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

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

推荐阅读: 情欲超市   小雄的故事   强制发情(abo)   电车里的日日液液   儿媳妇   都市偷心龙爪手   秦可卿朱怀镜   人生得意须纵欢   少年啊宾全文   我的美味儿媳   交换的妻子   极品好儿媳   总裁被压记   现代艳帝传奇   伪装学渣  

    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

    而今大明京营是什么样子的?

    太宗皇帝所建立的三大营,成为了历史了。

    演变成为由五军都督直接负责的五军。

    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只是太宗皇帝喜欢将精锐选出来,就好像五军营,就是五军之中精锐骑兵所组成的。

    那么五军这五军就代表着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是从太祖年间的大都督府划分开来的,他们下面并不直辖军队,而是更多是一种军区划分。

    将大明所有卫所划出五大片,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当然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南京附近的卫所由南京五军都督府管理。

    而今朱祁镇将这五军都督的责任具体化了,每一军有五万人上下。其中步骑火铳火炮齐全。

    也是每一个军就有单独出征的能力,这也是朱祁镇所希望的。

    一旦什么地方有战事,朝廷派京营一个军,然后再让地方卫所配合之下,足以克敌制胜。

    但是在朱祁镇在这里,他不喜欢那种数千或者数万精锐带着一批民夫的军队组织方式。

    在组建军队之上,石亨就提出过他的建军思想,那就是从军中挑选勇士,号称选锋,加以饷银,重伙食。

    朱祁镇也明白,石亨这个想法,也是有现实依据的。

    因为很时候大战,真正拼死命出死力,都是军队核心一小部分,大战的时候关键环节,一场数百人,或者数千人战斗成败,直接引起链锁反应。

    很多时候,大军都不是被打败的,而是当他们觉得自己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是失败了。

    所以两军交锋,在战术细节之上,挑选出一批能战敢死之辈,冲阵无双,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黑山之战前,孟瑛为什么一直拿捏吴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瑾所部,就是孟瑛用意挑选出来的选锋。

    但是这个思路,被朱祁镇拒绝了。

    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事实证明了,这个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细细推敲,明代的家丁制度,不就是从这个思路上延伸出来的。

    明代的家丁即便是在明末也是很厉害的,吴三桂成名之战,不就是带着家丁冲八旗战阵,就父亲救回来。

    历史证明了,这个方面是一条死胡同。

    第二,这样的做法对君权不利。

    如果有数量少但是非常精锐的军队,那么这一支军队的指挥要求一定很高,甚至隶属于某个人,就会形成了某家军的局面。

    这是那一个皇帝希望看见的。

    第三,就是朱祁镇要更多发展火器,这才是未来时代潮流,是尽量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拿起火铳,就能打死训练十几年的甲士,而不是去训练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强者,然后用冷兵器时代的打法,去赢得胜利。

    当然了,朱祁镇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个做法,毕竟火器的发展还有些不尽人意。很多战斗冷兵器组织精锐军队,还是非常需要且实用的。

    只是朱祁镇所做的是,并不是选锋,而是组建了几个精锐的营头,将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的营头保留下来。

    还建立羽林,射声,勇卫三个营。

    一共六个营。人数倒是不多,每一个营只有五千士卒。但是每一个士卒都要求识文断字。

    可以说近乎曹操以百人将为小卒的虎豹营了。

    其中,三千营,五军营,是骑兵。

    吴瑾成为三千营营官,五军营营官为石璟。三千营虽然还是多为鞑子,但是更多表现出轻骑,一人数马,能够进行大规模迂回或者行军。

    而五军营却是重骑,他们每一个都配了辅兵,每一个都是少府精心打造盔甲,堪称刀枪不入,甚至对火铳有一点的防御能力。

    当然了这个防御能力,仅仅是远距离的,而不是让有火铳顶着打。

    这也是这个时代火铳威力还有些弱有关。

    羽林与勇卫都是步卒。

    但是他们营挑选的资格不一样,羽林一般选军户,猫儿庄一战,死了很多将士,他们子弟之中,如果有能力,也是优先录取的。

    这也是羽林营的用意,乃是羽林孤儿之意。

    而勇卫却是募兵,只有是勇武之人都可以试试。不在乎军户还是民户,不过大部分都是民间出身。

    他们都是重凯长刀,用来破阵的,在训练上还是有些区别的,那就是羽林更多训练两军对战,而勇卫大多是训练登城。

    至于神机与射声都是玩火器的。

    神机营被朱祁镇要求用炮。

    反正神机营本来都喜欢用炮,少府在朱祁镇督促之下,加紧铸炮,而炮越铸越大,而这些炮都是由神机营来负责。

    神机营也慢慢转变成了炮兵营。

    至于射声营,就是紫荆关一战之中活下来的精锐,全部用火铳的,关于火铳的新战术都先在这个营来实验。

    当然了,也不要以为火铳兵不能肉搏了。

    很多在紫荆关下残酷肉搏战活下来的老卒,都有一手绝活。

    估计如果有人攻射声营的阵地,或许顶着火铳冲上来,却被射声营拔刀给砍下去了。这六个营,乃是大明军中的精锐汇集。

    所以,划给御马监了。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精锐军队有一个主将的话,他的主将是朱祁镇。

    朱祁镇的用意不仅仅是制衡五军。

    或者说朱祁镇觉得自己的手段也不会差到,将五军弄成一个集体,再加以制衡。五军内部就有制衡了。

    朱祁镇更多的发现,如果想将军队更新换代,将大明军队,建设成他想要的军队,单单靠武学有些难。

    武学每年毕业数百人上,纵然朱祁镇已经开始扩招了,但是碍于种种原因,这个人数扩大也很成问题。

    所以,朱祁镇需要一个大量训练底层军官的地方,或者说是教导队。

    而这六营,就是大明教导队。

    除却这五军二十五万,六营三万,之外,还有一支十二万的城防军。

    与其说是城防军,还不是说朱祁镇一时间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什么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卫所制度的历史遗留问题。

    忘记说一点,就是以上所有军队都不是卫所军,而是募兵。

    其实周忱在奖赏与抚恤将士的时候,就留下了伏笔,遍布北京附近的土地,都给了这些士卒或者士卒的家属。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要考虑了。

    那就是卫所军户与卫所军官的隶属问题。

    以卫所制度的内涵,这些军官对士卒,有极大的掌控能力,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可以说军官麾下的军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绕不过上面的军官。

    于是乎,这种制度就会演变成一种人生依附关系,为什么军官能肆无忌惮的吞并卫所田地,因为军中是没有人来管的。

    下面的军户要告,估计也是“堂下何人,为何转告本官?”

    周忱分田地的时候,有意将军户获得的土地与卫所的土地相隔比较远,隔断了军官的控制。

    当然了,这仅仅是第一步。

    五军组建过程,也不是各都督去下辖的各卫所挑人,而是直接越过了卫所指挥使,征召下面士卒。

    这二十五万将士,也就凝聚了大明京卫七十二卫所有合格的战兵。

    也就是说,现在七十二卫指挥使能管的只有屯兵了,各卫所军队,在纯粹的军事意义上,已经不存在了。

    当然还有几个例外的,那就是皇帝的几个亲兵卫,这些直接隶属宫中负责皇宫的守备,这些人朱祁镇暂时不准备动的。

    至于剩下的就不说卫所士卒也要给出路的,自然是城防军了。小说阅读_www.shuoshu8.com