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都市言情 > 逢春 > 正文 67.第 67 章

正文 67.第 67 章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洪荒少年猎艳录   万界神主   少年啊宾全文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美人录   飘飘欲仙   狼仆人   极品儿媳妇   九流术士(Ⅰ,Ⅱ部)   神话之复活时代   南宋悍将   都市神级红包群  

    ,最快更新逢春最新章节!

    天色还未亮, 赵逢春坐起, 眼神涣散,发现自己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房间。

    待看见床头的大红色新衣时, 目光一闪才有了焦距。

    门咚咚作响, 外面的女声喜气洋洋。

    “逢春啊, 快开门醒醒, 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 西头儿请得人来了, 等着给你化妆梳头呢。”

    赵逢春倏地笑了,笑意却不达眼底,是无奈,是妥协, 是落寞。

    高考已经过去快半个月了,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

    她才十七岁,便已成了新娘。

    *

    天色尚暗, 风吹的墙上的红对联簌簌作响, 院门口晃荡的红灯笼透着诡异的红光。

    赵逢春穿着红色的中式嫁衣,走出了房门, 面前的院子陌生又熟悉。

    这不是她的家。

    赵勇家嫌她家不吉利, 会给他们家带来晦气,让赵逢春从邻居家里出嫁。

    都说借娶不借嫁, 但是在钱面前, 什么习俗什么讲究都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就像是她出嫁, 家里唯一的亲人却不在, 所有人都帮忙瞒着她此时还躺在医院的爷爷。

    只是为了她能和赵勇能顺利结婚,用赵勇家出的彩礼钱把欠他们的债给还了。

    赵逢春站在屋子门口,透过院墙看向自己的家里,空旷旷地没有一点喜气。

    她家住村东头儿,房子是十几年前盖得,楼房。

    那个时候都还穷,村子里遍地是瓦房,就算是有几家人盖了新房子也都是盖得平房,赵逢春家的楼房在村子里是独一份儿,直到现在赵逢春仍然还记得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儿们羡艳的目光。

    即便是后来大家都有钱了,陆陆续续地将房子翻新,盖楼房的也只是少数,赵逢春家的楼房还是很招眼。

    但是赵逢春家里怎么有资格住这么好的房子呢?

    打开大门,里面空旷旷的,像是好久没住人的样子,也就一侧的偏房看着还有点人气儿。

    整洁和破落并不矛盾,用一个“穷”字可以完美概括。

    楼房的门和窗户早就被砸烂了,现在正中的大门用几块木板挡着,窗子全部是空的,从院子里一眼可以看见屋子里整整齐齐堆着满满的麻袋。

    麻袋里装的是收下来的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但是没有一袋属于赵逢春他们。

    赵逢春和她爷爷就住在一侧原来准备作厨房用的小平房里,厨房则是在院子里简简单单搭了个灶台。

    楼房再破再不好,也没有人能容下他们去住。有一家提出来用楼房存放东西,接下来就是第二家第三家,她家的楼房算是村子里的公共场地。

    如果不是因为那些人嫌房子里死过人不吉利,她连这个破家都没有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赵逢春和爷爷无处可去,就在她家后面荒废了的破房子里,刮风漏风,下雨漏雨,时不时还会从房顶上掉下一层土或者半片瓦。

    有一天半夜里下起了雨,赵逢春盖着条劣质的红绸被子,噩梦惊醒,满身都是红,年幼的她还以为自己流了很多血,就要死了……

    她一点都不喜欢红色!

    *

    本该是高三最紧张的一段时间,爷爷却突然病倒,爷孙俩相依为命,赵逢春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到家里照顾病重的至亲。

    多年前赵逢春的爸爸说走就走了,却给家里留下了一屁股债,几乎全村人都是她家的债主。

    债务缠身,赵逢春的爷爷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临老退休了却开始冒着高龄跟着村里的建筑工队当小工。

    可是欠得实在是太多了,她爷爷搬砖提泥累死累活,节衣缩食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来的钱都用来还债了,这样窘迫的生活过了快十年都还没还清。

    村里人多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养女无用,认为女孩子家家的识个字不当文盲就得了,没必要花钱供她上学。

    像赵逢春这样的小姑娘早就自愿非自愿地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了,债主们自然冷嘲热讽过,但是赵逢春的爷爷说什么也要供赵逢春上学。

    爷爷说,不求别的,只求她将来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赵逢春也不想辜负爷爷的厚望,努力读书,立志考上大学将来挣大钱还了债,让爷爷安享晚年。

    可是还没高考呢,爷爷病来如山倒,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没了,还要帮老人治病,赵逢春一个还在上学的小姑娘能怎么办?

