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浣衣女 >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卖参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卖参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人生得意须纵欢   洪荒少年猎艳录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乡春   欲望华陵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漫威之超级提取  

    阳光温暖的春天,看着嫩绿的树叶,姹紫嫣红的花朵,总是让人心情愉悦。

    李小红坐在小院里的凉亭里,桌上摆着几支人参和三七,她一个个仔细对比着,刘大牛安静地在旁边坐着,夫妻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大宝娘,你还真把这么好的人参卖掉啊!”刘大牛面带可惜,卖容易,再想买回来可难了,有的好东西不是用钱就能买到的。

    “恩,这几支参是家里品相最好的,本想送给你结义大哥王德的,可是他又不肯收,光收了些酒品和瓜果。”李小红慢慢转动着手上的参,对着阳光,眯着眼睛,细细地观察。

    “老四要是知道,心里又该难过了!”刘大牛怅然地道。

    “那就别让他知道了,人生啊,有舍才有得。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哪理解这些。”

    最终选出来一支最大最饱满的人参,李小红细心地包好放进旁边华丽的锦盒内,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好东西需要好包装,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先卖一支吗?”刘大牛奇怪地问,昨天还说的要全卖掉呢。

    点点头,李小红细心地把其他的收了起来。说:“对啊,就是要奇货可居,价格才能起来,同时拿出来这么多,就不值钱了。”

    看着这么精明的老婆,刘大牛憨厚地笑了,有一个老婆会持家,真好!

    要说舌灿莲花,哄抬物价,舍刘大妈其谁,去京城最大的药房卖参,自然是李小红与刘大妈两人同去的。穿上最好的锦衣,带上最奢华的首饰,佩带最香的锦馕,驾着最豪华的马车,连马夫的穿戴都不凡,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行。

    全身绫罗绸缎的刘大妈扮相威严,不苟言笑,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婆婆。

    长安大药房是长安城里最大的药房,具有官方背景,据说御医们的药都是从这里拿的,是不是真的不可考据,但是人心里如果觉得自己吃的药和皇帝吃的药来自同一地方,莫名地有了荣耀感。

    进到长安大药房里,看着一溜排开的坐诊医师,一排排病患队伍,光抓药就有十几个伙计,整个药房里分了不同的区域,人虽然多,但不觉得混乱。李小红点点头,这已经有了医院的雏形。

    大户人家都是讲排场的,刘大妈冷着脸问冲上来接待的伙计:“你家掌柜的呢?”

    伙计对这样的人见多了,一听便知,这是嫌接待规格太低,片刻之后上来一位穿着黑色大褂,面孔圆圆的很有几分见人三分笑的感觉,看样子相当精明的掌柜,前来接待。

    “两位贵客请随我去里间吧。”掌柜习惯地道。这都是惯例了,大户人家来看病,本不需要亲自前来,就算亲来了也不会在大堂里看病议事。

    李小红坐了主位,刘大妈为了突显自家的作派,站在旁边当个大管家。

    “您两位是需要?”掌柜的拖长了声音问。

    刘大妈上前一步,把手中的锦盒放在桌上,轻轻打开,伸手示意:“请看。”

    掌柜已经上前一步,仔细地远观,没错,远观,品相这么好的参不多见,万一是个碰瓷的怎么办?万一是用什么植物的根茎模仿作出来的怎么办?

    你说掌柜的太谨慎,没办法,开药房时间长了,啥事都遇到过,老司机胆最小。

    不错,远观没啥问题,似乎是真的,再近看下,好象还是真的,可是怎么会是真的呢,这么大的参,没有几百年成不了形,看看须发皆在,实在是太逼真了,掌柜在这家店里已经快二十年的了,还没见过这种品相的参呢,所以要求助场外了。

    “快去请陈太医。”掌柜一面吩咐身后的伙计去请人,一面转身朝着李小红道:“见笑了,见笑了,老朽眼力不行,还需找专家来看一下。”

    李小红抬眼看了看,这掌柜的脸上可没有一丝脸红,一点都没有你人在我面前,可我就是怀疑你在骗我的那种不好意思。

    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李小红本来觉得刘大妈脸皮已经够厚的,看了这掌柜的脸皮也不多让,一些很感慨自己的厚黑学还需要再修炼。

    “陈太医可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除疑难杂症和特别的情况,是请不动他出山。”掌柜的特别介绍,以视对此事的重视。

    “就是那位传说中能生死人肉白骨的陈太医吗?听说他治好了太宗皇帝的痼疾。”刘大妈顺着他的话头,不慌不忙的接道。

    看看,李小红就喜欢刘大妈这一点,无论你说什么她都能接得下去,接的头头是道。

    小妞在这一点上也有发扬光大的趋势,你说一她能给你从二三四论到八九十,总让你自愧不如。

    如果在平时,会让人觉得这样太强势,处处要占上风,可现在不是特殊时期吗,需要长脸的时候就要长脸。

    象这样闲聊反映的除了家学渊源还有世家的深厚底蕴啊,看我对京城的各种传言都了如指掌。

    颤颤巍巍被人搀扶进来的陈太医,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

    陈太医没有掌柜的那份谨慎,带着些许倨傲看着室内,一看到桌上的锦盒,眼睛一亮,拿到手上,细细的观察,把对于病人所使用的望闻问切都用在了这个参上面。

    “好参,好参,许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的参了!品相不错,年轮不错,挖的人也很有经验,没有一丝损伤。”

    陈太医抬头问李小红:“这是你家里新收的藏品,是吗?看上去还很新鲜。”

    “是啊,要不是家里有急事,需要用钱,是不会拿出来的,本来也想存着保命用。”

    “拿出来也好救人济世,好事啊!”

    陈太医只负责鉴定真假,谈价格自然由掌柜的去谈,只管与李小红侃大山,想要打听出来,这参挖自何处,来历何方?

    刘大妈一见真假确定,对方确实真心想要,坐地起价,一口咬定,100两黄金。

    百两黄金就是1000两银子,这也实在是太贵了,连旁边坐着的李小红,都不禁咋舌。

    刘大妈可真敢要价呀!

    掌柜的见刘大妈态度很坚决,价格砍不下来,转而想攻克李小红,“这位少夫人,您看,这价格实在太高,你们也确实想出售这个参,解决银钱一时不凑手,但是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你看能不能再降一些?我最多能出这个数。”他伸出五个手指。

    李小红含蓄地笑了笑:“卖个参这么小的事情,刘婆婆一个人出面就可以了,我只是来跟着凑热闹,你不要问我,这事家里长辈已经交给刘婆婆做主了。”

    是啦,大户人家的女子,一辈子难得出门几次,这是受到长辈的允许,出门看新鲜凑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