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隐龙惊唐 > 第一章 隐龙出世 第四百八十九章 据坚而守

第一章 隐龙出世 第四百八十九章 据坚而守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总裁爹地宠上天   快穿之名器尤物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飘飘欲仙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被李承乾依为凭仗的李元昌、杜荷等人极力主张派军出城迎击。ww.la

    可李承乾死活不同意,他是知道天雷厉害的。

    所以,在他看来据城而守才保险。

    此时,长孙无忌正坐在李承乾的对面。

    “舅舅,如今李沐、尉迟恭、程知节等率军已经到了东门外,朕该如何应对啊?”

    这是李承乾登基以来第一次称呼长孙无忌为舅舅,平常都是称呼长孙无忌官名为太尉。

    长孙无忌平白又晋了一级,托李承乾的福,从司徒晋升为太尉。

    可长孙无忌内心悲苦啊。

    虽然如愿以偿地铲除了李泰。

    可长孙无忌宁愿时间倒退,重来一回,他绝对不会建议李承乾诬陷李泰。

    他认为朽木不可雕的李承乾狠狠给了他一记耳光。

    李承乾彻底将他裹挟进了谋反当中。

    长孙无忌欲哭无泪,他知道此事已经讲不清了。

    就算有给李世民送出的信鸽,也无法规避谋反这个罪名了。

    李承乾篡位自立、秦琼自尽、魏王以与李祐谋反罪被赐死,皇孙死得不明不白。

    以上哪一项长孙无忌都不清楚。

    他只能随波逐流,为李承乾出谋划策了。

    至少这样他还能靠上一头,不至于里外不是人。

    有了长孙无忌的相助,李承乾虽然无法让长安城涣发出往日的繁华,但城中禁军的调动指挥,已经畅通无阻。

    只是由于大批不肯就范的将领或诛杀或下狱,禁军的战斗力迅速下降是不容置疑的。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长孙无忌及其麾下掌控了长安城至少一半以上的权力。

    与其是李承乾是皇帝,不如是二人共治。

    听到李承乾询问应对之策。

    长孙无忌答道“陛下不必太过担忧,以长安城的防御能力和太仓的粮草储备,就算有百万大军围城,固守一年两年也不是问题。不过如果要取胜,也是相当困难。如今李沐投靠太上皇,那么江南的粮食就会北上,以粮草困住太上皇的策略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李承乾懊恼地拍案道“李沐这厮言而无信,蒙骗了朕,要不将郑观音还有杨氏绑上城墙,枭首以示,如此震慑李沐,也能激烈城中将士。”

    长孙无忌闻言大惊,连忙起身阻拦道“陛下万万不可,杀了郑观音、杨氏,只会激怒李沐,况且李沂神策卫正在回师途中,如果杀了杨氏,那等于绝了收揽李沂之路。到时李沐与李沂一旦会师城下,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乾想想也是,于是苦恼地一顿足,“舅舅所言有理,只是朕咽不下这口气啊。”

    长孙无忌道“陛下稍安勿躁,长安城兵力充足,粮草满仓,有在籍丁壮数十万人。如今之计在于,一是要稳定城中人心,二是要加强巡视,莫让城中居心叵测之人与城外联络,三是加强对禁军的控制力,安排信得过的人统率禁军。”

    一边李元昌点头道“太尉所言有理,由孤掌控宫城宿卫,陛下尽可放心。”

    李承乾点点头道“由皇叔卫戍宫禁,朕自然是放心的。至于长安城南衙禁军,就请舅舅烦心了,务必指派心腹之人统领。”

    长孙无忌躬身应道“臣遵旨。”

    然后又道“陛下容禀,如此虽然可固守长安,但要想取胜却是不易。太上皇得到江南粮草,肯定急速回师长安,想必不日号令天下勤王的檄文也已经颁布。到时,各州勤王之师都会向长安云集。”

    李承乾心中所担心的也是这事,毕竟登基归登基,被天下承认是另一回事。

    他可不想只在长安城中当皇帝。

    “舅舅可有良策?”

    “臣确有二策,一是向天下各藩王传诏,大加赏赐,赐于他们太上皇所不能赐的,如此总有与陛下亲近的宗室会效忠陛下,宗室分化之后,此消彼涨,局势就会改善。其二嘛……。”

    李承乾不得不承认,身边确实少不了长孙无忌。

    “舅舅快讲其二为如何?”

    长孙无忌叹道“臣虽然与李沐不共戴天,可陛下若想在此场皇位争夺中取胜,无法绕过李沐兄弟。而只要李沐归附,李沂效忠就易如翻掌了。”

    李承乾怔了怔,问道“舅舅的意思,还是要延揽李沐?”

    长孙无忌点点头,无奈地道“正是。只要李沐反戈一击,城外尉迟恭、程知节的大军就会溃散,到时就算太上皇率大军到来,李沐、李沂兄弟八万大军足以击溃太上皇的军队。如此天下各州皆会闻风归顺。”

    李承乾皱起眉来,他还是怨恨李沐言而无信,想当初他可是自降身阶,延揽李沐的,李沐也答应效忠于他,可现在竟然举师来攻。

    这让李承乾很没面子。

    杜荷已经是中书令了,当然是李承乾开平朝的中书令。

    他上前道“李沐与太上皇有杀父之仇,而与陛下无仇无怨,照理讲,他不该奉迎太上皇而摒弃陛下才是,臣窃以为,或许有不为人知之隐秘。”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沉思起来。

    确实,李沐的举止有些反常。

    高俭上前道“李沐如此行止原因无非有三,一是他确实投靠太上皇,二是虚与委蛇,恃机而动,三是想在陛下与太上皇之间见风使舵、待价而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所以,臣以为除了第一种原因之外,其余两个原因都能成为突破口。而是不是第一种原因,只要看李沐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是不是全力进攻长安城就可以得出结论。”

    高士廉的话严丝合缝,切实有据,让场内人纷纷点头不已。

    如今的高士廉已经被李承乾册封为太傅。

    可高士廉性情不似长孙无忌,如果不是想拯救长孙无忌于危局之中,以他的不争名利的个性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至于太傅的名头,根吸引不了他。

    长孙无忌在高士廉话音刚落时,便上前接话道“太傅所言极是,故臣建言,派人前往城外与李沐交涉之后,听听李沐想要什么,再行定夺该如何应对。”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