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浣衣女 >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只苍蝇嗡嗡叫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只苍蝇嗡嗡叫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人生得意须纵欢   洪荒少年猎艳录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乡春   欲望华陵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极品儿媳妇  

    “她父母兄弟都在古浪县,古浪县没有受灾,怎么就不能去投靠娘家?投靠我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师傅是怎么回事?我没有责任养她和她的孩子。”

    “我知道,你知道,可是外人不知道,她这一声师傅喊起来,旁人可不知道她以前怎么背叛过你,难道你能一个人一个人去解释?”

    李小红觉得如同吃了个苍蝇般的,让人恶心。

    预感到此事,没这么容易解决,李小红特意交代了刘大妈,让她留心关注这个二徒弟,特别能搅是非,倒打一耙。别让她把目前的大好形势破坏了。

    过了好几天,李小红都没有见到二徒弟,觉得很诧异,这不是二徒弟的作风,她一定是死缠烂打,得到好处才行。

    直到刘大妈沉着脸来汇报,二徒弟是没有来纠缠李小红,可是她借着庄上佃户们的善心,竟然在庄子旁边搭个小窝棚,每天跟着庄里的人打点零活,吃饭的时候来领点吃的。

    每天刘大牛上工下工的时候,都能在路边碰到她。有一口好吃的,二徒弟不会留给自己的儿子吃,竟然会留着献给刘大牛这个师公,看到的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把刘大牛搞的很下不来台,要不是旁边总有人旁观,刘大牛就要骂脏话了,有好几次见到二徒弟拔腿就跑,二徒弟在后面追都追不上。

    李小红竟然听笑了,这次目标不在她身上,而在她丈夫身上了,这是要干什么?抢个丈夫回去啊?

    尽职尽责的刘大妈沉静地汇报:“找人套了话,她本来已经嫁到外地去了。因为受灾,全家出来逃难,据她本人说,出来没多久,公婆怕拖累儿女自己寻了死路,后来她男人和别的饥民起了冲突,也死了。”

    “本想带着孩子投奔娘家,路过兰州的时候,发现师傅在这儿,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她给庄上的人说,视你为她的亲生父母一样,就留了下来,听的人都唏嘘不已。”

    李小红听后,冷笑不已,跟刘大妈狠发了一顿牢骚,把自己当年受过的委屈好好诉说,刘大妈也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二徒弟心肠这样黑,仅仅是想不遵守师徒契约,就可以把李小红污蔑到这种程度,如果李小红稍微软弱一点,那就是名声扫地,从此抬不起头来。

    而二徒弟居然好意思官司判决第二天,就求李小红原谅,还想让李小红为她说情,这样的脸皮也是没谁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李小红忙起来了,顾不上这个二徒弟了。

    首批饥民已经到兰州城外,知府夫人希望刘家设个粥棚,李小红不愿意出这个风头,和周围相熟的几家地主共同组织一个粥棚。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官府的公告每天不停的在城外的公告栏里刷新着。

    第一天“朝廷知道各地有驱赶灾民现象,大为震撼,派出有史以来最多数量的监察御史下来,每个地州县都有,加强对赈济工作的监督。”

    第二天“通往兰州各个交通要道的各地官府都开始开仓放粮,设置了赈济点,灾民陆陆续续在那些地方停留下来,到达兰州城的灾民不会太多了。”

    这个公告最实在,兰州城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三天“驱赶灾民离开本地的那些父母官,被当地的监察御史,一纸诉状告了上去,免官的免官,降职的降职,入狱的入狱,这股歪风邪气被刹住了。”

    第四天,兰州本地的监察御史到了,常知府特地安排刘大牛参加了接风宴。

    刘大牛不想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是一个层次的,李小红劝他:“以后还是要适应这种出头露面的生活,自家既然现在己入了地主的行列,就得适应自己的身份,哪怕是追随末尾,也应该去露个脸儿,要不然别人以为你拿腔拿势。”

    “一次请不到,二次请不到,三次旁人再不会请你了,请你是给你面子。”

    刘大牛想想也是,在刘家庄村里,大凡请客你不去,二次就没人叫你喝酒了,谁也不缺那个酒友。

    接风宴一点都不奢华,很朴实。饥荒年景,谁都不想惹那个是非,因为万一被人诟病,吃的是民脂民膏,想分辨清楚不容易,就和现在的8分钱毁掉人的一生,是一样的。

    尤其监察御史负责纠察百官,重名不重利,为了那点子清名连皇帝都能谏,谁也不想在监察御史面前露富,万一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就不好了。

    知道灾民数量不多,府城里的百姓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由得放宽了心思,开始琢磨这些人的用途。

    有那心里活泛的,就开始要买人,雇人。现在人手多便宜啊,连城里的剃头匠王二麻子都跑来想给自己买个媳妇。

    好在李小红打算的好,早早就给知府大人说好,要雇些农妇,第一批灾民到达的时候,就官府最大的粥棚旁,设了个点,开始招人。刘大妈这几日就是在城门外负责挑人选人。

    李小红把挑来的人安顿c甄别,放置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连续几天都不停地接人c安置,庄子上的人也都跟着忙得团团转,厨娘从早到晚地准备饭食,灶下的热水也全天准备着,七仔的马车一刻不停地跑着,在庄子与城门口的招人点来回穿梭。。

    最近李妈妈感觉精神越来越不济,越来越多的时间待在空间里,李小红特地为她在池塘边建了一个小房子。

    傻姑一如既往陪在她身边,照顾她的日常生活。每天大宝小宝放学回家,李妈妈才出来与大宝小宝亲热一阵。

    李妈妈感觉待在空间,精神更好些。

    李小红已经请了几位大夫来帮李妈妈调养,大夫只说人老了,自然状态,有良心的大夫开了些三七粉什么的,没良心的开了人参荣养丸,便宜的贵的补药c调理药都吃了,李妈妈却没有大的改善,药医不死人,医人不医命,李小红一筹莫展。

    刘大牛把李小红给他新安置的饥民们,分派给各老练熟手,带领他们熟悉庄上的生活和种植方法。

    李小红把人交给他的时候,只安排让他考察一下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