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隐龙惊唐 > 第一章 隐龙出世 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

第一章 隐龙出世 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都市偷心龙爪手   乡野欲潮:绝色村嫂的泛滥春情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总裁爹地宠上天   快穿之名器尤物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轩辕大宝   少龙外传(少年龙剑飞)   飘飘欲仙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最快更新隐龙惊唐最新章节!

    站在殿中间那些,刚刚还言词激昂,仿佛被李沐刨了祖坟,义愤填膺的官员们。

    一个个悄悄缩回了队列中,低下了头,生怕被人发现他们方才的言行似的。

    李世民心中喟叹,这就是一场并不好笑的闹剧。

    靠这些虎头蛇尾的文官们去整治李沐,恐怕等黄花菜都凉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还是得靠兵权!

    拳头大,说话才响!

    李世民的如是想着。

    京兆府和廷尉府的禀报,确有其事。

    不是李沐的能耐有多大。

    这事的迅速办妥,原因有二。

    首先,李沐的准备工作做得好,从几个月前筹划新政和调息令的时候,就做有预案。

    那就是已经考虑到如今的情况,虽然情况比想象恶化了许多,但还不是不可操控的程度。

    李沐早就准备了大量的硬通货——银币。

    这是受整个大唐热烈欢迎的钱币,精致漂亮、货真价实,那是九成五以上的纯银含量。

    这是倭国石见特供的产物。

    当然,仅靠这还不足以托起整个大唐三百六十州的地产市场,还有工坊抛售。

    所以,皇家银行的存银和国库的存银就成了第二和第三主力。

    为了区分公与私,李沐才深挖脑洞,想出成立国资司,这一半土半洋的怪物来。

    用以承载数以百万计的良田和数以千计的工坊。

    更为了不落下话柄,引来诟病,李沐以国民资产的名义,抄了一回大唐经济的大底。

    将投入资金,按比例拆分股分,等日后市场平衡,价格回暖,将收来的地产以适当的价格出售给需要的平民百姓、将工坊进行兼并重组,合并成真正具有垄断力的大型工厂。

    这就是李沐真实的目的。

    以他个人,要在全国亲自建立一个个工坊,恐怕不花上数十年时间,根本办不起来,也没有精力去置办。

    所以,李沐以兴商的名义,以巨额利润诱使各地世家豪族开办工坊。

    然后通过这次危机,一次人为的地产危机,狠狠地割了一茬韭菜。

    说它是劫富济贫,刀不为过,只是劫富已经胜利在望,济贫还没有开始罢了。

    减免农税,就是李沐想要做的济贫之举。

    这事的迅速办妥的原因之二,是因为人心。

    人心善变,更易于盲从。

    世家豪族的消息来源比寻常百姓要多得多,也快得多。

    国资司一天之内,在各州突然一致行动,用真金白银收购田产、工坊的消息,迅速在世家豪族内部传送。

    接下来的事,就容易理解了。

    除了试探性地抛售一些地产,探知国资司确实资金雄厚之后。

    世家豪族不约而同地停止抛售,并迅速将抛售出去的田产进行购回操作。

    他们不是傻子,反而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没人会睁着眼睛去低卖,加大亏损。

    于是,抛售的源头被遏制,同时变成了回购的生力军。

    田产价格便开始迅速窜升。

    一天之内,长安地产市场中,就只见要买的,不见要卖的了。

    这导致世家豪族手中所持有的田产,价值回升,心里也就有了底气。

    十一贯一亩都抗过来了,现在十五贯一亩了,还怕甚?

    于是,贱卖工坊的念头开始动摇,想解雇的也都纷纷打消了初心。

    百姓的失业危机,顺势解除了。

    一批接一批的百姓散去,最后衙门前就空了。

    长安人口多,消息传得特别快。

    一天的功夫,足以将任何消息传遍每个居民。

    三天之后,长安的地价终于稳定在二十贯以上了。

    没有继续往上涨,是因为世家豪门卖地脱困得到的资金用完了。

    而皇家银行不再向他们继续借贷。

    他们也不敢冒五成息的凶险再向银行借贷。

    买地者的减少,自然让上涨势头有了停顿。

    这是难得的稳定时期。

    李沐也松了一口气。

    这三天时间,比经历一场战斗还耗费心神。

    效果也不错,大量的廉价良田和工坊被国资司收入囊中。

    连魏征、马周、韩仲良三人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他们这些天确实担惊受怕,可如今看到李沐的计策获得了成功。

    对这个少年主君的敬畏之心,就更深了一层。

    而此时,袁仁国来了。

    他受李世民口谕,传李沐进宫面圣。

    与三省主官,共同商议地产危机的善后事宜。

    李沐自然不会推辞,这是填补各州世家豪族退缩之后的力量真空。

    这个时代,掌握着土地,就是掌握着粮食,就等于掌握着人口。

    人口就是实力,就是政权。

    更关乎自己接下来要实行新政。

    李沐自然当仁不让。

    吩咐侍女更换了朝服之后。

    李沐乘着他那标志性的马车,离开王府,向东往含光门而去。

    或许是这几天心神疲惫的缘故,李沐一上车,便倚靠着闭上眼睛。

    随着车身的轻微晃动,渐渐迷瞪起来。

    突然,李沐感到有一种难以言状的不安。

    李沐如今贵为摄政王,出行的规格那是相当高。

    就算簇拥上千护卫,也不为过。

    只是李沐嫌弃麻烦,加上布政坊离皇城不远。

    路上都有禁军巡逻。

    所以,平日里白天进宫也就只带个几十人意思意思。

    有句古话说得好,“夜路走多了,就会遇见鬼的。”

    当李沐一行延寿坊与太平坊交叉路口时。

    从延寿坊与太平坊临街屋顶上冒出一批蒙面人影。

    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人出来先喊上几句场面话。

    直接就是拿弓弩招呼。

    一时间,漫天飞蝗如雨点般地射向李沐的马车厢,一刹那间,车厢插满了箭矢,如同长满了蓬草一般,箭杆还在“铮铮”地弹动着。

    为李沐驾车的两名护卫随即被射成刺猬,一个倒在车辕上,一个被强劲的弩矢撞下了马车。

    剧变骤然发生,沿街的百姓尖叫着四下逃窜。

    随行的数十护卫反应迅速,高喊着“保护殿下”分成两组,挡在李沐车厢前,准备生生用身体为李沐遮掩。

    屋顶上的杀手丝毫没有犹豫,他们不停地发射着箭矢,就象是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射完带来的箭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