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吏员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吏员法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儿媳妇   都市偷心龙爪手   秦可卿朱怀镜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总裁被压记   现代艳帝传奇   伪装学渣  

    第一百七十九章吏员法

    朱祁镇对李秉的态度其实是有一些敷衍的。

    其实从觐见序列来说,李秉在刘定之前面,只是刘定之作为首辅是有特权的,不管后面有多少人排队。

    他都有越过这些,直接见到皇帝的权力。

    当然了,前提是皇帝想见他。

    不过,有时候也是有例外的。

    如果是其他重臣,如内阁大学士,勋贵的几个国公,还有尚书什么的。在奏事,刘定之也不会刻意越过他们。

    毕竟,他们之间同僚关系也是要相处的。

    只是告诉怀恩一声,由怀恩安排。

    而今这个情况,就表现出了怀恩对李秉的敷衍,而怀恩秉承着谁的态度,也是不言而明的。

    朱祁镇对李秉这个人,不存个人的喜好,只是政见不同而已。

    京察已经收关了。

    李秉这一次就是来汇报京察结果的。

    朱祁镇在上面一边批阅奏疏一边听着。

    李秉毕恭毕敬的说完,什么贬斥多少人,治罪多少人,发现多少事情等等。也不知道朱祁镇听在心中没有。

    却听李秉这边话音刚落,朱祁镇就对会怀恩说道“昌国公最近身体不好,你代朕去看看,还有昌国公晚辈在外,只有不在西域都让他回乡吧。”

    杨洪的年纪比石亨还大不上。

    而今已经七十多了,再加上武将年轻的时候,都免不了有拼命之举。

    很多时候,什么爬冰卧雪,什么裹肠再战,身负百疮等事情,在年轻的时候,都是逞强之举。在人老了之后,就会一一的找到上身上。

    昌国公杨洪能活到七十多岁,其实已经是非常不错。

    与杨洪同时代的将领,大多入土了。

    数年前柳溥就已经不在了。

    石亨之死,似乎拉开了正统勋贵更新换代的序幕。比起石亨之死的突如其来,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杨洪的病,已经缠绵很久了。

    石亨之死后的会议,也是杨洪最后一次在重大军事问题上发言。之后就常年在家了。

    拖了这么长的时间,御医传过来的脉案,已经非常不妙了。含蓄的说,杨洪不过是再熬日子而已,已经回天乏术了。

    至于能熬多长时间,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或许马上就没有了,或许能熬上一个一两个月。

    朱祁镇感叹之余,立即让怀恩代自己去看看,毕竟杨洪也算是朱祁镇中兴三将之一了。病到这个地步,朱祁镇总要有所表示。

    杨洪为了避嫌,将家中有能力的子弟全部派到了外面去。

    比如杨信,而今就坐镇龙城,这一次西域之战,杨信麾下也抽调一支军队参与进去,他本人并没有参与。

    他的看重的孙儿杨珍,此刻是大明在日本京都驻军的将军。

    至于其余成器不成器的家族子弟,更是遍布大明军中。这就是所谓的将门。

    石家,杨家,张家,曹家,施家,蒋家,郭家等等正统勋贵都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朱祁镇虽然不是太喜欢。

    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即便是有武学,也不妨碍这一点。

    对于这些家族出身的哪怕是一个庶子,也能在武学毕业。也就是武学之中,与寒门一派对应的勋贵一派。

    朱祁镇无心再在军中做什么大的调整。剩下的交给时间。

    杨洪作为军中第一人。他的病情本来就是关乎朝廷大政的。

    如果不是朱祁镇作为皇帝去探望臣子,几乎都是在臣子弥留之际,才能去看,否则就是逼臣子去死。

    朱祁镇就想去看看了,向杨家上下表示亲近。

    怀恩立即答应一声,说道“是。”

    朱祁镇转过头来,说道“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对李秉所禀报的事情,朱祁镇早就知道了。

    毕竟整个京察小组之中,朱祁镇有太多的眼线了。

    朱祁镇对李秉从来不信任。自然用自己的办法,找到答案。

    朱祁镇这种态度,让李秉尴尬之极。

    李秉有一种拂袖而去的冲动,但是这种冲动很快被他按捺下去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李秉说道“臣还有一事。”

    朱祁镇说道“讲。”

    李秉立即说道“臣奉陛下之命,制定吏员法,而今有成,请陛下预览。”

    朱祁镇听了,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心中暗道“我什么时候让他制定吏员法了?”

    朱祁镇毕竟还没有得老年痴呆症,片刻之后,就反应过来了,他想起他当初所说的一句客气话。

    他心中顿时明白了李秉的心思。暗道“你倒是会顺杆爬啊。”

    一时间他在心中权衡起来,要不要接受李秉的投诚。不过片刻之后,他决定看看李秉的吏员法。

    即便是为了推行新法,朱祁镇即便是清洗多少遍,也会有一些原来反对的人存在。

    这是必然。

    毕竟朱祁镇的新法本质上,是与太祖皇帝的祖制对这干的。

    太祖皇帝作为大明帝国缔造者,即便是去了这么多年,他的思想依旧是大明的一座无形的大山。

    朱祁镇即便是用强力的镇压,也有人不可能改变思想。

    毕竟人一过三十岁,思想大体就定型了。

    大部分人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了。

    但是这样的人,朱祁镇也不可能不用。所以自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愿意为我所用,朱祁镇自然也会放过。

    竖立一个曾经反对,而今有支撑新政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李秉值得朱祁镇这样做。如果不值得,就要另当别论了。

    朱祁镇打开李秉的吏员发,刚刚开始看得漫不经心,但是越看眼睛的神光就越发清明,态度也越发正式。

    怎么说?

    李秉的吏员法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佐贰官。

    什么佐贰官,就是与正堂官相对的。

    正堂官就是一把手,不管在那个衙门也是一样的,正堂官只有一个人。

    但是佐贰官并不是副手,准确的来说属吏。

    也就是他的下属官员。或者说是副职。

    比如在县一级,县令是正堂官,县丞,主薄,什么的都是佐贰官。

    之前也说过了,县令以下的官员其实并没有是具体的规定,都是因事而设,一般来说大明一个县之中,官身的也不过几个人,多则十几个而已,之外的都是胥吏。

    李秉在吏员法之中指出,如果地方上县令直接管理吏员,是管理不过来的,应该增加佐贰官,完成吏员,佐贰官,到县令的过度。

    他这个提议主要是针对地方上的。

    朱祁镇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其实大明各地的主官都不喜欢佐贰官,原因太简单。即便而今的一把手,就喜欢二把手,三把手了吗?

    对于主官来说,将权力给了这些胥吏,胥吏是不可能将权力霸占的,想要收回来,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如果权力被佐贰官瓜分了。

    那就有可能被架空了。

    想要夺回权力,就要一番争斗了。

    但是想要提高行政效率,增加佐贰官也是一个非常对的事情,毕竟很多事情都要人专门负责的。

    想想,一个县的公务,水利,税收,教育,办案,营造,治安,驿站,甚至上官路过的迎来送往。等等事务。一个县令如何能做得完的?

    佐贰官的设立,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的,也是一种对地方的分权。

    而且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增加的佐贰官不是吏,而是官。

    这有什么好处?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吏员都有一种天然的鄙视感,即便是朱祁镇改革了胥吏,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不是一两年能够消退的。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