’十分类似,也是修炼一股至阴至纯的阴属性真气,十分适合女孩子修炼。灵智将之命名为《素女真经》以示与原来的不同。

    功法创成之后,灵智特意唤来李若华、李思宁与小龙女,再三告诫他们这部《玉女心经》的一些危害与凶险之处,然后将新的《素女真经》教给李若华与小龙女二人,更是当场让小龙女将一身真气转换为《素女真经》独有的纯阴真气。

    小龙女记住了新的行功路线,转换了一身真气,缓缓睁开双眼,只觉得整个世界都与原来不同了,变得十分鲜活,心中高兴,不由得展颜一笑。

    她这一笑,不禁李思宁看得呆了,便是李若华也一时间怔住了。他们三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很少见小龙女露出笑脸,即便笑,也是转瞬即逝。

    灵智仔细了打量了小龙女两眼,不禁点点头,心中为自己点了个赞。如今的小龙女一身气质虽然依旧清冷,但是少了之前的那份透彻心扉的寒冷,反而多了一些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会恢复正常,也能微笑,也能大哭,也能动怒,拥有喜怒哀乐。

    李思宁对于小龙女的变化察觉得最深,见到她的改变,他是眼里喜在心里。他转头又瞧着温和的望着自己与小龙女的灵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其实这一个多月以来,他已经不如一开始般对灵智那么抗拒了,每日听他谈论武功,教自己剑法,内心深处早已认可他这个父亲。只是李思宁性子执拗,不肯轻易低头,所以这一声“爹爹”始终未叫出口。但是这次灵智专门为了小龙女创造一门新的功法,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绕是李思宁脾气执拗,心中也有几分感动,当下对着灵智道:“爹爹爹,那原来的《玉女心经》如何处理?”

    灵智一愣,随即狂喜,和颜悦色的道:“宁儿,龙儿,其实这《玉女心经》也是一门了不得的功夫,只是尽走偏锋。咱们既然不练它,却也不妨碍日后武功高了拿它来借鉴,所以,然后让它留在此处吧。反正这古墓当中甚少有人来,也不怕它外传。”

    李若华见到儿子终于肯叫灵智爹了,又感受到灵智心中的喜悦,心中也兀自欢喜,笑骂道:“这贼秃,尽说些废话。”

    灵智好生尴尬,要是常人骂他贼秃,早就一巴掌拍过去了,可是此人偏偏是李若华,连儿子都帮自己生了,还有什么办法?只有逆来顺受了。

    小龙女瞧得有趣,掩嘴偷笑,一时间把旁边的李思宁瞧得又呆住了。她身上的变化之大,连她自己也察觉不出。

    灵智摸着蹭亮的光头傻笑了一会儿,对李思宁及小龙女道:“今日心情好,老衲索性传你们一门绝错吧。”

    李思宁讪讪的笑了笑,不在言语。

    接下来,灵智教小龙女一手使‘玉女剑法’,一手使‘全真剑法’,又让李思宁使各路剑法给她喂招。

    一开始小龙女不甚熟悉,不占上风。等到熟悉之后,手中两柄长剑上下翻飞,死死的将武功剑法超出她一大截的李思宁压制住,瞧得杨过等人目瞪口呆。

    此时杨过武功不弱于一般的三流好手,在灵智等人的熏陶下,眼力更是不差。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漂亮姑姑非但轻功掌法高明,连剑法也这般神乎其技,打得他心中的“高手”宁叔全无还手之力,一时间敬仰之情犹如延绵江水,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