    难不成抛下重病的亲人不管不顾,自己跑了一了百了?

    就算是杀了赵逢春她也做不到。

    村子里的人来讨债的时候,赵勇拦住了,说钱都他还。

    非亲非故,赵勇凭什么帮她还?一个外出打工自己生活都顾不住的人,他又哪里来钱帮她还呢?

    只有一个办法,赵逢春嫁给他。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是差不多这个年纪结婚,赵逢春的同龄人有些孩子都生了,不算奇怪。

    不到法定结婚年龄不要紧,办场婚礼喝喝喜酒,结婚的事十里八村都承认。

    眼看赵逢春家里这样没法儿还钱了,不想自己的钱打水漂,那些人就纷纷派自己家里的女人到赵逢春这里游说:赵勇人老实心眼儿也好,也一直中意你,多好一桩婚事……

    但是赵勇有个厉害的妈,他爸怕老婆,他妈当家。只要他妈说一声不,这桩婚事就铁定不成。

    村子里的女孩儿年纪一到,就有好事的姑婆阿姨上门说媒。

    单论个人的条件,赵逢春样貌学历在村子里样样不差,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登门——她家的情况太糟了。

    那天赵勇提出来不让她考大学,赵逢春抽回了自己的手,几乎都没有犹豫地地就答应了:“反正我还要呆在家里照顾爷爷,也没时间学习。”

    债主步步紧逼,赵勇的妈妈提出来那样的条件,赵逢春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赵勇家承诺帮赵逢春还债,并且给她爷爷看病,赵逢春点头了。

    这场婚礼,赵逢春其他什么都没要。

    现在的小姑娘要求都很高,要有车有房,家里什么现代化工具都备上,彩礼钱也要狠狠敲上一笔。

    买车子的钱、盖房子的钱、彩礼钱……林林总总算起来娶个媳妇也得不少钱,娶赵逢春虽然要还债治病,但是她什么都不要,不用盖房子也不用买车子,进门后因为钱的事还能拿捏得住她,赵勇的母亲一合计,是笔好买卖。

    村子里有什么话都传得特别快,当赵勇母亲的话传进赵逢春耳朵里的时候,赵逢春想了想,的确,是笔好买卖。

    她把自己给卖了。

    *

    答应赵勇之后,心死了,赵逢春留在家里照顾爷爷,没有再回学校。

    当初走得急,赵逢春的书本和复习资料全部在学校里没带,她就真的没再碰过书。

    赵逢春迟迟不回学校,家里也没个电话,班主任打到了邻居家里。

    赵逢春提出来不上了,老师苦口婆心半天,到最后赵逢春还是说她不上了,老师生气地挂了电话。

    没想到第二天班主任就从县城来她家里了,知道了她家的情况,虽然可惜,但是实在无能为力,只能帮赵逢春把她留在学校里的书本和复习资料送了过来。

    老师临走前拍了拍赵逢春的肩膀,长长地叹了口气,“逢春啊,你要是想通了,高考的时候来找我拿准考证。”

    人骗不了自己,每当闲下来的时候,赵逢春总忍不住拿出书来翻一翻,拿出题来做一做。

    赵丽见了,告诉了她妈妈,赵勇的母亲嘴皮子功夫了得,害怕她真的闹到爷爷面前,赵逢春刚刚复燃的星星之火再次熄灭。

    高考前夕,赵逢春心里还是放不下,偷偷地跑去参加了高考。

    梦里是真的,她碰到了一个男人,一个可怕的男人。

    她听到别人喊他“陆先生”,那个姓陆的男人,自此成了赵逢春的噩梦。

    那天赵逢春在医院睡着后,那个男人果然准时把她叫醒,上午把她送到了学校参加考试,中午又把她接回了酒店里,晚上送她去医院上药,第二天又是如此,只不过考完后赵逢春就急匆匆地逃走了。

    她一点都不想再见到那个男人。

    虽然后来他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见一点先前的暴戾,但赵逢春还是怕他。

    男人掏枪时轻轻吐了几个字,赵逢春其实看到了——那就去死!

