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

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儿媳妇   都市偷心龙爪手   秦可卿朱怀镜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总裁被压记   现代艳帝传奇   伪装学渣  

    第一百零七章迂回计划

    王英退回海防之后,王英第一时间上书请罪。

    只是奏折到北京,然后再回来,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

    这一段时间大军行止却很成问题。

    说起来,明军损失虽然不少,称得上伤筋动骨,但是要是说明军没有一战之力,却也是不对的。

    只是军中对白藤江之中鬼神莫测的水情,实在是忌惮非常。

    说实话,大明将士并不怕安南士卒,甚至与安南士卒惨烈的以命换命,也不胆怯,毕竟这都在预计范围之内。

    但是对白藤江的水情却担心多了。

    因为这实在搞不明白。

    甚至担心自己觉得已经搞不明白了,其实却在安南人的算计之中。

    如此一来,军中的气氛就诡异起来,以这样的情况,再次进攻,自然是凶多吉少,白白消耗士气。

    只是让王英撤退,他也有些不甘心。

    这岂不是说明这一战之后,他已经认输,承认自己奈何不了安南人。

    如此一来,王英情况就不好了。

    朱祁镇这些年为政,下面人也摸出来规律了。

    朱祁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临阵换将的。

    即便前番有败仗,只有战事还没有结束,一般就不会换主将。

    如果他在海防坚持下来,取得一场胜利,说不得还有一些转机,如果撤军的话,北京对他的处置,几乎就不可更改了。

    所以撤军他不甘心,进军又不可能,进退之间,着实狼狈。

    王越见王英如此,私下来找王英,说道:“伯爷,可是担心北京?”

    王英冷笑一声,说道:“怎么?连你都嘲笑我?”

    王越说道:“末将不敢,只是以末将之见,伯爷未必不能将功补过?”

    王英心中一动,脸色缓和了几分,问道:“计将安出?”

    王越说道:“此战营国公郭公,数路分兵,固然是谅山之地,摆不下这么多人马,分安南之势,也是期望有一路人马,能冲破安南人的关卡,一路破,则安南人就不可守了。”

    “此丰国公之灭朝鲜故计也。”

    “然而今三月有余,所得不多,不出两月余,安南雨季到来,雨季攻坚,甚为不便,如此一来,再攻安南就只能期待明年了。”

    “此事对伯爷大为不利。”

    “大军鏖战半年,无有寸进,这板子要打在谁身上?”

    王英听了这一句话,悚然而惊,满嘴苦涩之意,弥漫于胸腹之间,只觉得是吞了黄连,破苦胆,脸色煞白,汗如浆出。

    他此刻才明白,这事情比他想象的还严重。

    有时候,受到什么处罚,未必是真有那么大的罪过。也要考虑政治的。

    从王越的假设推导。

    一旦大军半年无功,这是一点要追究责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朝廷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问题是,怎么给这个交代?

    是郭登负责吗?

    郭登作为主将,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但决计不会是主要责任。

    有两个原因,郭登负责的谅山主战场,虽然打的不顺利,但是明军依然一寸寸的前进攻,双方死战不休,没有一日停止。

    总体上来说,明军是占据上风的。

    谅山附近安南所有的府县的壮丁,都已经被征召上阵了。如果没有这源源不断的支援,谅山早就破了。

    再加上谁都知道谅山这里的地势,即便是将白起李牧之辈放在这方寸之地,也不过是这个样子了。

    双方将领发挥的余地是很少的。

    其次,就是但凡朝廷要攻安南,能够协调几十万大军,有这个能力,镇得住场子的将领,满大明无非几个。

    归罪郭登容易,这战事还打不打了。

    只要朝廷灭安南之心不死,郭登就不会受到什么处罚,无非是戴罪立功而已。

    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

    打不下安南是事实,郭登又不能多怪罪,那么归罪于谁?

    难不成归罪于朝廷在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发动安南之战,决计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又下面几员将领负责了。

    而且官职太低不行,没有过错也不行。

    王英独立领兵,又是伯爵,又兵败白藤江,损兵折将。怎么看就是背黑锅的上佳人选。甚至严苛的来说,并非背黑锅。

    如果王英能打出来一个白藤江大捷,安南又如何能坚持下去?

    如果单单是兵败白藤江的责任,王英估计不过是罢官夺爵,最多再加上流放。但是如果将南征之败归为他头上。就不是他一颗人头,能够承担下来了。

    王英越想越怕,对王越说道:“王兄救我?给我指一条明路。”

    王越说道:“末将不敢,只是却有一愚之得。”

    “伯爷即便想将功赎罪,也非要得力之人为伯爷说话不可。而今此人唯有营国公,而营国公所念的无非谅山之战,伯爷也要给营国公出力才是。”

    “营国公分我与毛锐分攻两地,无非想要出击谅山之后,而今伯爷何不与我合兵一处,从海路攻广宁。”

    王英皱眉说道:“非是愚兄不念于此,而是广宁外海岛屿林立,海况复杂,比之白藤江不差多少,广东水师不能在此地建功,我南洋水师也未必有什么用处?”

    王越说道:“伯爷此言差矣。”

    “海防一带,乃是安南之腹心,比之京师,就是内三关,其地形水势,安南上下,岂不烂熟于心,但是广宁于安南也是边荒之地,末将与安南人数战,就知道安南人对当地水情决计没有如白藤江这般熟捻。且安南水师于大江之上,不可能飞到广宁去。这方面的担忧,伯爷可以放心。”

    “此其一也。”

    “伯爷水师火炮强劲,船势如山,必要时,可以如陈友谅之攻南昌,逼船就城,令我军可以登岸列阵。安南人固然坚韧,但是更多是防守,如果与我大明列阵而战,末将担保,足以破贼,到时候助营国公打赢谅山之战,之前的事情,朝廷自然是一笔勾销。”

    “纵然不果,营国公也知道伯爷的心意,毕竟这安南之战中,用水师的时候多了,用生何如用熟?”

    王英心中一动,立即明白。

    这是要让他靠向郭登。

    说实话,王英在明军军中也算一个小山头,。

    这个山头是随着朱祁镇重视水师发展出来的,与京城的各家勋贵的关系都不大,他而今虽然在郭登麾下听命,但是与郭登的关系,只是普通上下级的关系。

    从王英这一战规划之中,王英白藤江之战,根本是撇开了郭登,想要独占攻克升龙的大功。

    在失败之后,也是向北京请罪。似乎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郭登。

    此刻,想要郭登为他说话,总是要表示一些诚意。

    只是这个诚意让王英满心苦涩。

    听王越说的好听,什么逼船就城,什么火炮强劲。其实就是一句话,要南洋水师的火炮打陆仗。

    广宁外海虽然情况复杂,但是总体上广东水师还是占据优势的,最大的难题在两处,一处是如何登陆?

    广宁沿海缺乏天然良港,船只靠近就容易搁浅,可以登陆的地方,也就三五处而已,自然是安南军队重兵把守。

    王越所谓的逼船就城,就是想让南洋水师的大船趁着涨潮搁浅近海,成为明军登陆的关键堡垒。

    说实话以这些大船坚固程度,就足够当一座木城了。

    另外就是担心,即便是上了岸之后,恐怕也不能迅速击破当面之地,插入谅山之后。一旦这里打成了相持,其实与谅山也别无二至了。

    这个时候,南洋水师的火炮就要派上用场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