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浣衣女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厚脸皮的常知府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厚脸皮的常知府

推荐阅读:

    府城外的近郊农庄里,知府常大人带着同知(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高官兼任市长,同知则为唯一的副市长。)和一帮幕僚,在各个农庄的田间地头视察。

    兰州城里的平民和城外的饥民相当一部分被雇佣来种地,代价是每天两碗稠糊糊。这待遇比城里的人要好得多,城里人一天才能买二两粮,要掏钱的!掏钱的!掏钱的!

    城里偷偷囤粮的大户怕官府长期供应粮食,趁着现在粮价还高,也开始卖粮了,部分粮店已经开张,虽然还是限购,可城里人心已渐趋平稳。

    常知府看着农民们细致的把密密麻麻的秧苗分成一株一株,再重新种下去。不忘在每一棵苗下放一捧原来根上带着的土。这样成活率才高。

    蹲的太久,猛的站起来就眩晕,常知府晃了晃。旁边的人赶紧扶着他。

    常知府在小地方呆惯了,当大家长当惯了,且他刚到府城,临危受命,手底的人还没收服。只能事事关心,事事都要过问。这段时日忙于城里的赈灾,城外的补种,原来壮实的人,这才到府城短短不到一月时间,已经瘦得快成纸片人了。

    常知府深感管的人越多,付出的辛苦越多。职位越高,责任越重!

    看看农庄里一片一片绿油油的秧苗,常大人吐出一口气,等到收获后就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睡个好觉了吧!

    府城内知府衙门后院,常太太也是殚精竭虑,常知府天天在外面忙得不着家,留她一人应付那些富户豪绅。

    那些富户豪绅抓不住常知府,抓住常太太也是一样的。枕头风在哪里都有效。

    常太太每日忙着接待那些富户豪绅家里的夫人c老夫人c小媳妇,人生处处皆战场啊!

    你看陈将军的夫人,已经成为她家中常客,自己来了都能随意的指挥人干活了。

    “绿柳啊,昨儿上的茶,有点涩,今天给我换一种花茶吧!”

    “红桃啊,给我上点心吧,我早饭还没吃呢。”

    常太太不敢应这些夫人们的任何要求,谁知道需要多少粮食填补呢。

    尤其这个陈将军的夫人,她可是为了军粮而来,按规定军粮由本地筹措三分之一,其余全是中央拨付。

    目前全国性的饥荒,军粮就只好拖欠着,谁都知道,军粮不足,军心不稳。

    可是人只能先顾着眼前,若是城里的人吃不上饭,只怕这知府衙门立时就要被人砸了。

    兰州城内新开张的官府粮店里,常知府看着粮店后面仓库里摞的高高的成袋成袋的粮食。

    这可是用城里几百个农民换来的,那几百个人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没有家室拖累,会种地。用为官府种地的名义征用的,就算一直不回去,也不会有家族和家人找上门来。

    他不知道李小红把这些人运到哪里去了,对方只说要送往远方的小农庄。想来这些人在这里是做农民,到那边也是做农民,他和李小红打的交道多了,那是个善良得有些懦弱的人。

    这些人在李小红手里,不仅能保住身家性命,应该过得比城里好,就冲李小红能拿出这么多粮食,这些人就不会饿肚子。

    一派繁忙景象的空间里,农民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在锄草c有的在打虫c有的在浇水c有的在收割。每一片地的成熟速度都不同,导致不能大面积种植,所有的人都是忙的不同的工作。

    李小红暂停了青苗的供应,因为空间最初改良的地块出了些问题。

    李小红仔细地观察着空间里生长最快的一片土地,那是最初她深翻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也是最初给大宝小宝提供许多零食的土地,李小红对这块地最熟悉。

    可是这片地最近开始泛白,这是不正常的,土壤开始不吸水,植物生长速度变难,这阵子这片田发挥了大作用,基本上一多半的秧苗产自这里。

    找了富有经验的老农来看,说是浇水次数过勤c浇水过多造成土壤盐渍化,植物就象泡在盐水里一样,能长得快么?

    那两个研究人员惶恐的站在一旁,没有研究出空间的界限所在,未能及时发现空间的异常,这是他们的失职!

    这是涸泽而渔啊!李小红心中叹息,这块地的生长速度最快,主要负责青苗的养育。种子刚播下去,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因此,浇水比较频繁。

    而不等庄稼成熟,就被成批的运出去,运出去的时候还带了空间的土出去,空间的土层越来越薄。

    虽然从外面运进来肥料和土,但是空间的同化能力有限,外界的土壤和空间本身的土壤不能相比,就象外界种地一样,熟土地和荒地的产量不一样,导致了目前生长速度减慢,土地盐渍化板结。

    李小红拍拍手站起来,“种一茬黄豆吧,养养地,缓一缓,注意要轮换种植,不能一直只种一样,地也有营养不良。”转身便去看下一块地。

    那两个研究人员愣出了,难道不是砍头,不是挨鞭子,最轻也得是个滚蛋吧。居然给了他们补救的机会。两人感激的跪下抱拳:“夫人,大善!”

    李小红吓了一跳,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边的人怎么动不动就跪呢?对她行这么大礼合适吗?

    兰州城外新农庄里,常知府屈尊降贵来到刘家。

    近日,刘家农庄不出产青苗了,眼瞅着一片大好形势,不能维持下去,常知府着急了:“敢问刘夫人,最近秧苗的产量少了很多。不知是何原因,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呢?”

    常知府这是恨不得自己撸起袖子,帮李小红庄上的农民们种地去,关键时刻怎么能掉链子呢?

    端坐在堂屋正中间主人位的李小红有些踌躇,这个怎么解释呢?

    一旁站着的刘大妈,略略上前半步,沉稳的答道:“刘家在古浪县所有的青苗,可是全都运上来了。新养育的苗毕竟需要时间。”

    常知府有些面皮发黑。虽然有着条件交换,就算没数,他也知道青苗的量远远超过当时的约定,多出来的都是没有掏钱的,这样理直气壮的来质问人家,这脸皮可真厚啊!

    刘大妈就差明着说了,常知府有点挂不住,这女人这么尖酸刻薄,难怪一辈子嫁不出去,他暗暗地腹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