    他是个疯子,不要命的疯子。

    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男人回眸,正对上赵逢春的视线。

    赵逢春来不及躲闪,就看见男人垂在身侧的手稍稍抬起朝她勾了勾,像是在召唤一只小狗。

    心神一晃连忙转过了头,赵逢春的手无意识地摸了摸耳垂。

    习惯性的小动作骗不了人,确定里面的人明白他的意思后,陆远帆勾唇一笑,潇洒地转身而出。

    赵逢春眉头轻蹙,突然有点怨憎自己的好视力,心里乱成了一团。

    然而敬酒还没有完,那么多人看着,赵逢春只得强颜欢笑,跟着赵勇一桌桌转过去寒暄。

    说是敬酒,其实主要还是让新娘子跟着新郎认认人脸,不然以后见面都不知道叫什么就尴尬了。

    村里人说话都习惯大嗓门,笑声调侃声喧闹声环绕在耳边嗡嗡作响,赵逢春的心越发烦躁。

    一桌桌过去,赵勇也有点心累,注意到赵逢春的脸色不太好,关心地问道:“蓬蓬,怎么了,是不是累了?”

    赵逢春朝他笑笑,轻抚额头,“可能是刚才喝了点儿,头有点儿晕。”

    “我早说了让你别真喝,你偏不听,”赵勇嗔了句,又体贴地建议道:“一会儿这屋敬完,你就回屋歇着,外面那些人更能闹腾。”

    婚礼席位有讲究,这间屋子里都是身份比较重或者和赵勇家关系亲近的人,需要敬酒喊人,再往外则是远亲或者赵勇同辈同龄的人,去不去没什么问题。

    特别是外面还有赵勇的一帮朋友,关系好顾忌没那么多,肯定拼命灌他们酒,闹新娘什么的估计也跑不了。

    赵逢春之前见识过他们的厉害,还真的不想过去,赵勇都主动开了口,她就半推半就地应了。

    见这个屋子的人敬完,赵逢春松了一口气,准备回赵勇的房间静静,赵勇还要去外面喝几轮儿。

    赵丽早就跑没影儿了,这时候兴冲冲地跑到了王静的身边。

    “静子静子,我打听到了,你猜那是什么人?”赵丽用手指了指于伟所在的方向。

    王静很捧场地追问,“快说,谁谁谁?”

    “那个胖胖的是个大导演,叫于伟,拍过的电视剧我们都看过呢,就去年可火的那个古装剧《丽人行》就是他拍的,还有什么来着,我忘了。”

    “你听谁说的呀?”

    “赵敏佳(村长女儿)啊,她听她妈说的。”

    “哦哦,”王静眼珠一转,好奇地追问,“那他身边那个酷酷的帅哥是谁啊?”

    赵逢春正走着也不禁竖起了耳朵,她只知道那个男人姓陆,还是听酒店的服务员说的。

    然而没听到理想的回答,赵丽摊了摊手,“赵敏佳也不知道,可神秘了,好像是胖导演的朋友。”

    “你小声点儿!”王静拍了拍赵丽,指了指离她们不远的于伟,她嗓门儿那么大也不怕人听见。

    赵丽连忙点头放低了声音,她刚才光顾着说得开心了。

    王静和赵丽抱团凑在一起咬耳朵,赵逢春站在旁边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还是王静看到挥了挥手,“那个蓬蓬你先走吧,我一会儿还要上个厕所,我上完再去找你。”

    “嗯,那我先回屋子去了。”赵逢春点头应声。

    赵逢春快步朝屋子走去,身后赵丽咋咋呼呼的声音不断传来,“你说导演过来是不是选人拍戏的啊?很有可能啊,那个帅哥可能就是个大明星。你说我要是被选上了……”

    *

    进屋后赵逢春立马关上了门,甩了甩头呼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躺倒在了床上。

    头被扎地一疼,赵逢春才意识到自己盘起的头发里还插着根簪子,怕一会儿还要见人弄乱了头发,赵逢春起身坐到了一旁的沙发上。

    房子隔音不是很好,喧嚣不绝于耳,但是闭上眼,就是一个清静的世界。

    思绪纷杂,眼前突然闪过了男人的脸,赵逢春心累地睁开了眼,才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成了一团。

    “我在外面等你。”

    在她给陆远帆倒酒的时候,他轻轻说了这么一句话,才让赵逢春失了神。

    他朝她勾手,也是提醒她记得过去的意思。

    赵逢春并不准备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私情呢!

