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都市言情 > 大明女皇 > 《大明女皇》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明女皇》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推荐阅读: 小雄的故事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都市偷心龙爪手   人生得意须纵欢   极品好儿媳   交换的妻子   总裁被压记   飘飘欲仙   欲望华陵   老王退休的幸福生活   娘子的小心机   极品儿媳妇   我的年轻岳母   阳光正好   总裁大人,要够了没!  

    万历没有经过内阁审议,直接发了中旨,给了李如松李如柏兄弟俩新的任命。

    内阁里虽也传出来几句非议,但对待两位军功赫赫的将军如此任命,似乎也没有过硬的理由反对。

    不过,任命的旨意送到了李成梁的宁远伯府里,兄弟俩领了旨,却又没了下文。

    李如松没有即刻奔赴辽东上任,李如柏也没有离京去宁夏。

    他们二人在京城又滞留了一段时日,接受各种官员的贺礼。

    李如松对这些并不是太感兴趣,可是架不住他的父亲李成梁执意如此

    父命难违,兄弟俩也只能跟随着父亲一起迎来送往的招呼客人。

    宁远伯李成梁现在是扬眉吐气了。

    他的内心积郁已久,这回终于翻身了。

    追忆往昔,李成梁不胜感慨,他在辽东耕耘数十载,保得地方一片安定繁荣,各部族没有哪一个敢闹事冒头的。

    然而,这并不能换来什么好结果。

    满朝上下,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们并不打算替自己一句好话。

    雪片一样的奏折递交给了皇帝,说自己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万历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却把这些奏折上写的内容转给自己看了。

    这个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意思非常明白了。

    这种压力之下,李成梁只能‘主动’上书给万历,请求辞去辽东总兵之职。

    然而这口气他一直咽不下去,人在京城里赋闲,思路也没闲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于各地的军务都了若指掌。

    之前宁夏哱拜之乱的时候,李成梁也曾请求出征,后来的朝鲜,包括现在西南的杨应龙,李成梁都曾上疏万历,要求披挂上阵,为国讨逆。

    不过这些奏折递上去之后,都是石沉大海,连个响声都没有。

    这一年,是李成梁扬眉吐气的一年。

    先是宁夏,再是朝鲜。

    大儿子李如松战功显赫,现在看来,说他是万历朝的第一名将都丝毫不为过。

    二儿子李如柏也跟着他哥历练出来了,被陛下封了宁夏总兵。

    而且两人兄友弟恭,关系也很好,这也是他李家之福。

    有了这些争气的儿子们,李成梁放下了重重心事,感觉自己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

    各个官员络绎不绝的拜访持续了半个月左右,从天南海北搜罗来的礼物在宁远伯府里都摆放不下了。

    兄弟俩才终于抽开了身,领着圣命各奔东西了。

    李如松意气奋发的奔赴辽东上任了,可以说是正得意满正当时。

    胞弟李如柏担任了宁夏总兵,自己回到生养长大的辽东当总兵。

    还有几个参与朝鲜战事的家族亲兵们也都得了不少封赏,可以说放眼整个大明天下,风光一时无两。

    在朝鲜屡立战功的浙军也获得了不少封赏。

    除了一部分浙军去了日本做驻守军,朝廷把其余的浙军都分配到蓟州去了。

    这里是戚帅生前待过十年的地方,浙军兄弟们对这个任命无不欢欣雀跃,欣然前往。

    他们在刚提了参将的戚金带领下,也已经奔赴蓟州去了。

    不过李如松心中也还是有一点点遗憾的,那便是秦良玉没能随他一起赴任。

    想起这事儿,李如松不禁哑然失笑,心里一阵腹诽。

    之前她整天念叨着要在辽东施展一番拳脚,说要整治努尔哈赤那建虏,真有机会了,却找人送来了消息,说是要在蓬莱替戚继光的夫人王氏守孝半年。

    半年啊

    李如松心想,估计很快就会过去吧

    出了山海关之后,李如松带着一千家将是风风光光的上了路。

    一路上,沿途各州府衙门还有驻守军队的将领们无不张罗着欢迎仪式,有动静大一点的,跟李家关系较近的,还摆了宴席,有一些跟李家关系不那么亲密的,也都备下了丰厚的礼物孝敬这位大红人。

    李如松一开始还推脱了几下,后来发现盛情难却,很多还是他们李家门下的老人。

    想了想,自己风光了,就把辽东的故交们都忘了,好像也不是那么个事儿,便改了心思,照单全收了。

    十日之后,李如松带着他的一千家将顺利抵达了辽东的首府辽阳。

    到任辽东总兵,李如松倒也不敢怠慢,他立刻找了熟识的一些辽东老人,一一问话。

    这么一来二去的,折腾了天才摸透了辽东的局势。

    李如松完全没想到,辽东已经变成了这幅样子,跟他当年离开的时候相去甚远。

    不过,李如松的赴任还是改变了许多事情的。

    原本磨刀霍霍准备一决雌雄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联军消停了,双方都冷静了下来。

    他们心里清楚的很,李如松的到来意味着辽东要变天了。

    以前李成梁在的时候,任何一个部落稍微有点冒头的趋势都会被无情的镇压,直到被打的七零八落失去威胁为止。

    曾经有个部族,只是召集了几家部族,开了一个小型的聚会而已,就被李成梁亲自带兵冲到会场去剿灭了。

    所有参会的首领都被杀了个干净。

    至此之后的许多年,辽东任何一个部族都不敢跟其他部族搞联谊活动了。

    现在李如松来了,尤其是海西女真这边,他们可是联合了九个部落要闹事,这岂不是往李如松的枪口上送?

    因此,打从听到京城里的消息,说是李如松要做辽东总兵,这个联盟就原地解散了。

    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紫禁城,养心殿里。

    万历皇帝面色铁青,喘气声沉重。

    雕龙秀凤的精致桌案上,杂乱摆放着十几本奏折。

    这些奏折里,有一如既往的劝立太子的,还有汇报京城之内出现一本奇怪书籍的。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大臣们翻来覆去的说,万历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应对,那就是看完就忘了,所以他丝毫不会被惹怒,也不会为此心烦。

    让他心情烦躁的是御史任养心递上来的一个折子。

    “李氏兵权太盛。姻亲厮养分操兵柄,环神京数千里,纵横蟠据,不可动摇。如柏贪淫,跋扈尤甚。不早为计,恐生他变。”

    稳坐深宫几十年不上朝,但是大权却并未旁落他人,万历玩的就是一手权利制衡之术。

    这些年,朝堂上的大臣们已经换了好几拨了。

    今天齐党得势,明天楚党崛起,后天浙党又呼风唤雨了。

    万历对这一切都是洞若观火。

    他们在前朝斗的欢,自己才能在后宫坐得稳。

    只是,现如今出现了一个李家

    坐在养心殿里,万历皇帝眼神幽幽的看着窗外。

    “王安,朕问你,东厂在蓟州和辽东都有人手吧?”

    一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麻利的跪在地上,如实禀道:“皇爷,这些地方都有咱东厂的番子。”

    捏了捏鼻梁,万历皇帝阴沉着脸说道:“给他们安排几个差事吧。”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