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浣衣女 >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明宫内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明宫内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洪荒少年猎艳录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飘飘欲仙   乡春   我的年轻岳母   隐婚老公深夜来   院长的儿媳   一夜强宠:禁欲总裁强制爱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城里繁华丝毫不受全国饥荒的影响,歌照唱,舞照跳,大唐长安仍然是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c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可是大明宫内皇上李世民忧心如焚,这饥荒还没过去,又传来四川水患,建州的老鼠又冒出来,你说这老鼠怎么杀不尽,斩不绝。

    难道真的是自己杀气过重,上苍给予的惩罚。

    然而帝者无亲,霸者无情,尸山血海铺就漫漫帝王路,从来不止是敌人的,也包括自己血亲骨肉的。兄不兄c弟不弟c父不父c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俱在一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

    若是自己讲究兄友弟恭,骨肉亲情,自己这一支只怕早就灭绝了。

    李世民坚定着自己的决心,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要不是自己先下手,遭殃的就是自己,若不是自己当时壮大了天策府,得到关东豪杰的归心,使父皇投鼠忌器,没法把自己舍弃,把自己的下属卸磨杀驴。只怕自己也和两位兄弟一般,儿孙无人幸存。

    天下平民都在忍饥挨饿,皇上忧心得吃不下饭,皇后就要做出母仪天下的表率,要求三宫六院节省开支,许多皇商的销路都被砍断了,原本云家也在被缩减的范围内。

    且不说大明宫里皇帝夫妻怎么折腾,就看云家上下凄凄惶惶,消息一传来,云家主持生意的大老爷和二老爷难过得都绝食了。

    现在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来做衣服,做绣品。连皇宫里的销路都断了,云家可怎么办呀?今年云家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呢?

    经过多方的奔走,托关系,走门路。官里只传了一句。只有等饥荒过后,皇上c皇后心情变好了,才能重新恢复宫里的供给。

    就在云家老小觉得前景堪忧时,云十三娘回来了,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了宫里的王大总管,居然被接见了,居然呆了好一阵子,居然被好言好语的送了出来。

    没几天过了就传来消息,公布出来的购销名单中,云家的份额没有缩减,也不知是有人看云大娘和王大总管关系好,多多拍马屁,还是王大总管暗地里的关照。

    总之,云家上下恍然大悟,老祖宗就是有慧眼,打小偏心十三娘,偏心了这么多年,果然是有道理的,看这母女两人多有福气,一个孤女攀上了这么好的婆家。一个被夫家摒弃的妇人,攀上了宫里的王大总管,你说人家咋这么有运道呢?

    只有羡慕的,没有眼红的,毕竟云家每一个人都沾上了好处,云家空前的团结和睦起来。

    每个人都认为,这主要归功于老祖宗持家有道,慧眼识英雄。

    老祖宗也坦然打开了自己的私人小库房,给三姐添妆,以前想偏心,还担心儿媳妇孙媳妇有意见,现在可好,大家都知道,十三娘有了宫里的关系,可以光明正大的偏心喽。

    就说心胸宽广c自强努力的女人应该会有好报,她眼巴巴地看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十三娘有好报的一天。

    繁华的大明宫因为皇后娘娘的贤惠,缩减开支,曾经灯火辉煌的宫殿,现在变得黑沉沉,一队队的太监宫女打着昏黄的气死风灯,穿行在其中。

    王德王大总管,安静的低首站在屋外。那屋里传出来“噼里啪啦”的声音,知道皇上又把奏章扔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民们闹饥荒,地方上闹灾害,军队闹暴动,各地要粮c要救济的折子,如雪片般飞来。

    王大总管抄起旁边小太监手里的盘儿,送了进去,得让皇上消消火,天天这样忧心,夜不能寐,这可怎么受得了?

    他换了一副笑脸儿,热情洋溢地对着愁眉苦脸的皇上说:“皇上有好消息,奴才的家乡赈灾赈得好,虽然受了冰雹灾害,可补种得及时,今年还能收一茬,整个甘肃道没有上报要求救济。”

    李世民登基不过十几年,已见鬓间白发。他闻言大喜,“快快把甘肃的折子,给朕翻出来。”

    甘肃的折子中规中距,文采也不甚出众,就象甘肃道给人的感觉永远灰楚楚的,除了黄沙就是黄沙,纯粹的制式公文,淹没在折子的海洋里,很难发现。

    折子里只说,甘肃道本身受灾,不是很严重。只是受到周边省市灾民的骚扰,治安秩序有些混乱。在知府衙门的有力组织下,本地大户纷纷捐粮c捐款。

    目前受灾片区的补种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因灾害引起的粮荒,将于秋季收获完成后全面平息。

    在府兵的帮助下,治安也恢复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好折子啊!”李世民感叹道,“这真是朕今天看到的最好的折子,通篇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没有提出跟朕要一颗粮。”

    李世民激动的转身对王德说:“这样的官儿要好好提拔,发挥他的作用,让他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

    王德吓了一跳,这是不是叫好心办坏事儿,赶紧说:“此人刚刚才提拔上来。在提拔速度过快吧?”

    “而且该地灾害平息,主要功劳在于当地民众捐粮捐得多。这位官员到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人还是要在他熟悉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对,不如给当地的捐粮大户发个表彰,以儆效尤。”

    “奴才认的小兄弟,听说,在此次捐粮中,也带头捐了不少粮。”

    “你结拜的兄弟,来说说怎么回事儿?”

    昏黄灯光下,夜已经深了,两人还在津津有味的说着,那穷乡僻壤里的一家人。有可爱的双胞胎,有身残志坚的男主人,有热情纯真的女主人。

    两人还特别会种菜,冬天里也能种出香甜的瓜果。

    “谁在里面?”

    雍容华贵的皇后,站在院中,听着屋内皇上爽朗的笑声,低声问旁边的随从。

    “是王大总管。”

    皇后轻轻舒了口气,只要不是后宫嫔妃就好。

    她击节赞叹道,“王大总管在潜邸时,就一直照顾皇上,越来越有心得,越来越周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