    她和他不熟,一面之交,她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

    只是不去的话,那个姓陆的男人那么变态,就怕他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

    不去想了,清者自清,村里这么多人看着呢。

    昨晚就没睡好,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到现在还没歇过,赵逢春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渐渐地陷入了沉睡。

    烦忧多梦,赵逢春白日短暂的睡眠也做了梦。

    *

    她梦到了她的爷爷。

    小时候,赵逢春的爸爸刚走,讨债的人就挤满了她家的房子。

    小小的她躲在门后面偷哭,她看见她的爷爷,只身站到了楼房顶上。

    还以为他要寻死,底下的人叫得叫骂得骂乱成了一团。

    赵逢春的爷爷举起了手,声音震天,一个人就把院子里所有的嘈杂声压下。

    “我赵树林,在这里跟乡亲们发誓,账本上都记着呢,我家欠你们的钱该还的一分都不会少!我才五十多,身强体健,我还有一二十年的活头呢!只要我活着一天,就给你们挣钱还债,有一还一,有二还二,要是等我死了还没还清,我赵树林就不进赵家祖坟,不入赵家祠堂!”

    这誓言不可谓不毒,对那个年代的老人来说,不进祖坟不入祠堂意味着死后孤魂野鬼,无颜见列祖列宗。

    人群议论纷纷,一个五六十的老头和一个七八岁的女娃娃,都是一个村里的,祖上同一个祖先,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们也不愿意过来逼债啊。

    “行了,你们非得把人给逼死才罢休啊?”

    “树林儿你们也一口一个叔叫着的,他什么人你们还不清楚,说没有就是没有!”

    “都先回家,你们林叔说还就会还的,少不了你们的。要是人没了,你们就去跟老天要吧。”

    “树林儿你快下来吧,钱的事不急,慢慢来!”

    最后村里几个年长的把人给清走了,将楼上的爷爷叫了下来,商量她爸爸的丧事。

    赵逢春还记得房间里烟雾弥漫,愁云密布,几个老爷爷坐在一起,响起一声声的叹息。

    那天晚上,爷爷抱着脏兮兮的她抹眼泪,“蓬蓬啊,以后就得跟着爷爷过苦日子了,不能吃肉,不能买玩具,也不能穿漂亮的新衣服了……”

    她的小名叫蓬蓬,她妈妈起得。农村都觉得贱名好养,但是她城里人的妈妈不愿意,嫌低俗土气,于是就给她起了莲蓬的“蓬”字,小名叫蓬蓬,也正好配爷爷起的大名“赵逢春”里的“逢”字。

    这是爷爷最后一次哭,也是最后一次叫她“蓬蓬”,后来他都叫她“逢春”。

    那个女人起的名字,叫起来都让人觉得仇恨。

    从今以后,她爸爸死了,她的妈妈也死了。

    赵逢春擦干了眼泪,主动抱住了爷爷,声音脆脆,“爷爷,等逢春长大了,会帮你还债的。”

    后来爷孙俩相依为命,过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爷爷从没有怨天尤人。

    小时候,爷爷总对她说:“逢春啊,你的名字是我起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希望。你要相信,枯木终会逢春。”

    后来的无数岁月里,她常常在想:如果她不叫逢春,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苦难?如果永远是春天,她何必去盼望着逢春?

    转瞬十年,生活终于将那个健朗乐观的老人压垮了,爷爷病来如山倒,躺在床上下不来床。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噩梦,老眼含泪,拉起了赵逢春的手。

    “逢春啊,等我不在了,你也一定要记得还清咱家的债,不然我下去没脸见祖宗爷啊!”

    爷爷把那个从不让她碰的账本儿拿了出来,赵逢春翻了翻,轻轻的本子,重的像山。

    这十年来爷爷还了不少,但是还欠着二十多万,二十多万啊!

    眼看爷爷重病,村里就又有人来催债,多则几万,少则几千,说多不多,但都是钱啊。

    赵逢春对乡亲们的感情很复杂,说他们不好,他们十年来没要一分利息;说他们好,他们却步步紧逼。

    爷爷再次提起了他曾经的誓言,他不进祖坟不入祠堂。

    爷爷这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前半辈子受人尊崇,却因为他的儿子儿媳,后半生饱受苦难。

    他跟孙女说让她把他一把火给烧了,把骨灰撒到祖坟上。

    赵逢春怎么忍心?她的爷爷,那是她最亲最爱的人啊!

    她就是死也要把债给还上,让爷爷安心长眠。

    “没事没事,你哥的西装一千多呢,新娘子的衣服是租的,多穿一会儿又不要钱。”邻居大妈看不过去替赵逢春说了句话,大喜的日子讲究和气。

    有人却没有这个觉悟,赵丽一听瞪大了眼,愣是跟邻居大妈顶起了嘴,“嘿,感情不是花你家钱,要是衣服脏了破了婚纱店让我家赔钱咋办,你出啊”

    赵丽和她妈一样有一张不饶人的嘴,却没她妈有眼力见儿,说话不过脑子,小小年纪在村里并不遭人待见。

    赵逢春家里没人,结婚几乎就是靠邻居大妈操心,本来赵丽她妈非得让赵逢春从她家里出嫁就不乐意呢,被赵丽这么没大没小地顶撞好脾气也磨没了。

    “行了小丽,不就是你妈没让你穿新衣服么,有气去找你亲娘去,跟你嫂子这儿闹个啥”

    “我,我哪有!”

    “赵丽,你要不想去就给我滚回家去!”

    许是一直不见人出去,赵勇也跟着进了门,赵丽嗓门那么大他想听不见都难,今天是他结婚的日子,见赵丽这样乱使小性子不禁恼火起来。

    不知道是怕赵勇还是怕赵勇不让她跟着,赵丽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下来,哼唧了几声小碎步跑出了门,留下来句不服气的声音,“你要我走我就走啊,我才不走嘞。”

    拿自家妹子没办法,赵勇冲赵逢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丽就这样,不懂事,蓬蓬你别放心上。”

    “嗯。”赵逢春不在意地点了点头,“我们走吧。”

    走了两步却见赵勇站着没动,赵逢春扭过头来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

    赵勇的脸红彤彤的,上前拉住了赵逢春的手,“蓬蓬,你今天真好看。”

    闻言邻居大妈在旁边噗嗤笑出了声,跟着调侃道:“勇子,这新娘子现在还没化妆呢就吧你迷住了,等一会儿化了妆就更美了,你该咋办”

    “该咋办咋办,我老婆化不化妆都漂亮。”赵勇傻呵呵笑了起来。

    手上汗津津的,赵逢春下意识地想抽回自己的手,见状减小了力道,顺势拉了拉赵勇,“走吧。”

    “就走就走”,赵勇又跟邻居大妈打了声招呼,“那婶儿时间不早了,我们先走了啊,很快就回来。”

    “嗯,走吧,路上小心点儿。”

    出了门,见赵丽坐在副驾驶座上,赵勇上去让她下来坐后面,赵丽死活不愿意。

    不想因为这种小事烦心,赵逢春先开了口,“就让小丽坐前面吧,一会儿王静还过来呢,我们俩坐后面。”

    赵逢春都这样说了,见她真的没有生气的意思,赵勇也就开了车门送她上去,又转身到前面开车。

    邻居大妈夫妻俩追着送到了门口,赵勇又连声道别,才将车开出去。

    见车子走远,邻居大妈不禁啐了一口,“一看就是王翠花在家里说过的,不然小丽那丫头片子能这么给新嫂子甩脸色?

    蓬蓬真的是,唉,摊上这么个婆婆和小姑,也就勇子能顶点儿事!”

    旁边的中年男人一直没说话,抽了口烟瞪了老婆一眼,“就你话多!当初不是你一趟又一趟跑蓬蓬家说媒么”

    “嘿,我不是为了你们老赵家么,当初是你非得投钱给那谁的,最后都打了水漂。这都多少年了还没还上,老爷子眼看着就不行了,就逢春一个穷学生,将来拿啥还”

    “够了!”邻居大叔喝道,“你胡说八道个啥,懒得理你。”

    见丈夫转身进了门,邻居大妈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嘟囔了几句跟着进去了。

    *

    说回赵逢春这边,车子开远了,他们可听不见邻居大妈两口子的话。

    赵勇边开着车边看了看后视镜,“不是我说,蓬蓬,你就是不爱说话,咱村里都这样,你下次见人记得打招呼,见面问声‘吃过了没’,离开的时候说两句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